湧溪火青的來歷丨知茶

湧溪火青的來歷丨知茶

"湧溪火青"是安微涇縣所產的名茶,關於它的來歷,也自有說法。相傳明末時,涇縣湧溪有位叫劉金的秀才,外號"羅漢先生"。

一年春天,劉金在湧溪彎頭山閒逛,忽然發現一株十分奇特的茶樹,樹上的茶葉半蓬手白色,半蓬黃色,黃白相間,隨風搖曳。

湧溪火青的來歷丨知茶

劉秀才十分吃驚,隨即將這棵"金銀茶"的細嫩茶葉採摘回家。一時間劉秀才找不到炒制工具,就放入飯鍋裡用猛火炒揉,製成一種茶葉,形如珍珠,狀如雪球,色澤墨綠,白毫顯露,墜盤有聲。無論杯中水冷水熱,一投入茶盅,茶葉立即沉底,無一絲一片漂浮。

由於加工時用猛火炒制,劉秀才稱之為"火青",又因為沉底迅速,人們又稱之為"冷水沉"。

"劉秀才狼子野心制火青的事很快傳開,不久,有半官員親自品嚐,上秦朝廷,很快列為貢茶,馳名全國。有清一代,湧溪火青得到長足發展,它的全盛時期是在咸豐年間,年產達百餘擔,暢銷於國內許多城市。民國以後,漸趨衰微,以至於在茶葉市場幾乎銷聲匿跡。

湧溪火青的來歷丨知茶

後來在一九五五年恢復了生產,一九七七年拿到廣交會,獲得好評。

"湧溪火青現產於涇縣黃田鄉,全鄉有12個坑,坑坑有茶。可貴的是,火青茶與蘭花音間種,春暖花開之時,茶葉、蘭花竟相吐豔,茶香花芬,令人陶醉,用這種品質超群的鮮葉製成火青,具有蘭花香的獨特風韻。

湧溪火青的來歷丨知茶

"火青的採製要求也是十分嚴格的,採摘標準為一時二芽,雖在名茶不算十分細嫩,但附有其它不少要求,芽葉要肥壯挺直,並齊靠攏,顯出鋒尖。

第一時微開抱芽,猶如半張的蚌殼;第二時向背翻卷,猶如筍殼。炒制分 葉、殺青、揉捻、二鍋、老鍋、篩分、貯放七道工序,從殺青到老鍋製成茶,共需二十到二十二個小時。

湧溪火青的來歷丨知茶

"當天所採鮮葉,連夜必須加工完畢,故而茶質非凡優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