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最圆满的状态,天人合一,是怎样的?

活着的意义,是每个人都应该思考的问题。

肉体的欢乐,是每个人都追求的。眼睛想要看到漂亮的东西,耳朵想要听到舒服的声音,舌头想要尝到鲜美的食物,鼻子想要嗅到陶醉的气息,身体想要得到温暖的感觉。这都无可厚非,人的生命,上天就是这样安排的。

精神的满足,是每个人都追求的。在安全的环境里,与人和谐的关系,获得一定的名利,得到相应的支持,有美好的事物相伴。这也是正常需求,人的一生,幸福的时刻往往是精神满足的时刻。

如果人活着,只是追求肉体的欢乐,和精神的满足,那也没有错。人生而如此,平平凡凡是真相。古往今来,东南西北,释迦摩尼,孔孟老庄,耶稣基督,这些人只是极个别,他们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向往的目标,能做的也是极少数。

人生最圆满的状态,天人合一,是怎样的?

除此之外,天地间,有一种最圆满的状态,天人合一。在天人合一的境界里,肉体是自在的,精神是自由的,灵魂是安详的,没有任何阻碍,世界清清澈澈,空灵宁静,人处其间,如同天马行空,无一处不随意,无一处不畅快。

这正是我所渴望的,也是修行可以达到的。人生红尘里,千般纠缠,万般挂碍。一个情字,难倒了多少痴男怨女,一个欲字,困扰了多少英雄好汉。人生不容易,岁月如穿梭,莫要迟疑,莫要耽搁,能做到的,就是尽己之所能,去修行,缓缓而来,渐渐接近,待心中藏下日月天地、山川河流、自然万物,那就不远了,天人合一,可期可望了。

多半有人说,道理谁都懂,说起来轻巧,做起来就难了。我想说,世间哪有什么容易的事,学习不容易,恋爱不容易,工作不容易,养家不容易,虽然不容易,但也不见得谁没有去做。人生就像一座山,走的是一条上坡路,处处都需要用力,有时难免累了乏了,休息过后,还得继续赶路。所以,心中存着天人合一,就努力去接近。

男子,喜欢如花似玉的女子,心里爱得深沉,就会付诸行动;女子,喜欢英俊潇洒的男子,心里爱得深沉,也会付诸行动。天人合一,对于男子,可以比作心爱的女子,对于女子,可以比作心爱的男子,只要爱得深沉,付诸了行动,就会愈来愈接近,直到郎才女貌的一对佳人,携手白头。当然,并不是所有的努力都会如愿,不见得才子佳人都能携手白头,但是努力过后,能够一睹尊荣,那也甚好。

人生最圆满的状态,天人合一,是怎样的?

那么,什么是天人合一呢?

中国两大传统文化,儒家和道家,对天人合一,各有一套解释。

儒家经典《中庸》开篇既道:“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在儒家的哲学体系里,人之性,即是天之性,人和天具有相同的道德准则。何谓人之性?孟子说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也就是仁义礼智,这就是人之性。只要将这四心,最大限度的发挥出来,也就是知道了人之性,知道了人之性,当然也就知道了天之性,正所谓“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

那如何才能做到尽心尽性呢?《中庸》有言:“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叁矣。”只要有最诚实的心,就能最大限度的发挥自己之性,然后就可以最大限度的发挥其他人之性,这样的话,也就能最大限度的发挥万物之性,能如此,就能协助天地养育演化万物,这样就能与天地并列了,也就是天人合一。

说的简单通俗点就是,人人心中有良知,在日常生活为人处事上,充分发挥自己的这份良知,为善去恶,做到极致的时候,就能与天拥有一样的道德原则,也就是达到了天人合一的境界。

人生最圆满的状态,天人合一,是怎样的?

道家经典《道德经》有言:“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意思是说,道在混沌之中生成了先天一气,先天一气一分为二,生成阴阳二气,阴阳二气相互作用产生了第三种气,名叫和气,世间万物皆由此而来。在道家的宇宙观里,人与万物具有同样的产生之源,所以人可以达到物我不分的境界,而人和万物产生的源头都是道,所以人也可以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那么如何达到道家所说的天人合一境界呢?按道家的说法,天和人最初、本来就是合一的,因为天是自然,人也是自然的一份子,但是人类自己制定的道德规范、礼仪制度、法律法规等,让人迷失在了樊笼之中,而忘却了人的自然本性,使人与自然不能和谐,要想人与自然能够和谐,就得在修行中恢复人的自然本性,“绝圣弃智”,打破那些樊笼枷锁,使人返璞归真,顺应自然,顺应大道,这样也就是天人合一了。

说的简单通俗点就是,人是天地自然的一份子,不要违背天地自然,按天地自然的规律去生活,直到日常生活里,不用去想怎么做才是符合天地自然规律,也不用去想这样做是不是符合天地自然规律,自然而然,自己做的所有事都是遵从天地自然规律的,那就是天人合一了。

一言以蔽之,儒家的天人合一,是红尘里入世的执着的,道家的天人合一,是自然里出世的忘我的。

人生最圆满的状态,天人合一,是怎样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