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建花園“標配”地鎖加劇停車難 小區“搶車位”誰來管?

城建花园“标配”地锁加剧停车难 小区“抢车位”谁来管?

入夜後,不少車位上仍立著地鎖,導致其他業主無法停車

城建花园“标配”地锁加剧停车难 小区“抢车位”谁来管?

物業工作人員已經多次在單元樓內張貼禁止架設地鎖的通知

城建花园“标配”地锁加剧停车难 小区“抢车位”谁来管?

一些業主被迫把車停在了消防通道上

城建花园“标配”地锁加剧停车难 小区“抢车位”谁来管?

在一些業主的強烈要求下,物業公司方面表示將盡快解決問題

城建花园“标配”地锁加剧停车难 小区“抢车位”谁来管?

早晨8時,小區業主們出門上班後留下許多立著地鎖的車位

最近幾個月裡,每每接完孩子回到小區,城建花園小區的業主柳先生就感到格外頭疼:小區內為車位出租而設置的地鎖被業主們私自啟用,到了下班時間,包括柳先生在內的不少車主只能看著上了鎖的空車位“乾瞪眼”。

對此,小區物業直言,缺少執法權使他們在勸阻過程中屢屢碰壁;一些相關部門則表示,自己對這種行為也沒有執法權。也有人認為,處罰未必是地鎖問題的最優解,停車問題還需從解決實際問題上入手。

小區內“標配”地鎖 “一個小時停不下車”

17日晚8時許,忙完一天的工作後,城建花園的業主們紛紛回到家中,大小車輛從小區西門魚貫而入。在1號樓前,消防通道兩旁早已停滿私人車輛,可停車位卻被大面積閒置,記者走近一看才發現:車位都被上了地鎖。

據柳先生回憶,這些地鎖是小區改造停車位時經業委會同意,由物業設置的。1998年建成入住的城建花園本沒有多少車位,為了方便居民停車,2013年起小區物業出資改建了800多個車位。當時物業與業主約定:改建成的車位按每2年1200元的合同價格向業主們出租,直到物業回收所有的改建成本。

到了2017年,考慮到新的物業服務收費管理實施辦法即將出臺,為了避免反覆變更收費標準引發住戶不滿,首批出租合同到期後小區物業便沒有再繼續出租車位,也沒有再收取車位管理費。幾百個停車位也因此變為“先來後到”的公用狀態。“這些地鎖其實是給租車位的住戶用的,現在不租了就不該再繼續設著。”

正是因為城建花園有著車位出租的“歷史遺留”,許多住戶依舊認為自己擁有車位的產權和使用權,依舊在車位上架設著地鎖。“要是回來晚點,沒上鎖的空位都被停滿了,那轉悠一個小時都停不下車。”柳先生說,就算停好了車還是會有人打來電話,“他就說你佔了他的車位”。

物業沒有執法權 實際勸阻中困難重重

城建花園物業提供的數據顯示,截至2015年,小區門禁系統內登記的車輛已超過2000輛,而車位改造後小區內僅僅有900餘個車位。據物業經理周玉升估算,如今小區內至少有2500輛汽車。車位缺口如此之大,“停車難”漸漸成為常態,這讓越來越多停不下車的住戶選擇立起地鎖。

“必須得讓大家都知道這些車位是公用的。”柳先生認為,要解決小區裡“停車難”、“亂停車”的問題,除了需要把地鎖拆除外,物業必須貼出通知,明文勸阻架設地鎖的業主們。

周玉升則表示,物業工作人員已經多次在單元樓內張貼禁止架設地鎖的通知,也到樓下的車位上勸阻過,可住戶們依舊我行我素,甚至還有人故意撕毀通知。“我們也不想採用過激的方式去激化矛盾,還是希望大家都能自覺地撤下地鎖,但是效果不好。”

實際上,物業公司雖然負有勸阻業主違停和佔用消防通道的職責,卻沒有配套的執法權,因此也不可能採取“過激的方式”來解決小區裡的地鎖問題。

最終,在一些業主的強烈要求下,物業公司方面表示將盡快聯繫業主委員會,擬出一個方案,以在下一次業主大會上解決這個問題。

“地鎖到底歸誰管?” 問題其實已有答案

對於近年來全國範圍內愈演愈烈的佔用消防通道以及安裝地鎖等行為,“誰來執法”“怎麼執法”一直是一個難以說得清、道得明的問題。北京市於2014年實施了《北京市機動車停車管理辦法》,雖然《辦法》實施後小區私設地鎖仍較火,但也規定了:擅自在居住區公共區域內設置地鎖的,應由住房城鄉建設行政主管部門進行處理。

日照市是否也是如此呢?當記者致電東港區住建局物業科詢問該事項時,一位工作人員表示,住建部門對此沒有執法權。

這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對於小區公共車位上設地鎖等行為到底誰來管理,目前還沒有明確的規定能夠遵循。“相關的責任沒有界定清楚。”該工作人員稱。記者隨後又撥打了日照市綜合行政執法局的電話,同樣得到了否定的回答。

但事實上,日照市已就小區內公共車位安裝地鎖的問題出臺了相關法規,明確了執法責任部門以及對應的處罰規格。

2019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的《日照市文明行為促進條例》第三十一條明文規定:在住宅小區內擅自佔用業主共用的道路、場地停放機動車、設置地鎖等,妨礙其他車輛、行人通行的,由物業主管部門責令改正;拒不改正的,處二百元以下罰款。

“《條例》裡所說的物業主管部門就是住建系統內的相關物業管理部門,”一位曾在日照市文明辦掛職並參與《日照市文明行為促進條例》制訂的工作人員這樣向記者解釋這條法規,“他們有這個權力進行罰款。”

宜疏不宜堵 停車問題還得從停車解決

城建花園頑固的地鎖,其實是城市飛速發展與公用資源相對匱乏這一矛盾的縮影。

過去的數年間,日照市機動車數量一直處於快速增長狀態。今年3月7日發佈的《2018年日照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顯示,日照市汽車保有量已達到64.88萬輛,而2014年時這一數字僅為34.86萬輛。短短几年時間裡激增30萬輛之多,這也考驗著日照的負載能力。

對於一些老舊小區而言,規劃設計時缺少地下車庫、原始車位少,加之多年發展後入住率高、出租戶多,停車難是一種必然的結果。城建花園內設置地鎖之風如此盛行,除了有以上特徵的影響外,“學區房”的身份也是一個重要的刺激因素。

現狀如此,也漸漸有聲音提出:僅僅處罰那些私設地鎖的業主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匱乏的城市機動車承載能力急需一次“輸血”。截至目前,確實已有不少老舊小區在樓房之間的綠化帶上開闢了新的停車位。除了城建花園,日照市地稅局家屬院和不少老舊小區都改建了停車位。

從目前的結果來看,新改建的車位已經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許多小區的停車問題,但要徹底解決地鎖這一“城市頑疾”仍需時日。(見習記者 張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