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孩子不爱读书,在回答问题前,父母先回答这几个问题

阅读不仅能培养孩子的三观,还能在潜移默化间让孩子把学习化为兴趣。

前段时间在看综艺《向往的生活》时,听到黄磊在节目里感慨多多长大了,我的脑海里瞬间回想起多多几年前参加《爸爸去哪儿》的模样。当时年仅8岁的多多在节目中表现出来的为人处世和行事谈吐,都远远超出了同龄孩子,也正是因此,很多网友都盛赞黄磊育儿有方,纷纷想要向他学习育儿经验。其实黄磊的育儿心得在他的微博中时有体现,黄磊曾不止一次地在微博中晒出多多的读书照,有的是多多独自一人,有的则是黄磊陪伴她一起睡前读书。

为什么孩子不爱读书,在回答问题前,父母先回答这几个问题

培根说:读书使人变成完善的人。因为阅读的过程,就是完善自我,丰富自我的过程。在阅读中发现自己从未接触过的新视野,在阅读中完善自己尚有不足的旧观念。

腹有诗书气自华说的就是多多这样的孩子,因为读的书多了,在书中见过的世面广了,在应对生活中随时出现的问题,自然也有同龄孩子所没有的应变能力。但对于绝大多数孩子来说,阅读是一件非常枯燥的事情,他们无法将获取新知识当作一种享受,更多的是一种煎熬。

俄国大作家列夫托尔斯泰曾经写过这样的小故事:老祖父吃饭时摔碎了一只碗,儿子和儿媳便用喂牲口的木碗给他吃饭。见此情形后的孙子也找来了一块圆木,又锯又挖,在父母询问之下,孙子这样回答道:“做一只木碗,等你们老了给你们用。”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父母是孩子的一面镜子,孩子所有的表现,都带着父母的影子。

所以在回答孩子为什么不愿意读书这个问题之前,父母首先应该回答这三个问题。

第一:父母做到言传身教了吗?在让孩子读书的时候,自己又在做什么?

为什么孩子不爱读书,在回答问题前,父母先回答这几个问题

手机依赖症已经变成了全民问题,很多年轻父母把大把本该用来陪伴的时间都花在了手机上。而与此同时,他们又三申五令地要求孩子努力学习,在课余时间之外多看书多学习。父母不知道的是,自己沉迷手机的样子都被孩子一一看在眼中,在三观还没有完全定型的年纪里,孩子最擅长的就是模仿父母的为人处世,并以此来稳定自己稚嫩的认知判断和行事作风。不要一边苛求孩子去阅读明理,一边放任自己去虚度光阴。对于孩子来说,最好的老师是父母,最好的教育方式是言传身教。

第二:孩子除了学习时间之外,是否有充足的娱乐时间?

暑假一开始,微博上就有不少孩子的暑期作息表曝光,除了正常的暑假作业之外,几乎所有父母都给孩子安排了各种各样的补习班和兴趣班。从早上6:00到晚上10:00,留给孩子自己的娱乐时间基本上都被花样百出的课程给压榨得所剩无几了。父母的出发点固然是好,但不要忘记孩子也有自己的想法,不要让孩子把学习当成一件痛苦的事情,更不要在本该属于孩子娱乐的时间里,让他培养阅读习惯,这会让他产生严重的抵触心理,最后彻底失去对阅读,乃至学习的兴趣。劳逸结合才是正道。

第三:父母在家庭教育中,是否有意识地给孩子制造了良好的阅读环境呢?

为什么孩子不爱读书,在回答问题前,父母先回答这几个问题

周边环境可以潜移默化地改变一个人,而一个良好的阅读环境是培养孩子阅读习惯至关重要的因素。

《三字经》中说:昔孟母,择邻处。说的正是这个道理。幼年的孟子先后因为家靠近坟墓和市集,也跟着附近的百姓学起了丧葬流程和商贾之间讨价还价的本事,始终难以静下心来学习礼仪知识。而深知周边环境重要性的孟母第三次迁居到了学宫附近,孟子每天听着学宫中传来的读书声,看着学宫中的学子们学习礼仪,自己也终于静下心来,钻研儒学经典,最终博览群书,通学六艺,成为一代大儒。

阅读能使人明理,开阔人的视野,提高人的见识,丰富人的灵魂,不要在不知不觉中成为孩子的负面教材,不要在无声无息间造成了孩子的逆反心理,不要在潜移默化里让孩子生长的环境无法静下心来阅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