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虎電影,對商業與藝術的探索

管虎電影,對商業與藝術的探索

較之於管虎前幾年的電影,2013 年四月上映的《廚子戲子痞子》(以下簡稱《廚戲痞》)是一部真正意義上的完全商業電影。整部電影的拍攝製作流程完全符合市場商業電影的運行法則:其一,電影啟用全明星豪華陣容,國內一線演員黃渤,張涵予,劉燁領銜主演,同時,這三位國內炙手可熱的男星都曾獲得臺灣金馬影帝桂冠,明星效應決定了影片的市場預期票房;

管虎電影,對商業與藝術的探索

其二,電影名稱選擇:影片的初始片名是《虎烈拉》,給一般受眾的直觀感受很抽象脫離現實生活經驗,所以最後的片名導演將其改為《廚子戲子痞子》。從最終片名看,從抽象概念化的事物過渡到具體富有形象感的人物,這樣使大眾更容易接受,並且進行慣性思維模式的想象。

管虎電影,對商業與藝術的探索

如同張藝謀的電影《滿城盡帶黃金甲》,影片的初始片名是《重陽》,製片人之一的中國電影集團的董事長韓三平敏銳的意識到一個溫暾的片名本身不具備市場競爭力和票房號召力,所以果斷的將片名從《重陽》改為《菊花傷》,後最終定奪為《滿城盡帶黃金甲》。

管虎電影,對商業與藝術的探索

可見片名的選擇作為電影市場營銷的一部分,也與商業電影的利益獲取息息相關。其三,影片的上映當期選擇:《廚戲痞》避開賀歲片扎堆的春節市場,選擇在以往票房冷清的春節後三四月間,瞄準西方愚人節的時間段,配合電影荒誕無厘頭的喜劇因素,掀起了一股“愚樂風潮”。天時地利人和的共同打造下,管虎的第一部完全商業電影以接近 2.7 億的票房讓管虎榮升為內地電影“億元俱樂部”的一員。

管虎電影,對商業與藝術的探索

在經歷過拍電視劇的蟄伏期和藝術電影的才華噴湧期,管虎順理成章的進入了商業電影的探索期。在如何兼顧藝術和票房這個問題上尋找出路。《廚戲痞》上映後,形成兩路意見不同的聲音,一方認為導演故事構思巧妙,富有新意,想法大膽,將一個傳統的抗日題材拍攝的風生水起。而另一方面,對炫技的指責,和對劇本嚴謹性的詬病也隨之而來,高票房必然與影片的藝術性背道而馳。

管虎電影,對商業與藝術的探索

面對種種質疑,管虎給出了自己的答案:“摸索大眾口味,源於一點英雄主義的重金屬小幻想,也想體驗一下普通觀影者的遊戲感樂趣,如此而已!自知手生,定會顧此失彼,所以感謝仍在鼓勵我的人,更感謝詬病和批評的人,知與我有益,與創作有益,人在犯錯誤的路上才能不停學習,問題多多,路還要走,以後的日子不敢懈怠”。

管虎電影,對商業與藝術的探索

​可以說,管虎的新作《廚戲痞》從一開始就是按照商業電影的製作流程去實現的,不同於之前的《殺生》和《鬥牛》,導演還可以有自己風格的無盡發揮,面對小眾人群,導演沒有票房的壓力,便儘可能的將電影當做自我情懷的抒寫。

管虎電影,對商業與藝術的探索

而這部完全商業電影《廚戲痞》,在面對投資商和票房的雙重壓力,個人風格就要被縮小放置在大眾娛樂口味的身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