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都風味小吃燈盞糕,八九十年代的記憶

燈盞糕,是寧都當地的一種油炸小吃,常作為早點、夜宵的主要食品。八九十年代風靡大街小巷,特色鮮明,風格獨特。

寧都風味小吃燈盞糕,八九十年代的記憶

燈盞糕因形似古代豆油燈盞而得名。燈盞糕的原料為大米浸泡後磨成的米漿,又伴有蔥花等佐料,味道很香。它可以當作主食,也可作為日常小吃,還可以用來下酒,是一種男女老少都喜歡的油炸食品。

寧都風味小吃燈盞糕,八九十年代的記憶

燈盞糕外皮鬆脆,圓邊酥軟,內餡爽口,獨具風味,深受大家的喜愛。當地有首兒歌就是表達對燈糕的喜愛,“燈盞糕,油鍋裡;味道香,膨膨起;鼻子聞著香肚裡,沒有錢買會猴死”。

寧都風味小吃燈盞糕,八九十年代的記憶

​製作燈盞糕時,需提前將大米浸泡幾個小時,然後磨成米漿,加入鹽、蔥花,攪拌均勻,用湯匙舀一勺米漿到特製的圓勺內,放入已沸的油鍋中。漫溢的米漿在沸油中迅速發酵,充氣成扁球形,漸離圓勺浮出油麵,10秒就熟了。

寧都風味小吃燈盞糕,八九十年代的記憶

寧都風味小吃燈盞糕,八九十年代的記憶

燈盞糕能反應當地人們的智慧,以及當地的社會風貌,是一個重要的地方特色,更是離鄉的寧都人對家鄉思念的主要對象。很多在外的寧都人,一回到家鄉就想吃燈盞糕,這就是情感的一種表現。

記得,以前上中學時,校門口每天早上都有阿姨擺攤賣燈盞糕,遠遠就能聞到燈盞糕的香味,瞬間好想吃。特別是剛出鍋不久的,酥軟爽口,滿滿的享受。由於生活方式的改變,現在相對來說,已經沒那麼到處可見擺攤賣燈盞糕了,但這道小吃,是八九十年代人的獨家記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