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年后再对比《功夫》和《天下无贼》,早已是冰火两重天

2004年的贺岁档,冯小刚执导的《天下无贼》遇上了周星驰自导自演的《功夫》

。两部影片的上映时间只差了十几天,无论是在当年,还是上映之后的十几年里,说到《功夫》的时候,都逃不开这两部电影当年的影院擂台。最终的票房结果,周星驰的《功夫》以几千万的票房优势,明显获胜。

15年后再对比《功夫》和《天下无贼》,早已是冰火两重天

而如今15年过去了,这两部影片无论是知名度上,还是受观众的认可度上,《功夫》都已经遥遥领先于《天下无贼》。这边《功夫》作为周星驰后期的经典之作,有渐渐被推上巅峰的趋势,那边《天下无贼》却门可罗雀,如果不是提到《功夫》,好像马上就会无人问津的感觉。形成这样的冰火两重天的局势,不得不说时光是电影作品最好的试金石。

15年后再对比《功夫》和《天下无贼》,早已是冰火两重天

冯小刚导演的《天下无贼》,虽然他自称该片是他的转型之作,和他之前的贺岁片有很大的区别,但是细心的观众会发现,他制作电影的架构还是之前冯氏喜剧后期的套路。原班底外带港台明星,有负责流量的,也有实际的演技派。但是这部作品最失败的点,就是后来因为这部电影走红的王宝强。其实王宝强做为演员而言,他很好地完成了导演的意图。

15年后再对比《功夫》和《天下无贼》,早已是冰火两重天

但是这个“傻根”实在是太傻太天真了,而在他的傻和天真背后,是整部电影对社会底层人士知情权的严重歧视。试问刘德华饰演的“贼公”豁出性命,就为了剥夺一个人对社会现实了解的基本权利,这种价值观在当时可能赚取了很多观众的眼泪,但是随着岁月磨砺,社会渐渐的成熟。这种价值逻辑,真让人是一头雾水!而整部电影,却以此为叙事核心,拍了一群贼斗智斗勇的故事,却取名为《天下无贼》。

这种内容和形式的严重反差,是整部电影架构的失败。

15年后再对比《功夫》和《天下无贼》,早已是冰火两重天

而回过头我们再反观冯小刚参演的,周星驰导演的,刘镇伟监制的《功夫》。虽然在当时也被扣上了很多帽子,但是经过15年的时间,这部周星驰后期的代表作,却越来越得到观众们的认可。这其中的核心点,便是同样的底层小人物,周星驰却将他们处理的有血有肉,有理想有担当,有情怀有抱负。

15年后再对比《功夫》和《天下无贼》,早已是冰火两重天

《功夫》和《天下无贼》的故事很相似,都是底层人物和黑恶势力搏斗的故事。但是在《天下无贼》中,底层人物的代表“傻根”,却连旁观者的资格都没有,他只是正义和邪恶,对和错的筹码,而他自己却还不得而知。而《功夫》将这种关系处理的却恰到好处,在猪笼城寨中,周星驰在里面安插了各式各样的底层人物。他们在面对阿星这个伪斧头帮时发生了很多啼笑皆非的故事,而他们和包租公包租婆也保持着微妙恰当的关系。

15年后再对比《功夫》和《天下无贼》,早已是冰火两重天

他们在自己的生活中自成体系,有各种各样的潜规则,在危险来临的时候周星驰并没有让他们置身事外。这也极符合社会的常理。因为于生活而言,人们并不会因为自己的弱势,而得到特殊的照顾。人们也不会因为自己的弱势,而丧失直面生活,争取希望的权利。而周星驰在影片中饰演的阿星这个角色却更具经典的意义,在于阿星徘徊在黑恶势力和底层人士之间。

15年后再对比《功夫》和《天下无贼》,早已是冰火两重天

阿星开始冒充斧头帮去猪笼城寨收取保护费,他一心想成为斧头帮的一员扬名立万。而其实阿星的内心深处从小都怀着一个武侠梦,功夫梦。因为买了乞丐的一本《如来神掌》,自以为练成神功,而去救黄圣依饰演的哑巴女却惨遭羞辱。影片中省略了阿星的成长过程,但是观众从几个场景,可以设想到阿星成长过程中经历的生活挫折。而这些挫折造就了阿星最后复杂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15年后再对比《功夫》和《天下无贼》,早已是冰火两重天

这就是周星驰小人物的高明之处,他把阿星这个人物塑造的有血有肉有灵魂。这比冯小刚将”傻根“弄得很傻很天真何止是高明,简直就是高明。所以在引起观众共鸣方面,周星驰的阿星,和王宝强的傻根相比就是天壤之别。周星驰是带着观众在电影的剧情中走,而王宝强则是硬生生的塞给了观众一个傻根“天下无贼”的美好想法。

15年后再对比《功夫》和《天下无贼》,早已是冰火两重天

当然周星驰《功夫》的成功,也离不开强大的香港电影背景。在《功夫》这部影片中,观众可以看到全盛时期香港电影的很多影子。这其中有本片监制刘镇伟导演的《东成西就》中的香肠嘴和蛤蟆功,有邵氏80年代经典武侠片《如来神掌》中的如来神掌,火云邪神的名字也是来自《如来神掌》这部作品,周星驰在影片中的着装和打斗风格,很大程度上借鉴了李小龙的作品。另外还有神雕侠侣,狮吼功,洪家铁线拳,十二路谭腿等香港文化梗。

15年后再对比《功夫》和《天下无贼》,早已是冰火两重天

所以《功夫》的成功,以及要名垂影史的迹象,除了周星驰本身的天赋外,还有就是周星驰立足在百年香港影坛这个大平台之上。而冯小刚的《天下无贼》作为他本人的转型之作,也起到了相应的作用。当年之所以硬和《功夫》打擂台,其实也是一种营销策略,从一定程度上,属于宣传碰瓷的行为。

15年后再对比《功夫》和《天下无贼》,早已是冰火两重天

所以无论是当年,还是在多年以后,这两部作品在形式和内容上都不在一个水准线上。《功夫》是周星驰领衔的香港电影人进军内地市场的,一部打冲锋的作品,这部作品无论是在特效还是剧本上,还是演员的选择上都下足了“功夫”。而《天下无贼》则是基于内地广阔市场,为了充实内地电影的类型片,该片充满了噱头,用以赚取票房的电影,它本身很难定位成是什么类型。

​时光之于电影是最好的试金石,15年的时间对于2个小时不到的电影而言,已经足够长了。《功夫》在经历了15年的时光后,越来越得到观众的喜爱,这其中有周星驰迷对最好的周星驰的呼唤,更重于的还是这部作品,表现出了能够历经时代检验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这种价值观和人生观,不仅仅可以抵住15年时光的检验,相信在更多的时间之后人们依然会记得《功夫》,记得周星驰主演的最后一部伟大的作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