那些在大學凌晨三點才睡覺的人,後來都怎麼樣了?

在大學,熬夜似乎是很常見的現象,如果第二天早上沒課,有的人甚至可以熬到天亮。刷微博,刷抖音、打遊戲,看劇,逛淘寶,明明想著臨睡前就看個十分鐘,結果卻對著手機樂呵呵地連刷了兩個小時。你是幾點睡覺的呢?

《2018年中國的90後年輕人睡眠指數研究》調查顯示,90後普遍睡眠不佳,呈現出“需要輾轉反側,才能安然入睡”的狀態。在白天,70%的90後被動起床,並且其中一半人群選擇繼續賴床,90後是被吸盤吸床上的一代,晚上睡不著,早上起床睡不醒。“熬夜”、“失眠”、“脫髮”,似乎成了90後的熱詞。在經歷長期熬夜和睡眠不足的情況下,我們不乏聽聞熬夜生病甚至猝死的案例,在這其中也常有和我們一樣的,大學生群體。在內心表達對當事人的擔憂和嘆息之餘,大多都只是感嘆一句:“熬夜真的會死!”然後在當天夜裡,緊張地玩手機,惶恐地繼續熬著夜。

那些在大學凌晨三點才睡覺的人,後來都怎麼樣了?

1、 我還年輕

據中國睡眠研究會公佈的最新睡眠調查結果,中國成年人失眠發生率為38.2%,高於國外發達國家的失眠發生率。而大學生面臨著繁重的學習任務、嚴峻的就業形勢、激烈的社會競爭以及複雜的人際關係等問題,失眠、熬夜也成為不少大學生的“新常態”。宿舍的夜晚如同白晝一般,有的三三兩兩開黑“吃雞”大殺四方,也有的蝸居在床上刷著剛出的新劇,更有的與自己的男友或女友開著視頻打著電話等等。心裡想著,反正我年輕,我有大把的時間可以造作。

那些在大學凌晨三點才睡覺的人,後來都怎麼樣了?

那些在大學凌晨三點才睡覺的人,後來都怎麼樣了?

2、都怪手機太好玩

相信大家都有這樣的感受:明明想著臨睡前就玩一下下手機,結果卻對著手機連刷了兩個小時。看看微博熱搜,刷刷抖音視頻,逛逛淘寶小紅書,追劇一集看完還想再看一集,遊戲一盤結束還想再來一盤,不知不覺中,一個又一個小時過去了,而且過了那個很困的那個點之後,你就再也不困了,索性熬夜到凌晨三四點。

那些在大學凌晨三點才睡覺的人,後來都怎麼樣了?

那些在大學凌晨三點才睡覺的人,後來都怎麼樣了?

3、晚上才是真正屬於我自己的時間

有時候不想睡覺還因為,只有夜晚才是屬於我們自己的時間。白天面對形形色色的人和事,我們往往沒有辦法做自己想做的事情。當你想看個電影卻被突如其來的作業打斷,想打打遊戲卻被無法拒絕的任務阻撓,甚至好不容易閒下來,爸媽的電話就打過來,問你在忙什麼,為什麼有空不給他們打電話。熬夜,像是緩解壓力的一種方式。用這好不容易“偷來”的時光,趕緊做點自己喜歡的事。

那些在大學凌晨三點才睡覺的人,後來都怎麼樣了?

那些在大學凌晨三點才睡覺的人,後來都怎麼樣了?

4、為了學習/工作

學業繁重或者就業壓力是熬夜的一個重要原因。像一般工科專業的學生,在大一大二學習專業課程的時候,學業壓力是比較重的。所以正常的上課,晚自習,回來休息一下,洗漱,然後寫完作業就已經很晚了。在大三的時候,大家會去考研或者是找工作。考研黨一般在自習室或圖書館都會學習到晚上十點半甚至更晚才出來,這樣回到宿舍也差不多十一點多了,然後洗漱完,也許還要看會兒書,等真正睡覺時可能已經是一點多了。在大學,確實有些人是身兼數職,又是團支書,又是學生會某部門部長,又是參加某某比賽的隊長,而加之上課,有時候確實是感覺事情做不完,於是走上“熬夜”這條不歸路。但是,晚上的熬夜工作,也有部分原因是白天做事不慌不忙,時間不知不覺就到深夜,又來不及把事情留到明天起床後再做,於是只好挑燈夜戰。事情沒做完,我還不能睡。可能還有部分人覺得,熬夜是拼搏的姿態,而其實真正成功的人,大多有著健康的生活習慣,都很看重規律性,可能你現在的熬夜對身體產生的危險還未體現出來,但是時間長了,可能就有體會了,放下手機,堅持早睡早起,你會發現自己會活力很多。

那些在大學凌晨三點才睡覺的人,後來都怎麼樣了?

那些在大學凌晨三點才睡覺的人,後來都怎麼樣了?

寶寶們,請從這篇文章開始,“戒掉”熬夜吧!

那些在大學凌晨三點才睡覺的人,後來都怎麼樣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