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開始出租車電動化,這一市場的潛力大得超乎想像

繼公交車電動化替換後,出租車也開始了電動化替換。不同於公交車,出租車行業更為分散,也更為龐大,它的新能源替換之路也將更為充滿變數。


4月30日上午,廣州市全面推廣純電出租車啟動活動在廣州白雲國際會議中心舉行,1500輛純電出租車現場出車投入營運。該活動由廣州市出租汽車協會主辦,廣州公交集團白雲(廣交)公司、廣汽集團新能源公司承辦。

廣州開始出租車電動化,這一市場的潛力大得超乎想像

1500輛嶄新的純電出租車來自廣州公交集團白雲(廣交)公司以及天湖公司、廣發公司等不同企業,採用廣汽新能源全新GE3 530出租車型。據廣汽新能源公司介紹,這款升級版GE3的電池續航里程是410公里,比上一代增長100公里。

作為廣州市規模最大的出租車企業之一,白雲(廣交)公司表示,2018年7月,廣州市出臺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方案,廣州公交集團積極履行國企責任,不但旗下公交車輛全面實現純電動化,也積極推動轄下出租車的純電動化。當年10月,廣州公交集團旗下的白雲(廣交)公司率先投入營運503輛“零汙染、零排放”的純電SUV出租車,在本次啟動活動中也推出1200輛新一代的純電出租車,積極走在廣州全面推廣純電出租車的前列。

電動出租車司機的“兩本賬”

駕駛過該批電動出租車的司機表示,電動出租車有利也有弊。利好之處首先在於該車的ECU(Electronic Control Unit)能有效輔助司機駕駛,“可以更輕便地控制車速變化”;其次,電動汽車行駛時更安靜、更穩定,更令乘客感到舒適

;再者,運營成本的降低最具“誘惑力”。據司機介紹,以往駕駛燃油出租車,每百公里的燃油成本為60多元,而現在駕駛電動出租車,每百公里的電費成本僅為20多元,每百公里能源成本可節省約40元。

但該司機強調,另一項重要賬目也需考慮其中。目前出租車司機每天需要為電動出租車進行充電2—3次,每次約1小時,且充電場所和充電設施可選擇較少,司機難以在進餐時間來充電,所以每輛出租車每天因充電而閒暇2—3小時, “運營時間減少3小時,就損失了大約150元的收入,這就減弱了充電帶來的成本優勢”。另外,電池衰減帶來充電時間延長和電池壽命較短等也是出租車司機所擔憂的問題。

廣州開始出租車電動化,這一市場的潛力大得超乎想像

對此,白雲(廣交)公司安全技術部經理李毅鋒表示,該批車輛的“三電系統”(電機、電控、電池)擁有5年或70萬公里的質保期,廣汽新能源將為未達預期壽命或行駛里程而出現重大電池衰減的車輛提供更換電池的服務。


出租車協會的建言

據瞭解,目前國內已有山西省太原市、廣東省深圳市實現了地區出租車電動化的整體替換。北京、上海、南寧、廣州等多個地市均已開始出租車電動化的逐步替換。目前廣州市出租車行業已累計投放純電動出租車3190輛,並計劃在未來兩到三年內基本實現全市巡遊出租車全面新能源化。

廣州開始出租車電動化,這一市場的潛力大得超乎想像

“但要完成這個目標,目前面臨的困難還比較多”廣州市出租汽車協會會長鄧志誠表示,車輛採購成本高,企業和出租車駕駛員負擔重;車輛實際可營運里程低於理論續航里程,出租車駕駛員普遍接受程度不高;充電換電配套設施不足,社會資源參與度不高等都成為了制約出租車完成電動化替換的因素。

為此,鄧志誠提出了四點建議:

  1. 地方政府管理部門可參照公交電動化扶持模式,強化頂層設計,給予包括提前更新超額減排獎勵、購置補貼、用車補貼等政策和資金上的扶持,鼓勵和引導出租車企業加快出租車純電動化工作。相關部門應積極探索建立運價動態調整機制,進一步減輕企業和駕駛員的經營負擔,大力調動社會各方資源參與行業純電動化工作的積極性。
  2. 交通管理部門對於巡遊車和網約車要一視同仁,一體化管理,在車型的選擇使用上從政府層面進行規劃,
    要求所有的網約車必須使用純電動化車型,全部更換純電動車;
  3. 各出租車企業應積極配合市政府的決策部署,行動起來,主動換車,力爭用兩年不到的時間,也就是到2020年底實現廣州市出租車百分百純電動化;
  4. 廣汽集團作為提供廣州市本土純電動化出租車的主力軍,需增強國企責任擔當意識,既要加強車輛技術創新,又要優化車輛外觀設計,籍廣州市出租車純電動化的契機,研發車輛外觀與廣州作為國際化大都市形象相匹配、續航能力更強、價格適中的車型供企業選擇。
廣州開始出租車電動化,這一市場的潛力大得超乎想像


@新浪南方能源頻道 瞭解到,廣州市目前有出租車行業70多家,持有網約車經營許可證的平臺企業超過15家;有出租車2.3萬輛,網約車超過2萬輛;出租車駕駛員近4萬人,網約車駕駛員超過1萬人。若以後廣州市全部出租車和網約車都需要換成電動汽車,那對於電動汽車銷售企業或充電設施企業而言,這將是一塊龐大的“市場蛋糕”。

END

精彩推薦:

  • 大咖縱論丨氫能產業的思維死角與潛在機遇
  • 共建「一帶一路」,中國央企如何共生共贏?
  • 高端對話丨葉思宇:打贏燃料電池的“芯片”之戰
  • 甲方“爸爸”內心獨白丨購買了新能源商用車後我想說幾點
  • 定了!國內唯一涵蓋新能源汽車全產業鏈展會6月廣州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