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初年,山东人为什么要闯关东?关东当时是什么情况?

你好223161303




迁徙之旅

闯关东是中国近现代史上最伟大的一次人口迁徙,自晚清开始,大批河北、山西、山东的移民背井离乡,来到了东北广袤的黑土地,披荆斩棘,开发蛮荒。既发展了东北的经济,也保护了边疆的领土安全。仅就吉林城周边而言,河北移民多从事商业,山西移民多从事金融业,而占比最大的山东移民则大多从事农业等强体力劳动。但无论从事何业,都有一定不容忽视的客观因素,即提问中提到的关东当时的情况。



放木排


一、关东弛禁。在清初暂短的鼓励移民迁入后,自康熙八年起,为保护东北所谓龙兴之地的资源独享,清政府取消了招垦令,康熙九年开始修建著名的柳条边墙,康熙二十年柳边修筑完成,东北开始了长达数百年的封禁历史。乾隆四十年特旨“永远禁止流民,勿许入境”。嘉庆、道光年间甚至多次组织清查流民,甚至发生大规模放火烧庄和武力镇压的情况。但东北大面积待垦沃土对关内无地、少地的农民来说,仍具有巨大的吸引力,冲破清政府封禁,闯关东的传统一直没有被彻底消灭。

咸同以后,沙俄大规模染指东北边疆,致使中国大面积丧失国土。为避免东北被沙俄完全鲸吞,自光绪初年开始,东北开始弛禁招垦,长期实行的封禁政策被彻底废除。关内移民于是大量涌入,其中饱受自然灾害的山东移民更是形成了沿袭至民国的闯关东传统。



拉大锯


二、近代东北经济的发展需要。鸦片战争以后,中国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发展民族经济成为有识之士的共识。在东北的吉林,最先兴建了吉林机械局、宝华电灯厂(发电厂)等民族工业,此外,吉林丰富的林业、矿产资源也开始了大规模开发,铁路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也如火如荼地展开。经济的发展需要大量劳动力,而闯关东的移民掐好可以解决东北发展经济的劳动力不足这一实际状况。特别是由于一战导致帝国主义国家无暇东顾,这一时期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速度加快,东北吉林的煤炭、有色金属、烧窑、酿酒、纺织、火磨、木材、榨油、制鞋等等新兴行业中都有大批山东移民的身影。



采矿选矿


三、山东人的乡帮认同极强。“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中国人的同乡意识非常强,而初到东北的山东移民,多从事农业、手工业、采集业等初级劳作,在艰苦的劳动环境中需要同伴默契地配合,而没有口音、饮食习惯差异的老乡则是最佳选择。所以很多先到东北的移民,一旦发现了就业、创业机会,会首现想到同乡人做帮手。于是就出现了先到者回乡招募同乡的情况,很多后来者到东北后也想方设法找老乡帮自己度过起步时的难关。以吉林为例,无论是过去采参伐木,还是后来的运输、搬运,所形成的“行帮”,多由某个山东移民组织一群自己的老乡组成。其中最有名的是解放前河南街最大的和兴隆百货,从经理到服务员,清一色是山东黄县人。



火车站“脚行”搬运


清末民初,日本和俄国都加紧对东北的殖民入侵,两个帝国主义强盗甚至因利益在中国东北大打出手。而此时,东北的人口数量并不多,有人说此时闯关东迁入东北的人口超过1800万人,而十之八九是山东籍移民。回望那个苦难、艰辛而不失伟大的移民历程,若非闯关东的先辈实边,后果真的不堪想象。

二战后日本满史会编撰了一部著名的书籍《满州开发四十年史》,在书中,日本编者不无感地写道:反之,中国人向满州(日本人称呼东北)移民……成为世界史上无以伦比的民族大迁徙,与日本形成了鲜明对比。日本移民如此失败……原因之一就是由于中国农民的生活水平低,无法同他们竞争……

写到此处,本人无限感慨。因我母亲就是闯关东的山东移民后代(母亲祖上居山东登州府莱阳县于家庄),几代前挑筐到达吉林市,为生活辛苦奔忙,最终定居斯土……


吉林乌拉永昌源


我是山东烟台人,我给你说一下胶东人为啥闯关东吧。

胶东人闯关东一般有两条路,一条是海路,从烟台可以直接到大连;一条则是走陆路,沿着渤海湾转一圈,到达东北。

走海路的一般到达辽宁就停了,走陆路的还会走的更往北。如今的大连、营口一带的方言跟胶东一带的方言很像。走海路有危险,而且需要船票,对很多胶东人来说,都选择了一路做点手艺活,半干活,半走路的到了关东。别问我为什么知道的,因为我的祖先就这么走过。

至于为什么闯关东,就一个字:穷。胶东半岛是典型的丘陵地带,粮食产量低。另外,在那个时候中国的海上贸易不发达,无法以海谋生。在这种情况下,整个胶东半岛就是穷,就是吃不饱。为了生计,为了活路就只能去外闯荡。

河南、山西遭灾了,后走西口。我们山东人就是闯关东,因为东北是黑土地,人少地多,去了之后,即使没有大富大贵,但最起码不至于饿死。这都是被逼出来的,安土重迁的中国人,如果不是迫于生计,是不会轻易离开自己的故乡。

除了以上实际的问题以外,还与一个神话故事有关。传说黑龙江的龙,出自山东。这条龙专门保佑山东人,这或许也是一个重要的理由吧。

闯关东是艰辛的,很多人一去不复返。

不过,现在有些变化,现在很多之前闯关东的胶东人开始回流了。这也是时代背景下的变革吧。


东东历史


我是辽宁营口人,今年57岁,老家山东省登州府莱阳县,顺治八年,我老祖宗在营口当兵,是个小官,感觉营口很不错,就把家属接来了。当时登州府管到营口,加上山东,河北,河南生活很艰难,很多人吃了上顿没下顿。我身边的朋友,邻居祖上大部分都是来自于胶东半岛,很少有鲁西南和河北河南人。记得我小时候(1969至1979住农村),每当碰到山东讨饭的,我爸爸不但要给吃的,还邀请上桌一起吃饭,虽然那时候吃的很简单,爸爸总是说:这是老家的人,虽然他们有时也会去偷窃,我们也不怪罪。回头再看看青岛人?不但排挤东北人,吃了事还嫁祸东北人,说他们是白眼狼一点都不过份。


手机用户66006650140


当年山东人闯关东。是因为当时山东督军是张宗昌。张无恶不作。收刮民脂民膏。当时的人头税就是张提出来的。东北当时是在张作霖统治下。百姓生活很好。据说当时一毛钱能吃一碗饺子。所以。大多数山东人都奔东北来。


熊大湧


关东能让内地活不下去的贫苦农民活下去,绝大部分闯关东的人其实目的都是为了活下去,而东北作为世界三大黑土带之一是中国土地最肥沃、资源丰富的地区之一。由于寒冷的气候和清朝统治的封锁,这片丰富肥沃的土地上人口十分稀少。再加上与华北地区临近,关东地区自然成为山东等华北百姓的最好迁徒之地


小有历史


东北的资源禀赋能够解决山东人的基本生存矛盾


前锋读史


东北地广人稀倭瓜土豆可以吃饱饭


君子兰168411877


闯关东!当时东北地大物博,但人口极其稀少!部分欧洲人和苏联人在东北居住!

除了闯关东还有逃战荒的,逃战乱的和逃饥荒的全国各省各地的人!所以说东北尤其是黑龙江省是全国各地的人聚集成的河北和山东比例多些!


微服私访1982


建议去看电视剧《闯关东》,说的挺清楚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