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第一环境保护督察组督察南昌市反馈意见

南昌市委、市政府积极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的决策部署,不断提高生态环保意识,持续改善环境质量、积极推进绿色发展模式,不断完善体制机制建设,强力推进问题整改问责,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取得积极成效。

2016年以来,南昌市委常委会15次、市政府常务会18次研究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党政主要领导针对生态环境保护和督察整改工作批示达30余次,多次深入现场督导。2016年以来,全市累计印发77期环保督察整改(简报)通报,约谈县(区)政府或部门主要负责同志32人次。

2013年至2017年,南昌市区PM2.5浓度下降40.6%,空气质量优良率上升22.5%,在中部六省会中连续四年排名第一。2018年空气质量明显改善,截至11月30日,PM2.5比上年同期下降27.8%,浓度值全省最低,下降幅度全省第一。2016-2018年,全市31个地表水水质监测断面优良率由74.2%上升到83.9%;2018年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

南昌市高度重视省环境保护督察工作,按照边督边改要求,严查严处督察组交办的群众投诉环境问题,并向社会公开。截至2018年12月21日,督察组交办38件生态环境问题已基本办结。责令整改573家;立案处罚61家,罚款348.81万元;立案侦查6件,拘留6人;约谈221人,问责1人。

近年来南昌市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取得积极进展,但在转变发展理念、加大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力度方面与省委、省政府要求和群众期盼仍有差距,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不相适应,一些突出环境问题没有得到彻底解决。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一是生态环保压力传导不够。南昌经开区对白水湖污水处理厂进水浓度超标问题不够重视。新建区对群众反映强烈的昌北机场噪音污染问题迟迟未解决。进贤县文港镇制笔喷涂企业废气污染问题和晨鸣纸业异味扰民问题,整改进展缓慢。截至2018年11月底,2016年中央环保督察涉南昌市问题14个,初步完成4个,达到序时进度8个,进展滞后2个。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审计问题整改24项,基本完成10项,问题整改进度迟缓。南昌市县区发展目标管理考核中,存在生态环保与经济发展考核权重差距大情况,且生态环保考核差异化有弱化趋势。环保部门能力建设薄弱,部分园区环境保护职能有待进一步理顺。

二是部分区域生态环境质量下降。水环境质量方面,部分劣Ⅴ类水质断面出现反弹,鄱阳湖南湖村和金溪咀刘家断面水质由2017年IV类下降为2018年V类。2018年1月-10月,鄱阳湖南昌水域4个断面的总磷和总氮浓度与上年同期相比分别上升7.1%和14.3%。部分内湖内河水体水质长期处于劣V类。空气质量方面,南昌县、新建区、青云谱区、青山湖区2018年1月-11月PM2.5浓度在全省各县(区)中排名靠后,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形势严峻。生态环境状况指数方面,2015-2017年南昌市生态环境状况指数(EI值)呈下降趋势,植被覆盖指数和水网密度指数下降明显。

三是污染防治攻坚缺乏“啃硬骨头”精神。黑臭水体排查整治不彻底。2017年南昌市排查出5处黑臭水体,但国家专项督查发现有10处,目前只完成整治4处。列入2017年消除的黑臭水体龙潭水渠,监测结果显示未达到水质目标。创新二路明渠有大量污水排入,水质未明显改善。

饮用水水源地整治任务依然艰巨。应于2017年底前完成整治的牛行水厂二级保护区内仍存在蓑衣荚和北延箱涵2处排污口。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源仅1个划分了饮用水源地保护区,环境风险隐患突出。备用水源建设工程至今尚未动工,工作滞后。

养殖污染防治行动迟缓。青山湖区自行放宽罗家镇畜禽养殖退养时间,南昌县19家畜禽养殖场直至2018年5月才完成关闭或拆迁,东湖区直到督察核查后才将扬子洲扬羊牧场清理到位。督察抽查的6家养殖场存在设施闲置,或污染设施不正常运行,或废水超标排放问题。全市有15座小(二)型以上水库未完成退养。

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不力。南昌市2016年锅炉淘汰任务未按期完成。燃煤锅炉淘汰工作底数不清,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期间发现青山湖区建成区内2台未淘汰,地方再次摸排后又发现19台。方大特钢未按照时限要求安装柴油汽车尾气遥感监测设备。秸秆禁烧工作有待加强,截至2018年10月底,南昌市发现火点数占全省的14%。新建区2家混凝土企业存在搅拌主机楼仓未密闭、原料及固废露天堆放等问题,扬尘污染问题突出。

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滞后。南昌市未制定印发相关工作方案和计划,土壤环境信息公开、宣传教育有待完善。南昌县、安义县、东湖区、西湖区、湾里区未将辖区内疑似污染地块信息录入系统,未建立疑似污染地块名单。新建区南昌洋浦天然香料香精有限公司和进贤县文港镇污水处理站未在规定时间完成场地初步调查。

部分县(区)企业环境违法问题突出。江西国鸿集团食品产业园、江西西林科股份有限公司废水稀释排放;中粮(江西)米业有限公司、江西省中恒混凝土有限公司、江西先锋软件学院等废水超标排放;南昌双汇食品有限公司在线监测参数设置异常;华侨城水公园项目、南昌市奥高建材装饰有限公司、南昌市华森装饰材料厂等未批先建。

四是自然生态环境问题突出。违反《湿地保护管理规定》和《风景名胜区条例》现象时有发生。南昌县117公顷湿地在2013年《湿地保护管理规定》出台后仍被17个城市建设项目违法占用。列入省级风景名胜区的象湖风景区被违规占用360亩土地开发建设华侨城水公园项目。

工作草率,违规撤销自然保护区。新建区未按照相关规定程序撤销象山县级野生动植物保护区,后又拟恢复该自然保护区,工作草率。

自然保护区环境管理普遍不规范。鄱阳湖银鱼产卵场省级自然保护区存在1个防洪亭、2个排灌站及三阳大桥建设项目,补救措施进度缓慢。三湖、大公岭和香炉峰县级自然保护区存在编制划定不规范、无管理机构、经费保障不足、无界桩界碑等问题。

部分矿山复绿工作严重滞后。湾里区南昌铁路天河采石场的复绿工作久拖不决。新建区采矿山企业复绿工作基本未开展。

五是环保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城市配套管网建设欠账严重。生活污水全收集、全处理工作中缺乏总体规划,各部门职责划分不清,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率较低,未完成“水十条”要求。

城镇生活污水处理能力不足,扩容提标改造滞后。青山湖、红谷滩、朝阳、进贤县、安义县污水处理厂长期超负荷运行,服务片区内生活污水溢流排出。南昌县、新建区、进贤县生活污水处理厂均未按“水十条”要求完成一级A提标改造工程。

工业园区集中式污水处理厂问题严重。白水湖污水处理厂、湾里区罗亭污水处理厂的污水收集率低,进水量远低于设计规模,每年投入的大量财政资金没有发挥应有的环境效益。南昌县江西武阳装配式建筑产业园、向塘工业园区、进贤县经济开发区温圳园和医科园集中污水处理设施至今未开工建设;昌东工业园废水依托已超负荷运行的青山湖污水处理厂处理,存在环境风险。

麦园生活垃圾填埋场环境问题突出。麦园生活垃圾填埋场臭气排放问题虽采取措施已得到缓解,但无组织恶臭气体排放问题依然突出,群众反映强烈;其渗滤液处理能力严重不足,日均约500吨高浓度渗滤液直排红谷滩污水处理厂。

部分工业园区规划环评和在线监控平台建设滞后。南昌高新区、小蓝经开区调区、扩区规划环评至今未获批复。南昌生物医药产业基地环境影响跟踪评价未按要求在2017年底前完成。南昌市8个省级以上工业园区中,6个未建设在线监控平台。

南昌市委、市政府要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按照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提高政治站位,牢固树立生态优先的发展理念;聚焦问题整改,以壮士断腕的勇气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努力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严格考核问责,强化生态环境保护责任。

南昌市委、市政府应根据《江西省环境保护督察方案(试行)》要求,抓紧研究制定整改方案,在30个工作日内报送省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整改方案和整改落实情况要按照有关规定,及时向社会公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