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美丽乡村,交通安全不应成“短板”

建设美丽乡村,交通安全不应成“短板”

去年11月28日,海曙区在葑水港村举办了文明出行示范村建设现场会,村里的交通文明创意墙令人眼前一亮。(王晓峰 摄)

记 者 王晓峰

通讯员 周 瑾 高志诚 应伟健

2011年9月7日,宁波第100万辆汽车上牌,成为国内第9个“百万汽车城”。截至今年2月底,我市汽车保有量已达到258万辆,汽车驾驶人326万名。随着城乡差距的缩小,汽车这种曾经的奢侈品,也在广大农村地区得到普及。

汽车成为“标配”进入村民家中,是生活富足的体现,但随之而来的“副作用”也令人头疼。由于农村地域广阔、交通设施不完善、村民交通安全意识淡薄等原因,导致农村道路交通安全问题日益凸显,交通事故频频发生。

进一步加强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预防和减少农村道路交通事故,不仅是当前公安交警部门面临的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同样也是美丽乡村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车辆落水事故频发

农村成平安出行“洼地”

4月20日中午12时许,奉化溪口镇畸山大桥附近一临时便桥上传来阵阵呼救声,一辆出租车在上坡时不慎溜车,以底朝天的姿势翻落在剡溪中。事发后,出租车驾驶员和后排乘客第一时间逃了出来,但副驾驶室里的乘客被困在里面。溪水不断上涨,乘客危在旦夕。所幸救援给力,最终这名乘客得以死里逃生……

今年春节之后,连绵的阴雨天气给交通出行带来了极大的不便,交通事故因此猛增。

3月18日,镇海交警澥浦中队接到群众报警,称有一辆小轿车冲进了湾塘村一处村道旁边的河里。万幸的是,驾驶员及时从车里爬了出来。事后调查,此处村道狭窄,只能容纳一辆汽车通过。事发前驾驶员的手机掉车内了,他弯腰去捡,再抬头时发现方向跑偏了,一紧张又把油门当成了刹车,小轿车刹那间“飞”进了河里。

这样的事故在农村道路上时常发生,关键词通常是“阴雨天气”“狭窄的道路”“靠河”“没有防护设施”。比如,2月25日发生在镇海九龙湖中心村的那起悲剧,也是轿车冲入了河里。当时,消防接警前去救援,一到现场就知道情况不妙——车辆是四脚朝天“摔”在了河里,驾驶员未能逃出来。由于事发地没有监控,事故原因不明。但不可否认的是,这又是一起带有“靠河”“没有防护设施”等几个关键词的事故。

记者从交警部门获悉,2018年,我市道路交通事故数量、死亡人数、受伤人数以及直接财产损失这四项指数全面下降,同比分别下降3.95%、5.29%、9.56%、13.01%。

根据道路分布情况分析:国省道交通事故有所下降,数量与死亡人数同比分别下降5.01%、16.56%;城市道路交通事故有所上升,数量同比上升2.44%,死亡人数同比下降5.5%;农村县乡道路死亡事故虽略有下降,但死亡人数仍占全市道路死亡人数的41.44%,其中无隔离设施道路交通事故依然高发,事故死亡人数占农村道路死亡人数的51.96%……

根据时间分布情况分析:6时-8时和17时-19时这两个时段事故相对高发,死亡人数占比为32.41%。死亡事故排名前三的时段分别为18时-19时、6时-7时、7时-8时。其中,6时-7时、17时-18时是城市道路死亡事故高发时段,死亡人数同比分别上升20.83%、58.82%;18时-19时是农村道路死亡事故高发时段,死亡人数同比上升57.14%。

人、车、路各有“短板”

村民交通安全意识待提升

农村道路交通安全问题主要体现在人、车、路这三个要素上,三者各有“短板”。

首先说“人”的问题,它有两方面的意思:一方面是交管力量不足,难以覆盖基层;另一方面,农村群众特别是上了年纪的村民,交通安全意识淡薄,且获得相关培训的途径缺乏。

2017年,我市公安机关开启“千警下基层,万警大巡访”专项行动。市公安局工作专班驻点海曙区古林镇,解决各类民生问题,其中交通问题是重中之重。古林镇是典型的城乡接合部,本地人口5.9万人。这里民营经济发达,外来务工人员众多,去年登记在册的就有12万人。但这么大一个镇,在此之前居然没有交警中队,只有几名附属于栎社交警中队的辅警负责交通管理工作。

类似的情况在广大农村区域普遍存在。因为警力缺乏,管不过来,农村道路的交通管理往往紧一阵、松一阵,没有形成系统性、长效性的管理机制。

说到村民的交通安全意识,也是问题多多。在农村,电动自行车几乎每家每户必备,却呈现出“三高一低”的困境——事故发生率、违法率、超标率高,上牌率低。甚至我市明令禁止上路行驶的电动三轮车,在农村也非常普遍。而驾驶者对相关法律法规一知半解,甚至毫不知晓。因为交通安全意识淡薄,无证驾驶、酒后驾驶、超员超速,驾驶无牌车、报废车、改装车以及驾驶摩托车不戴安全头盔等违法行为在农村地区屡见不鲜。

再说“车”的问题。农村地区二轮、三轮电动自行车众多,想要管起来却困难重重。交警部门的数据显示,去年涉及二轮、三轮电动自行车的交通事故虽略有下降,但绝对数仍然较大。全市发生涉及二轮、三轮电动自行车的交通事故数量和死亡人数,分别占总数的56.5%和49.31%。

除了电动自行车外,近年来农村机动车保有量迅速增加,但有些机动车安全技术状况差,存在着不小的安全隐患。比如,有些车辆“年纪”不小了,村民嫌麻烦就不去年检了,更别提维护和上保险了,理由就是“只在农村地区代步,不进城”。甚至车辆已经到了报废年限,照样有人开着上路。

存在“短板”的,还有路。农村区域广,道路里程长,通行条件相对较差,不少还是行人、非机动车、机动车混行道路,客观上导致各类交通违法行为频发,最典型的就是电动自行车逆行、并排行驶等问题。

同时,农村道路多陡坡、急弯、傍水临崖路段,且缺乏广角镜、减速带、警示柱等安全防护设施和警示标志。尤其是较为偏远的地区,临水临崖道路多,大部分路段又未建设安全防护栏、防撞墩等防护设施,安全隐患突出。前段时间我市频发的车辆冲入河中的交通事故,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此。

交通由“乱”到“治”

葑水港村旧貌换新颜

进一步加强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预防和减少农村道路交通事故发生,不仅是当前公安交警部门面临的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同样也是美丽乡村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只有当地政府充分重视,并且发挥主导作用,协调相关职能部门,问题才能逐步得到解决。这方面,海曙交警走在全市前列,借着建设美丽乡村的“东风”,去年就在古林镇葑水港村进行了试点工作。

葑水港村区域面积1.8平方公里,现有常住人口1670人,外来人口5500人,企业100家。其南面紧挨宁波栎社国际机场,杭甬、甬金高速公路傍村而过,鄞县大道与段梅公路在村中心交会,交通出行条件便利,但也意味着过境车流量大。

生活条件好了,自然要追求生活品质的提升,但葑水港村曾存在的交通乱象让当地村民高兴不起来——村里有私家车890辆,大小货车15辆,电动自行车3200辆,因为周边没有公共停车场存在,导致段梅公路上违停现象严重;区域内有机动车检测站以及二手车市场存在,车辆乱停乱放以及堵塞通道的情况时有发生;村里的各类交通设施,已到了亟待更新的地步。前几年,小村区域内的段梅公路、晨光路以及段梅公路与鄞县大道路口是交通事故的高发区域,人员伤亡惨重。

后来,海曙交警在取得当地政府以及其他部门的支持后,专门在这个村里设置了驻村办公室,帮助并指导小村进行交通“自治”。小村自己则成立了村文明交通安全组织机构,投入大量资金,完善交通硬件设施,全力解决各种交通违法乱象。

警民之间合作不断,建立了“三队”:文明交通宣讲队,共13人,对各企业员工和村民进行交通安全宣传;文明交通劝导队,共14人,对不文明交通行为进行劝导并张贴温馨提示告知单,拒不接受的会有相应处罚;交通安全信息网格队,由村委会、海曙交警聘请处在农村道路各“要冲”的商家和村民组成,共6人,负责对村里路况进行实时跟踪汇报。

此外,“错时停车”也在这里发扬光大:段梅公路上的葑盛昉小区停车位充足,经过村里协调,白天1小时内停车免费,7时至16时30分只要2元,过夜则收10元。与此同时,村主干道上还安装了6套抓拍系统,用于整治违停现象。

一套“组合拳”打下来,这里的交通由“乱”到“治”,小村已换了新颜。前年4月至10月,村里发生一般交通事故69起,去年就下降到46起,无重大交通事故、死亡事故以及酒驾发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