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菲四月赏牡丹 文



春来谁作韶华主,总领群芳是牡丹。

清明假日,日丽风和。慕名而来的赏花人蜂拥洛城。古都洛阳以5000年的灿烂历史吸引着四方宾朋。王城公园、国花园、牡丹公园等地的牡丹花开正艳。

芳菲四月赏牡丹 文/王雪莹

王城公园内,各色牡丹竞相绽放。远远望去,花海澎湃,花浪翻涌,富丽堂皇。姚黄、豆绿、魏紫、赵粉、洛阳红、黑牡丹、白雪塔等品种争奇斗艳,姹紫嫣红:灼灼如火的洛阳红,热情奔放,魅力四射;露珠粉,柔美骄艳,妩媚动人;黑牡丹,标新领异,张扬威武;白牡丹,冰清玉洁,玲珑剔透;黄花魁,灿烂绚丽,富贵无比;珍稀品种绿牡丹,碧绿如玉,晶莹欲滴,日晒后,绿中透黄,光彩夺目。最喜爱的二乔花,别名洛阳锦,同枝开紫色和粉色两色花,同朵也可开相嵌紫粉两色。粉紫相映,妖娆万分。有吟咏牡丹二乔的诗句:曾叹江南锁二乔,未知国色拥双骄。东风难借天香借,独占无招胜有招。

芳菲四月赏牡丹 文/王雪莹

俯视一朵朵牡丹,雍容华贵,仪态万方,占尽人间春色,华中之王,不怒自威。习习春风中,一缕缕幽香扑面而来,令人神清气爽:红艳袅烟疑欲语,素华映月只闻香。牡丹“聚天地之灵气,日月之秀色,万卉之姿韵”,却虚怀谦让,不与桃李争艳,不与百花争春。单在暮春四月绽放,宽阔的胸怀与高雅的品格令人肃然起敬。

“今岁东风巧裁剪,含情只待使君来。”来自五湖四海的赏花人,个个兴高采烈,春风满面:姑娘们头戴牡丹花环,手举牡丹花枝,在花圃前竞相拍照,牡丹花映衬着青春美丽的面庞,姑娘如牡丹,牡丹似姑娘;男女老少,摩肩接踵,顾盼流恋,啧啧称赞,被牡丹的娇媚柔丽、典雅端庄而倾倒。“花开花落二十日,一城之人皆若狂。”

芳菲四月赏牡丹 文/王雪莹

身着汉服的导游姑娘,衣袂飘飘,娉婷袅娜,一路讲解着缓缓走来,引得游人纷纷驻足,争相观望“秦罗敷”。牡丹花会,洛阳人盛装迎宾,以花为媒,经济搭台,文化唱戏,热情迎接四方朋友。

牡丹仙子,翩然立于花丛之中,明艳动人,玉洁冰清。“明朝游上苑,火速报春知。花须连夜发,莫待晓风吹”。武则天霸气的诏令百花只有低眉顺从。唯有牡丹仙子,一身傲骨,不惧武皇威严,不肯让牡丹背时令而盛开。被烈焰焚身的牡丹,被贬到洛阳邙山之后,扎根沃土,来年春天,株株怒放,千姿百态。此牡丹在武则天的烈火中骨焦心刚,矢志不渝,后来名为“洛阳红”。

芳菲四月赏牡丹 文/王雪莹

洛阳地脉花最宜,牡丹尤为天下奇。洛阳,位于洛水之北,故名洛阳。自古便有“八关都邑,八面环山,五水绕洛城”的说法,因此得“河山拱戴,形胜甲于天下”之名,“天下之中,十省通衢”之称。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肥沃的土地,丰润的河水,冷热适宜的温带气候,最是牡丹生长的家园。

夕阳西下,王城公园笼罩在晚霞的余晖中:古香古色的亭台楼阁金碧辉煌、美轮美奂,尽显王者之气;牡丹花朵更加光彩夺目,熠熠生辉,不愧花中之王。

芳菲四月赏牡丹 文/王雪莹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洛阳,因牡丹而名扬天下;牡丹,以十三朝古都的浓郁芬芳冠压群芳。“竞夸天下无双艳,独占人间第一香”。

王雪莹,又名王耐景,山岗上的一棵小草,春风沐浴,阳光照耀,平凡而快乐;看庭前花开花落,望天上云卷云舒,恬静而怡然。最喜爱伟大领袖毛主席的两句诗: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


芳菲四月赏牡丹 文/王雪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