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间,188海员遇难,48散货船被定全损

近日,国际干散货船东协会(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DRY CARGO SHIPOWNERS ,以下简称INTER CARGO)发布一份报告,统计了过去十年来(2009-2018年) 发生的散货船事故、原因及死亡人数。

10年间,188海员遇难,48散货船被定全损

一、报告概况

Intercargo年度散货船伤亡报告显示总体趋势呈现出安全改善的迹象,但没有自满的余地。在2009-2018年这十年期间,共有188人丧生,共有48艘超过10,000载重吨的散货船被确定为全损。

货物问题和液化仍然是干散货运输的一个主要问题,2009年至2018年的9起事故,造成101人死亡。其中6起是运输来自印度尼西亚的镍矿石,其中2起是运输来自印度的红土镍矿,1起运输来自马来西亚的铝土矿。

二、全损船舶相关分析

10年间,188海员遇难,48散货船被定全损

从表中可以看出:

18艘handy全损,占全部事故数量的37.5%,2011年以前事故频发,之后大幅下降;11艘handymax全损,占事故总数的22.9%,从事故发生年份来看没有明显规律;8艘Supermax船型全损,占事故总数的16.7%,其中5起与货物液化有关,共计造成72人死亡;Capesize船型全损7艘,占比14.6%;Panamax船型出事数量最少,一共有4艘,占事故总数的8.3%。

总体来说,2011年以前是事故的高发期,之后事故数量明显下降。

各船型的事故原因分析

10年间,188海员遇难,48散货船被定全损

从上图可以看出,货物液化是导致人员死亡的第一原因,共造成101人死亡,占全部死亡人数的53.7%。而导致全损的第一原因是搁浅,共计19艘船因搁浅而宣布全损,占全部数量的39.6%。

船只起火爆炸十分危险,导致3艘船舶全损,16人死亡。船舶进水的后果也很严重,导致6艘船舶全损,占全部数量的12.5%。不明原因导致的事故共造成6艘船舶全损,61人死亡,占死亡人数的32.4%。

10年间,188海员遇难,48散货船被定全损

按船龄来统计的话,20年以上的老船占了全损船舶的大多数。而5-19年船龄的船舶则相对安全一些。

Intercargo还发现,根据2019年1月底IMO GISIS数据库提供的信息,在48起损失案中,其船旗国尚未向国际海事组织提交23份调查报告。

Intercargo确实欢迎马绍尔群岛海事主管机关最近发布的Stellar Daisy调查报告,该报告备受业界期待。 Intercargo表示,自2017年3月31日在南大西洋发生超大型矿石运输船(VLOC)的悲惨沉没事故以来已经过去了2年多,该事故造成22人丧生。

Intercargo还提到了待审调查报告的其他例子,包括:

1:由于货物原因(液化)导致的九份调查报告中有两份尚未提交给国际海事组织。

2:报告中最常见的船舶损失原因是搁浅,48起事故中共造成19起船舶损失。这19起事故中的6份调查报告尚未提交国际海事组织。

3:6起船舶损失原因不明,造成61人死亡。这6起事故的5份调查报告尚未提交国际海事组织。

4:6起船舶损失是船舶进水造成的。也没有向国际海事组织提交调查报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