裁判报告再引“骂战”,金州裁判队和休城碰瓷队,为什么总是他俩

裁判报告再引“骂战”,金州裁判队和休城碰瓷队,为什么总是他俩

本应是库里与哈登的终极对决。

报告!聋子听到了哑巴说瞎子看到了那人犯规了!

所有人都预想到了金州勇士对阵休斯敦火箭的比赛会十分精彩,但应该不会想到裁判会“击败”库里、哈登、杜兰特,成为比赛的主角。4月30日,NBA官方公布的G1比赛裁判报告显示,当值裁判一共出现了3次漏判,全部都不利于火箭队。

但这份“判决书”不仅没有平息争论,反而成了火上浇油之举。关于勇士和火箭,到底谁才是联盟偏爱之人(不委婉的说法,是联盟“干儿子”)的争论甚嚣尘上,成为了旷日持久的网上”骂战”。今天,我们就从几个方面评述一下这个热点话题。

首当其冲的,我们需要重新审视一下联盟推出所谓“裁判报告”的必要性。这是现任NBA总裁肖华的创新举措之一。作为一个在赛后发布的报告,明显带有“事后诸葛亮”的性质,对比赛结果并没有任何作用。

比赛,已在终场哨音响起的时候,画上了句点。至于隔日发布的裁判报告,实为狗尾续貂之举。马刺主帅波波维奇就曾说,自己从不看裁判报告,勇士主帅科尔指责裁判报告不公平无意义,也不能将裁判当做替罪羊。但联盟却坚持发布这份没有任何意义的报告,最根本的原因之一,就在于挑起话题。

是的,每一份裁判报告背后,都是一场激烈的口水战,两队拥趸愤然刷帖怒喷,从各个角度分析比赛,然后将这话题成功炒作成为热点——正如火箭与勇士的比赛一样。

裁判报告再引“骂战”,金州裁判队和休城碰瓷队,为什么总是他俩

克劳福德曾是邓肯的苦主。

接着,我们需要讨论一下误判。

已卸任的国际足联主席布拉特曾说过,误判也是足球的一部分。在足球历史上,有很多的误判也成为了经典——马拉多纳“上帝之手”,南非世界杯英格兰冤案等等。还记得忧郁的兰帕德如何满怀愤懑的带领“三狮军团”在下半场发动绝望的反击吗?

那样悲壮且无奈。

但作为球员,必须接受。

在篮球场上经常会用到的词汇是:适应裁判判罚尺度。这应该是很多混迹江湖老棒子给年轻人传授的经验和技巧之一。因为篮球是一项身体接触十分频繁的运动,规则无法将球员之间的每一个接触都严格规定为犯规或者没有犯规。并且裁判也不可能对球员的每一个动作都重新回放回看,那么,判罚中裁判的主观因素,将发挥重要作用。

这种主观因素,就是误判产生的根源。

除去赌球之外,影响这样主观因素的有很多:比如裁判对一支球队的喜欢或者讨厌,最为著名的“马刺黑”光头克劳福德,邓肯的神秘一笑都能被其视为挑衅裁判权威——技术犯规!

比如裁判对篮球风格的偏爱,如果他喜欢上世纪的篮球风格,欣赏肌肉和肌肉的碰撞,那么裁判就会鼓励身体接触,吹罚尺度就会松一点。

再比如,裁判对一个球员的喜欢或者讨厌——

是的,我终于要说到哈登和库里了。之所以说了上述这些道理,就是希望双方球迷能冷静些,别喷我。

裁判报告再引“骂战”,金州裁判队和休城碰瓷队,为什么总是他俩

回到比赛本身,更加重要。

最后问题就是,为什么是金州勇士和休斯敦火箭?季后赛第二轮多场比赛中,为什么只有勇士和火箭的遭遇会让裁判成为主角?猛龙和76人,掘金和开拓者都很平静。除去勇火大战本身的热度之外,最为关键的一个因素就是裁判主观因素。

库里和哈登,这两人都曾是裁判最“头疼”的男子

——勇士的非法掩护,让裁判至今都心有余悸,尤其是当年的“壮汉”博格特又回来了,那套叱咤风云的三分线外非法掩护战术又重新出现在了科尔的战术板上。

——哈登的“碰瓷”已是登峰造极,只要突破一抬手,那必然就能造个犯规。裁判甚至不得不为了哈登再明确一下判罚的规则。

是的,你也发现了,勇士和火箭都不是“省油的灯”,他们都曾是裁判的“苦主”,那么试想当值主裁一下面对这样两个传奇人物能不紧张么?

在裁判报告中显示,库里在比赛结束前1分10秒,库里与哈登有身体接触,导致哈登直接踩线出界,这应该判罚防守犯规。试想在那个时候,当值主裁是否敢做出这样的判罚?面对已经“碰瓷”了整个职业生涯的哈登。

在讲述完这3个因素之后,让我们再回想一下勇士主教练科尔的话,关于吹罚的争议成为了比赛的主线,本来这应该是关于两支伟大球队的竞争。

这应该是对这这场争论一个最好的结束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