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慈欣的《三体》三部曲中众多角色令人印象深刻,这些角色你最欣赏哪个?

kbnol


多年以后,当遇袭警报响彻自然选择号,次声波氢弹攻击到达舰体爆炸仅存的四秒钟里,面对舱室门外的美丽的女舰长东方延绪笑着说出“没关系,都一样的”的时候,章北海或许会想起,父亲在那个残阳如血的黄昏与自己最后一次谈话吧。

(爆炸前倒数第四秒)

“要多想。”

“想了之后呢?”

“北海,我只能告诉你那以前要多想。”

(爆炸前倒数第三秒)

父亲,我当时已经明白“那以前”代表着什么,也许你业已昏沉的眼神早已经穿越了四个世纪,看透了末日之战的终局。我已经尽力了,也达到了最终的目的,那就是彻底剪断星际地球人最后的脐带,使其成为一个新的物种,哪怕充满黑暗和罪恶,然而只有这样他们才有可能在更为黑暗的宇宙中存活。

(爆炸前倒数第二秒)

宇宙也曾经光明过,创世大爆炸后不久,一切物质都以光的形式存在,后来宇宙变成了燃烧后的灰烬,才在黑暗中沉淀出重元素并形成了行星和生命。所以,黑暗是生命和文明之母。从这个角度上来说,太空新人类已经度过阵痛期和婴儿期,可以更加成熟的融入到黑暗森林中去。

(爆炸倒数前最后一秒)

章北海突然记起那天走出父亲的病房后,在夕阳的余晖下仿佛看到在惊涛骇浪的汪洋之中,有一艘孤独的驱逐舰在波涛汹涌的海浪中艰难前行,那艘驱逐舰迅速的幻化为太空战舰的模样。孩子们,剩下的就交给你们了。他微笑的看着同样在望着他的东方延绪。

(爆炸!)

电磁脉冲抵达船体,自然选择号巨大的舰体像蝉翼般振动起来,振动的能量转化为次声波,迷漫的血雾笼罩了一切。

章北海死了。在他身后,人类唯一幸存的两艘太空战舰承载着人类的全部思想和记忆,怀抱着地球所有的光荣与梦想,默默地消失在永恒的宇宙中。

每当看到这一幕,我都会想起太空堡垒第一部瑞克与丽莎结尾部分在明梅的歌声中喊出“我们要去超太空”的那句充满希望和爱的誓言。

那也是《三体》中人类唯一剩下的两粒火种,虽然火苗孱弱,随风摇摆,却是最后的希望。

作为它的缔造者,我们必须来聊聊这位坚韧果敢的中国军人:章北海。

(一)他在《三体》中的成就居功至伟无人能及

对比《三体》三部曲的几个主要人物,汪淼是典型的龙套型主角,除了别人借助其纳米材料干掉了地球三体组织的首脑伊文斯,带着读者去三体游戏里探探路之外,毫无建树;叶文洁提出了宇宙社会学的基础公理,只是轻飘飘的几句话,还要托付他人;程心作为著名的圣母婊,不断地坑人类,坑地球,坑太阳系,然后自己带着随从跑路了;维德作为前强后怂的典型人物,竟然在关键时刻与程心妥协,导致多年努力付之东流;云天明成功的骗取了三体人的信任,还贡献了蕴含着救世哲学的三个童话,可是最终不过救了程心和艾AA两个女人(我真是很无语);罗辑算是这里面比较靠谱的,他从叶文洁那里接过衣钵,推理出了黑森法则(还是在星舰地球黑暗战役之后领悟到的)建立了威慑机制,暂时拯救了人类,注意,只是让人类苟延残喘了一段时间而已。

从人类整个种族和文明的角度上来看,上述这些人都做出了相应的贡献(或者坑),然并卵,最终延续了人类文明的,只有章北海。

他真正改变了“命运”,包括他自己以及人类,如果说每个人的生命都是在黑暗森林的状态下呈现出一条曲线,而章北海的命运,却生生的被他的个人意志拉成了一条直线,无论前方有多大的艰难困苦,他都顽强的走下去,并以一己之力延续了人类文明,这种超人的预见性和坚定的意志,将中国军人的优秀特质表现得淋漓尽致。

说他是《三体》第一人,并不为过。

(二)除了父亲,他成功的骗过了所有人

联合国确定的四个面壁者中,没有一个靠谱的,包括罗辑,更确切的说,他是最不靠谱的。

当时的状况是,罗辑他不知道自己知道,而只有三体人和伊文斯知道他知道什么,结果伊文斯被干掉了,三体人又不说,结果所有人都变成了傻呵呵的吃瓜群众。

既不知道要干什么,也不知道为什么而干。

只有章北海,从始至终,他都知道自己在做什么,而且坚定不移按照自己的战略走下去,以一己之力力挽狂澜,最终达到了延续人类香火的目的。

而在他行动的过程中,除了与他心有灵犀的父亲之外,竟然没有一个人能够识破他,那就是他明明是个典型的逃亡主义者,却偏偏都认定他就是一个坚定的胜利主义者,包括三体星人。

为了欺骗,他不惜主动检举自己曾经共事的舰长吴岳(他是政委)有典型的失败主义,以彰显自己的胜利主义方面的坚定不移。

当然,并不是没有怀疑,不过也仅仅是怀疑而已。比如为了促使研究方向转向无工质聚变发动机的研制,章北海用陨石弹头干掉三位航天界的老古董要员,地球三体组织的骨干们的话最有代表性:

“我们对这个人的行为坐视不管吗?”爱因斯坦问。

“按照主的意思,只能这样。这人是一个极端顽固的抵抗主义者和胜利主义者,对这类人,主让我们不必做任何干预,我们的注意力应该集中到逃亡主义者上,主甚至认为,连失败主义者都比胜利主义者危险。”牛顿说。

”亚里士多德连连点头,“以前我认为他是个纯正的军人,可这件事,哪像一个一直按严格的纪律和规则行事的军人所为?”

“这人确实危险,他信念坚定,眼光远大又冷酷无情,行事冷静决断,平时严谨认真,但在需要时,可以随时越出常轨,采取异乎寻常的行动。”孔子说着长叹一声。

比如常伟思,他常常为章北海毫无缘由的坚定胜利主义感到迷惑,并在去世前写信给未来警告人们注意章北海的思想问题,却未得到重视。

就这样,章北海施施然的增援了未来,并获得了“自然选择号”的控制权,看,这种选择本来就是很自然嘛。

(三)有一种失败叫占领,有一种胜利叫撤退

《潜伏》里的这句台词真是太适合《三体》里的三体星人和地球人了。

三体星人费尽心机,又是智子,又是水滴,又是舰队,又是假和平,好不容易打破了人类的威慑体系,占领了地球,又被“人奸”云天明给蒙骗,最终鸡飞蛋打,毁于一旦。

而如果你通读全书,透过迷雾,你会发现章北海所坚持的东西并不是什么神秘玩意,不但不神秘,相信当时很多人类都想到了,只不过碍于道德和难以实施成了不能说的秘密,它叫逃亡主义。

这与希恩斯的思想钢印不谋而合,具体方法上有所不同,只不过希恩斯想要借助他人,而章北海则亲历亲为,并且由于过早的暴露,所以希恩斯成了小丑,而章北海成了伟人。

36计走为上策,面对不可能战胜的敌人,逃亡是最终的归宿。

这无不应和了宇宙社会学的第一公理:生存是文明的第一需要。

而他的方法也是简单粗暴,不去宣讲,不找同盟,不建组织,他知道这些都没用,而是用战舰逃亡的形式一拖多,能救几个是几个。

(四)东方哲学的玄妙与西方契约精神的局限

很多人会将第二部黑暗森林的章北海与第三部死神永生的维德归结为同一种类型的人,冷酷,坚定,为达到目的不择手段。

但是如果你仔细分析他们两个人,就会觉得很有意思,甚至可以成为分析东西方文化差异性的范本。

这有点像中医和西医,中医总是让人感觉混沌而不可知,如同雾里看花,它将人体看成一个系统和整体,讲求阴阳调和,相同的病症可以有多种解法;而西医都是根据病理学实现标准化,明明白白,对症下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这正是章北海的过人之处,在外人看来,他永远包裹在一层黑雾之中,无法判断其目的,也就无从防范,他也看的更透更远,并非单独从人类角度出发,而是以宇宙维度来看待人类文明延续;而维德所有的行为和动机都是明明白白的,他从不掩饰也毫无做作,从来都是直奔主题,于是他永远只能是一只张牙舞爪却待猎的老虎,而章北海却可以成为披着兽皮的猎人。

而从维德在最终时刻对于程心的妥协,导致之前星环计划的所有努力功亏一篑这一幕可以看出这位业已年老的同志最终也没有摆脱西方契约精神的束缚,他并不认同她,但是誓死维护她说话的权利;而她的就是她的,维德不过是公司的代管人而已,你说要收回,那就还给你。

这无关对错,只关乎契约。

这和章北海“非常之时行非常之法”也有很大的区别。

(五)他是中国科幻史里程碑式样的形象

作为一个看着青铜五小强,机器猫,超人,蝙蝠侠起来的八零后,日本漫画,美国漫威影响了我们好几代人。

那时的苦恼和忧郁在于,为什么天下英雄不是出在美国,就是出在日本呢?

长大以后,电影《变形金刚》某一部中美国大兵在危急时刻特写出镜的画面不知道是否刺痛了你的心?

因此我所说的里程碑,倒不一定是大刘所塑造的章北海有多高的艺术性,而是通过《三体》在世界上的传播(奥巴马都是拥趸),将章北海这位深通东方哲学, 具有高度责任感的人,极端清醒和自信,站在整个人类立场上心怀大爱、理性至上,坚韧不拔的中国军人形象跃然纸上,并成为世界性的中国符号。

感谢大刘给我们塑造了这样一个人物。

章北海是代表整个中国科幻界走向世界的网红和孤胆英雄。

(六)黑暗战役中几艘舰队名蕴含的彩蛋

大家可以注意到,章北海劫持了亚洲舰队“自然选择”号往天鹅座方向逃跑,追击的四所战舰分别是亚洲舰队蓝色空间号,北美舰队企业号,亚洲舰队深空号,欧洲舰队终极规律号。

这名字起得极有意思,解读起来也比较简单。

章北海选择逃亡当然是“自然选择”,说白了就是宇宙社会学第一公理,为了生存这一文明的第一需要,任何选择都是自然并且可以原谅的。

黑暗战役时,第一个发射引力波的是终极规律号,干掉了“自然选择”号,这是黑暗人类的起始状态,也就是所谓的“终极规律”:黑森法则,同时对应着宇宙社会学中最重要的一个概念:猜疑链。

企业号,深空号,这名字一听就是打酱油的。

“终极规律”号并未获得终极生存权,笑到最后的是“蓝色空间”号,蓝色代表地球,空间指代的是人类最后的一个栖息地。

还有青铜时代号,可惜被人类用诡计骗回了地球。只有“蓝色空间”号继续走了下去。

走吧,走吧,人类总要学会自己长大。


世新说史


逻辑和大史,逻辑不说了,男一,大史我认为妥妥的男二,没有他,就没有古筝计划,没有他叶文杰就不能顺利抓到,没有他带领汪淼丁仪看蝗虫,就解不开他们的心结,没有他,逻辑找不到心中的庄严,没有他,逻辑早就被三体杀死了,大史的形象也很立体,很有画面感,不修边幅,精明能干,看似没有多少文化,但他观点独到,能直达问题核心,是我喜欢的人物类型


心淡如水18


程心。其他都是英雄,真正的大英雄,男子汉。他们为人类在危机四伏的宇宙中争得生存权,而且可以做的更多。但在这强力,残忍,甚至于不择手段的求生中,很易忘记或者说必要忘记人之于的原因。也许当安逸之后会“良心发现”,但在那种情况下活着像动物一样活着成为最大可能。程心之所以还能“圣母”,那也是人类的“慈悲”和“仁爱”保护它的集中体现。人们希望有这样的存在。而她也承载着它们。


罗夏之风


维德。他的那句“失去人性,失去很多;失去兽性,失去一切”,每听一次我都觉得振聋发聩,维德这个角色也被大刘刻画的有血有肉,他留给程心的那艘光速飞船,救了圣母的命,而圣母却要了维德的命,令人心寒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