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种移动支付坏习惯,让你破财!

近日,中国银联发布《2018移动互联网支付安全大调查报告》,报告显示,2018年我国移动支付总额增长明显,同时,移动支付安全习惯也值得进一步关注。

该报告整理了消费者在使用移动支付产品的过程中,5种高风险的不安全行为,并给出了安全建议。

5种移动支付坏习惯,让你破财!

不安全行为一

更换手机或不使用手机APP时,未妥善处理支付敏感信息

安全建议

在更换手机时,应删除手机中存留的支付信息,并在手机设置菜单内,点击手机恢复出厂状态;另一方面,删除手机APP前应及时解绑银行卡。

5种移动支付坏习惯,让你破财!

不安全行为二

安装未知来源的手机应用程序

安全建议

1、在日常生活中,不要随意扫不明二维码。扫描二维码后,如果跳转到不明网站或应用程序,应立即退出。如果发现手机有异常变化,应及时通过联系手机厂商进行安全处理。

2、使用二维码支付时尽量使用被扫模式或选择更为安全的动态二维码;对于日常大额手机支付需求较高的消费者,建议使用安全性更高的手机闪付产品。

5种移动支付坏习惯,让你破财!

不安全行为三

“一套密码”走天下

安全建议

建议在设置支付密码或者注册具有支付功能的账户时,不要使用特征明显的数字或者字母作密码。如账号、生日、身份证号码、电话号码、单一重复的数字。

5种移动支付坏习惯,让你破财!

不安全行为四

社交软件中传输敏感信息

安全建议

在使用社交工具时要加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对社交诈骗的辨别能力:

一是对于涉及个人隐私的信息如身份证号、账号密码、手机号码等,切勿随意透露;

二是在使用公共网络转账汇款时,务必确认网络的安全性;

三是不随意点击社交好友或公众号发送的不明链接及二维码;

四是在个人社交账户内转账或汇款时,要仔细核对收款方账号、转账金额等交易信息;

五是定期升级软件或安装补丁,查杀木马病毒;

六是开启账户操作提醒,如登录、消费、修改密码等,当察觉到账户被盗用时,第一时间和警方取得联系。

5种移动支付坏习惯,让你破财!

不安全行为五

未配置账户资金安全类保险

安全建议

建议主动购买个人账户资金安全类保险以防范于未然。中国保险行业协会日前发布的财产保险公司自主注册产品报告显示,有越来越多的保险公司推出了个人账户资金安全类保险。

从2016年三季度至今,37家公司共注册个人账户安全类型保险89个,基本覆盖了包括银行储蓄卡、信用卡等金融机构账户、第三方充值账户、网络支付账户在内的个人常用支付环境。

值得注意的是,各家个人账户资金安全类保险的赔付范围有差别,在购买保险时,还需结合自身支付习惯进行仔细鉴别,选择适合自己的保险产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