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能源行业报告——雪人股份,韩国现代,格罗夫纷纷氢能布局重庆

近年来,各省市都在加快布局氢能产业,如张家港,连云港,深圳等城市都创立了新能源汽车和氢能产业园区。为进入的厂商,引资带产。

这段时间,有三家企业纷纷选择在重庆建立产业园区,我认为可以总结一下。

首先,2018年底,重庆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要加快新能源汽车发展,大力发展燃料电池汽车,重点支持企业开发续航里程长、充电时间短、安全性能高的中高端新能源汽车产品。

特别是为了响应国家鼓励发展新能源汽车的国家战略,加快推进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化基地的建设,两江新区将打造千亿元级氢能源产业生态链,同时建设中国氢能汽车工程研究院,抢占氢能产业制高点。

3月20日,雪人股份公告称,公司与重庆两江新区管委会、重庆市经信委签署了《投资燃料电池发动机及其核心零部件制造项目合作协议》。项目拟总投资45.5亿元,将通过三期建设,最终达到年产10万套燃料电池发动机及电堆等核心部件的产能。同时在重庆市分期建设35座加氢站。

氢能源行业报告——雪人股份,韩国现代,格罗夫纷纷氢能布局重庆


4月13日,重庆市南岸区人民政府、重庆盼达汽车租赁有限公司、地大工业技术研究院签订三方战略合作协议,将在重庆率先开展氢能“共享汽车”项目,这将是国内首个氢能共享汽车项目,首批车辆预计今年底将在重庆和武汉两地投入运营。

氢能源行业报告——雪人股份,韩国现代,格罗夫纷纷氢能布局重庆


4月15日,力帆股份发布公告,全资子公司重庆力帆乘用车有限公司与武汉泰歌氢能汽车有限公司、重庆地大工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在重庆市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三方计划通过紧密的合作,提升氢燃料电池发动机研发实力、开发出性能优越的氢能源乘用车产品,首辆力帆氢动力样车最快将在年内亮相。

氢能源行业报告——雪人股份,韩国现代,格罗夫纷纷氢能布局重庆


4月20日,雪人股份发布公告,在重庆两江新区设立项目子公司重庆雪氢动力科技有限公司,以加快推进燃料电池发动机及其核心零部件制造项目的实施进度。

氢能源行业报告——雪人股份,韩国现代,格罗夫纷纷氢能布局重庆


3月20日,武汉格罗夫

正式在武汉光谷正式推出旗下首款氢能乘用车——格罗夫。新车定位大型豪华SUV,号称采用炭纤维材料,选择了由武汉泰歌氢能汽车有限公司提供的燃料电池系统,配备了金属板电堆,大幅削减了车身重量和燃料电池系统体积,整体续航里程可超1000km。4月16日,重庆市南岸区政府、重庆盼达汽车租赁有限公司、重庆地大工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三方宣布合作,将在重庆率先开展氢能“共享汽车”项目,根据合作协议,首批将有200辆格罗夫氢能乘用车投入分时租赁,进行示范运营。2020-2021年,计划将有1万辆格罗夫氢能乘用车在全国约30个一、二线城市推广应用。

4.19日,韩国现代汽车2000亿产业集群落户重庆 考虑将新能源产业汽车落户重庆

外地企业为何加快在重庆布局氢能源产业?业内人士称,重庆汽摩产业都在走新能源之路,这为重庆氢能源发展提供了产业基础。

目前各地都在加速加氢站、氢能源公交车等设施建设,重庆相对滞后的基础设施为外地企业提供了市场基础。此外全球94%的氢气来自天然气重整,重庆丰富的天然气、页岩气资源,将为氢能源产业提供资源基础。

据了解,在重庆,多家车企早已布局氢能源的商用研发。其中,长安持续开展氢燃料电池汽车研发已有10年之久。近年来长安新能源公司先后参与了3个国家级项目研究,目前正在研发增程式燃料电池SUV。此外,重庆宗申产业集团,上汽依维柯红岩商用车有限公司、力帆股份公司都透露,目前都已着手或准备氢能源汽车的研发。

氢能源行业报告——雪人股份,韩国现代,格罗夫纷纷氢能布局重庆

氢能源行业报告——雪人股份,韩国现代,格罗夫纷纷氢能布局重庆

氢能源行业报告——雪人股份,韩国现代,格罗夫纷纷氢能布局重庆

四川要建“氢都”

氢能是21世纪最具发展潜力的清洁能源,其应用的范围十分广泛,在工业领域可以作为原料,在交通领域可以用于清洁出行,此外还可以作为能源提供电力供应。中国工程院院士、钢铁研究总院院士干勇认为,国内氢能的热度来自于找到了氢能的使用通道——作为交通能源。全国氢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主任马林聪也表示,最近三年氢能的发展主要集中在氢燃料电池和氢燃料电池应用的汽车上。

目前我国已有近20座城市规划和布局发展氢能与燃料电池产业,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已初步形成氢能与燃料电池产业集群,并逐步辐射到了周边地区。

根据四川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王宁,四川在发展氢能及燃料电池产业方面具备资源和产业基础两方面优势。首先,四川是水利资源大省,天然气资源储量富足,约占全国天然气资源总量的19%,为天然气制氢提供了较强的能源保障;石油化工基础深厚,工业副产氢潜力丰富,多种渠道的氢源制备可满足成都氢能产业发展需求。其次,四川已经研制出全球领先的氢能燃料电池动力系统,氢能及燃料电池产业集群正在形成。

成都市将氢能产业作为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来加以培育和打造。2018年,成都大力推进氢能产业发展,已经形成了较好的产业基础和发展势头。郫都区是四川省氢能应用示范区,在全省乃至全国氢能产业发展实现了多个第一,全国第一座加氢加油于一体的综合加氢能站将于今年建成投运。据了解,郫都区将发展氢能产业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着力打造绿色氢都,并于此次大会上举行了绿色氢都建设启动仪式。

四川省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李越表示,目前四川的能源结构总体呈现富水、少煤、多气、贫油的特点,不均衡的能源结构严重影响了四川能源发展和经济发展,加入氢网、电网、气网构成三网合一的方式,是解决的主要方法之一。

“未来的能源网络主要是以三网合一形成的多产品、全方位、多形态的立体网状结构,实现多能互补、能源有效转换。其中氢能作为二次能源的载体,可以消纳富余电量,并可灵活转化为电能和部分替代天然气,是三网合一的能源网络的核心和枢纽。”李越认为,未来的能源网具有实现绿色低碳、实现多能互补、实现规模化储能,以及实现集中与分布式能源有效结合的特点。

氢能源行业报告——雪人股份,韩国现代,格罗夫纷纷氢能布局重庆

氢能已成为未来清洁能源的重要载体,有望成为世界的终极能源。干勇认为,我国市场潜力巨大,氢能源技术前景广阔,最有可能率先进入氢能时代。与会专家看好我国氢能长期的发展,但认为近期尚有较大不确定性,因为氢能市场是一个受政策驱动的市场,政策变化对市场发展影响较大。专家称,未来3-5年是氢能发展的关键时期。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规划总院高级工程师张震认为,氢能是未来可以规模发展,并且与油气公司业务合最为紧密的二次能源,是油气公司的下一个战略选择。油气公司可以利用现有的油气田作业区,发展可再生能源制氢;利用资源优势发展天然气、炼厂干气及石油焦制氢;在资源地开展煤制氢业务,为炼厂提供低成本的氢源。但油气公司发展氢能的劣势在于制氢输氢及加氢站运营建设经验的缺乏。

我国氢能的发展尚面临以下问题:产业尚不具备经济性;相关政策和配套设施有待完善;制氢运氢体系还不完善,加氢站审批办法有待完善;核心部件主要依赖进口,国产化率较低,尚不具备核心部件的批量化生产能力;燃料电池大规模产业化遭遇成本和寿命的挑战。

专家建议,加快完善顶层设计,制定国家层级的氢能源规划,明确目标,指导产业布局;引导地方根据地方的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因地制宜寻找氢能发展路径,差异化发展氢能产业;政府、企业、研究机构与客户联动,加快产品的国产化,不断提升核心技术水平,降低各环节成本,并扩大示范,在示范的过程中逐步进行迭代、优化;加大力度支持关键材料和核心部件的技术创新;将氢气从危化品中分离出来;建立人才培养机制,加快人才培养,推动我国氢能产业健康、持续、有序发展。

具体到四川省,建议尽快出台氢能发展战略规划,加快全省氢能产业发展整体规划和顶层设计步伐;成立政府引导基金主导的四川氢能产业发展基金,吸引广大社会资本积极参与,有效解决氢能产业发展的资金短缺问题;制定并完善氢能的市场定价机制,推动氢能产业对应的电价、气价等优惠政策快速落地。同时,明确四川氢能产业发展的目标和切入点,以示范为引领,以创新为驱动,以工业园区为依托,打造氢能产业集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