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大家都说劳动最光荣,却很少有人让自己的孩子去当工人?

穿了马甲的春


“劳动最光荣”这句话曾经也是一句真实的话,但今天很多“光荣”已不再是当初那个“光荣”的意味。

今天,但凡有人喊口号宣称做什么事情很光荣,做什么事情很高尚。那这个光荣一定是带有补偿性的。

人之一生,需要物质,追求精神。

实打实的钱财和权利是眼睛能看得到,手里能拿的到,日常生活能享受得到的东西。

谁不想吃的好穿的好过的好?

谁不想直接生在终点,然后特别清高的说一句,你们所追求的一切都是浮云。

所以钱财和权利不需要光荣,也不需要高尚,人们自然会趋之若鹜,赶都赶不走。

所以有些工作,有些事业,没有多少钱财,更谈不上拥有权利,完全满足不了一个普通人对物质的需求。如何让人心甘情愿的去做呢?毕竟每种工作都离不开人,比如扫大街的清洁工,比如建筑工地搬砖的工人,比如家政保姆通下水道等等等等。

他们的工作微小而平凡,但社会的运转一天也离不开他们,怎么才能用最少的物质报酬调动人们的积极性,让大家心甘情愿,快快乐乐,高高兴兴,毫无怨言的去做这些工作呢?

那就谈一谈精神和理想吧!

那就写一个口号吧,叫做劳动最光荣,劳动者最光荣。在精神上提高他们的层次,在精神上让他们自己认可自己。

因为你很光荣,所以你要干好这份工作。

因为你很光荣,所以你再苦再累都是应该的。

因为你很光荣,所以你付出的一切都是值得的。

但是,现在的人——


都很聪明!!

我们都知道光荣再多也填不饱肚子,光荣再多也不能让别人高看自己两眼。

所以我们日常都是这样子的,

甲:“你好光荣呀!我很佩服你。”

乙:“你不想光荣吗?你不想让你的孩子得到光荣吗?”

甲:“不了不了,这种光荣的机会还是留给你吧。下次如果有选最光荣劳动者称号的机会,我一定会投票给你,加油!”

然后甲开着他的豪华小汽车扬长而去,而以责骑着他的小三轮在街上慢慢的走。

……

灵魂发问:你想光荣吗?

一定要老实回答哦!!3


秦大大秦小小


大家一提“劳动”二字,脑海中就会联想到工地上汗流浃背的搬砖扛大包。似乎粗鄙的体力劳动者就代表了“劳动”。我的一个舅舅是在环卫局工作的,他的儿子就是我的表哥。我记得清清楚楚,这个舅舅经常教训他读书平平的儿子:不好好念书,以后长大没出息,到马路上拖板车。90年代中期之前,环卫人员都是在大街上拖拉板车,用板车来搬运城市的垃圾。所以,“拖板车的”一词也用来代指环卫人员。似乎大家都认为,“拖板车的”,“扫大街的”,就是一些比较低贱的工作。不但职业受歧视,而且待遇很差。因为,他们都是一些纯体力工作者。

有些人就提出看法,认为这些纯体力者没有“技术含量”。但是,真是这样吗?最近,香港一个大公司的董事长参加了当地电视台组织的体验活动,他在街头亲自做环卫工作,结果发现真的很辛苦。其他环卫工人一上午可以清理十个垃圾桶,但是这位董事长忙得累断腰,才完成了三个垃圾桶。原定十天的体验,他在第三天就宣布退出。他对记者说,以前他以为这些工作都没有技术含量,原来根本不是这样的。尽管这样,这些劳动者的报酬低微到让人难以接受。大量的劳动付出,得不到应该有的报酬,才是职业被歧视的本质原因。


怀疑探索者


这个问题其实感觉是还不太懂事的人提出来的。如果你的孩子是可以有条件不当工人的,你还会让他或她去当工人吗?

很简单一个道理,我们不歧视当工人的,但如果你的孩子可以读个硕士或者博士,你会要求他去当个工人就了事吗?

以我的孩子为例吧,小学的时候她一直成绩还过得去,只是到了四年级,数学就特别差,起起伏伏的,五六年级还找老师帮她补习,但数学成绩一直上不去。

到了初中,她还补过物理,不过一直成绩都不理想,小学有几位同事的女儿也是同一年出生的,看着个别人的女儿成绩都很好,我真的很急,有些时候我会觉得很累,虽然不想跟人家比,不过看着人家的孩子成绩那么好,同是老师的我们是真有点惭愧,但没办法,她虽然不是最差,但始终只是中上,让我们觉得很不是滋味,初中时试过语文成绩120分只考到80多,数学物理就更加不济了,把我们担心得。中考她还是很有运气的,629分毕业考到本区最好的高中,不过一进高中,这科不合格那科不合格,又让我们担心了好一阵子,我还对她说,以后读不成书就回来卖衣服吧。说是这样说,但我始终不希望她回来当工人卖衣服。因为有个同行教她数学不久就不愿意教了,因为怕做家教有风险,我只能网上找网课让她学了,只学了几节课,她的数学就超过100分了,这个让我们非常惊喜,希望又来了,我还是很想她考得到一线本科的,起码不会丢我们这对双职工的面子呀。其实我也不是要求很高,既然我们都是老师,她以后最少也不能比我们差,考个一线本科,找份稳定的文职工作,有份固定收入不要太差就行。哪个父母不希望自己孩子找到好工作,不用没日没夜工作的?


教你孩子学英语


我也听过有官员大谈职中,技校如何吃香?群众说:举个例子,谁的领导送子女到校读出个名堂?

不试者不知,不知者是妄议!较真是世界上最难的事情,香港富二代,著名实业家田北辰就与环卫工人同干同住同吃,不到一周就顶唔顺了!

工人农民都是伟大的劳动者,为什么社会在“惩罚”他们。说到底还是游戏规则没有惩罚到制订规则的人。这些制订和执行之人都心知肚明。他们的讲话无非都是赞赏而已,谁愿望较真的到那些工厂去当工人?!

新的技术新的流程,正在为他们提高效率和成果,工人的投入感更高,这些是好事,但是,工人的生存环境与干部的努力是分不开,干部的责任是当好工人的贴心人,而不是高调说不着边际的话!


闲适人家


劳动最光荣这句话在毛泽东时期最流行了,劳动模范真的很纯洁。不是劳动模范也愿意把劳动作为自己赖以生存的唯一选择。现在不一样了,不劳而获日子过得更好,钱更多,生活更富裕,所以不劳动才是真理,为钱而奋斗才是明智的选择,所以很多人歧视劳动,认为太低级了,人总是往高处走的,这是自然规律。国家的政策也鼓励大家读书奔前程,潜移默化的把劳动最光荣给毁了。读书考公务员多好。福利是自己管的,顺手就能拿,只要掩人耳目,把工资差的漏给你们看看就蒙骗了多少无数的英雄烈士为他们穷困潦倒颠沛流离,拖着病体得着癌症英勇就义,可歌可泣却没人同情,凭什么劳动最光荣?


卫琴42


如果知道“劳动最光荣”中的“劳动”二字的含义,就明白题主的问题并没有什么不妥的地方。当工人需要劳动,当农民需要劳动,当干部也需要劳动,当老板也要劳动,当白领也要劳动,只是他们的劳动方式不一样罢了。

家长们之所以很少让自己的孩子去当工人,是因为当工人从事的是体力劳动,有时候还要三班倒、甚至两班倒,有时候还要在烈日炎炎下挥汗如雨地工作、还要在冰天雪地中冒着严寒工作,所以他们认为这样的工作“不光荣”。但光荣不光荣,不是这样的家长说了算。家下水道不通了,工人去给通下水道,你又递烟、又倒茶,又口口声声地“辛苦您了”;小区里电路故障停电了,电工们不分日夜赶紧抢修(相信大家仍然记得2008年雪灾的那一年,为了大家能用上电日夜奋战在雪山里、第一线的电工们)......大家心里都明白,他们是光荣的,劳动是光荣的,劳动是珍贵的。他们对工人(体力)劳动的偏见太深了。

人们都喜欢让自己的孩子去从事“智力劳动”,那样让孩子有面子、不受累、挣钱还多,还能“劳心者治人”。不过,“智力劳动”的量不一定比“体力劳动者”更小。实际上,“智力劳动”也很累,很费心,很费脑,尽管与体力劳动者的劳动方式不同,但他们也是劳动者。作家是劳动者,管理者是劳动者,白领是劳动者,研发人员是劳动者。

虚荣心,让他们喊着“劳动最光荣”,却不让自己的孩子去当工人。事实上,只要是一个劳动者,就是光荣的,无论是白领,还是蓝领,他们都值得人们的尊敬,他们的劳动都值得人们的尊敬。

明天就是五一国际劳动节,祝天下所有的劳动者节日快乐!

劳动最光荣。我有一个儿子去年刚毕业,就是工人。我为他自豪!


耕然夫


为什么以前所吹嘘的劳动最光荣能成立?皆因大锅饭制度,大锅饭制度人为造成知识不值钱,整个社会没有丝毫动力,绝大部分人依附社会资源混日子而活,而任何社会都是无能无力者作底层且占大多数,所以支持率肯定相对高,怀念过去的基本上是无能的底层。

现今社会,能力至上,金钱第一,福利最少,各自顾生死,又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无能的人在现今发达的社会里,虽说贡献不大,但有权分享社会所得,哪怕一丁点医疗,生活上的福利。但现实却小的可怜。现今他们也充满不满。

俄普京曾为保家卫国坚持穷兵黩武。

俄国人有知识有能力的人已现移民潮欲望了。


阿克力斯


有个不是段子的段子:现在三千块钱请不到一个农民工,但是却可以请到一个大学生。为什么?因为现在年轻人中大学生越来越多,而从事体力劳动的人越来越少了。这跟大家职业的选择的偏向有很大关系。


以前,老师总是对我们说,职业没有高低贵贱,劳动最光荣!但是长大以后,我们才发现,劳动和劳动也不一样的。脑力劳动的人在办公室,风吹不到,雨淋不到,相对轻松;体力劳动者风吹日晒,劳动强度大,相对辛苦。

家长从小就教育自己的孩子,要好好学习,看上好的大学,要不然只能到工地,工厂干活,或者只能种地什么的。虽然从理论上说,劳动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劳动最光荣。同样是劳动,哪个家长会希望自己的孩子工作得那么辛苦呢?

现在的孩子从小没吃过什么苦,能够或者愿意从事体力劳动的人越来越少了。一边是搬运,快递,建筑,工厂等劳动密集型企业的用工荒,一边是各个企业招聘文员,管理等文职的人满为患。

慢慢地,我们会发现,蓝领越来越少,白领越来越多了。三千块请不来民工,却能请来大学生的段子不仅仅是段子,是对现在就业趋势的生动刻画!

所以,我们也要转变就业思路,只要有一技之长,肯吃苦,能吃苦,工人以后也能比白领吃香。家长不愿意让自己的孩子做工人,是唯恐孩子吃苦,但是,今后,随着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涌入,白领的竞争只怕会更激烈,蓝领的技术人员靠一技之长走天下有何不可?


周老师的工作室


劳动最光荣那是过去的口号。过去也确实如此,时代不同人的观念不一样了。

以前做工人那是真不错的出路。而且工人的政治地位和现在也不是一个样。当初建国走的社会主义路线,工人阶级属于社会主义核心力量。收入不错,地位高,找对象都比别的职业好找。

过去以厂为家也并不是一句口号,生老病死基本单位都管。单位大的有自己子弟学校,医院,电影院等。父母去世子女还可以顶岗,大江大河里面的大寻就是顶岗进厂的。

后来遇到下岗,工人的待遇,地位就一跌再跌,到如今基本没有父母希望自己的子女做工人了。

在过去的年代当兵和当工人真的是最光荣的。


饭后钟


这是两个层面的,但是统一的问题,如果按照本题发问,搞在一起讨论,形成对立观点,就讨论不清楚了。

一是劳动光荣,指的是通过自己在脑力体力上的付出,获得合理的收入,以养活自己。这样的劳动是光荣的。光荣的劳动指的是这样的劳动。而骗子、土匪和贼娃子等,通过他们那种劳动,也可以获得财富,并养活自己,但那是不法劳动和不义之财。这样的劳动就不光荣了。贪官也可以通过枉法弄权获得财富,养肥自己,那就更加可耻了。

二是,是从事“白领或蓝领”行当的劳动,这是具体行业或工种的选择问题,与个人的劳动技能和身体状况等有关,而不要跟光不光荣联系在一体。

三是,那么,为啥在现实生活中确实存在着“轻视”体力劳动者的情况呢?这个问题就比较复杂了,也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可能与久远的历史有关。一般说来,体力劳动者不掌握财富的分配权,因此,对财富的分配就不具有话语权,自己的劳动值几分几里,完全由主人、老板、王子贝勒们决定。而这些具有决定权的,赏给劳动者的报酬不足以维持劳动者体面的生活,劳动人民总是为生计忙碌,挣钱不易,花钱算计而显得穷兮兮的。顾不到穿戴绫罗绸缎而显得蔵头垢面的。长此以往,在贵族人的潜意识里,就逐步形成“拉黄包车”的那些人工作下贱和人无自尊的观念。而可悲的是,底层劳动者不从根子上争取自己的权益,竟然也慢慢滴认可了这种观念而自轻。经过“岁月的经营”,人们就简单滴把由于分配不公而导致的人的“贵贱”,以其所从事的工作作为“标识” 即,花费体力、流汗多的工作“贱”。

人,具有追求美好的本性,人们择业时会有意识地避开被人为定义的“贱活” 这些行业选择的人越少,越能加深那个“行业贱”的观念。此种情况,根本与劳动是否光荣的议题不搭噶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