裁员众生相:有人失落,有人欢喜

裁员众生相:有人失落,有人欢喜

公司终于裁员了!

这是意料之中的结果,没有任何的惊讶,没有任何的躁动,没有任何的失落,如往常一样照常上班,照样工作。反倒是空气中弥漫着一种轻松惬意的味道——公司终于做出决策了。

自去年经济下行,公司业绩不佳,没有项目可做的情况下,整个团队都处于松散状态,完全没有一丝的精气神,甚至有好几个月工资都拖欠发放,再加上公司的债务官司,更加导致人心涣散,无心上班。

对于目前的现状,公司没有做出任何的表态,对于公司未来的发展也闭口不谈,是继续坚持,还是放弃,谁也不知道,在观望中慢慢对公司失去信心,另谋出路。

就这样在无人监管的环境下,公司坚持到了现在,或许是觉得该走的都走了,不该走的也走了,留下的都是没人要的(有好机会还不走?),公司终于出手,开始裁员,对公司的人员组织结构进行调整。

所以,当裁员消息出来的时候,大家并没有感到太多的惊讶,毕竟公司的情况,大家看在眼里,没项目的情况下,为什么还要维持这么大的团队,为什么现在才开始裁员?反而大家关心的问题是谁这么好远被裁了!

谁被裁谁也不知道,但是大家都期望自己被裁——因为迟早是要走的,有点赔偿金拿最好不过。

不过,对于哪些那些真正被裁的人,这也许是个灾难。毕竟留下的是真的找不到机会的人,在行情不好的情况下,下一个落脚点在那心里一点谱都没有,能在这里轻松上班拿着工资岂不美哉?但社会永远是残酷的,当你创造的价值低于公司期望的价值时,或者你不能创造价值时,第一个牺牲的就是你,但是社会也有人性化的一面,用赔偿金来安抚你受伤的心灵。

而留下来的人却比较失落,还要在公司备受煎熬,比如我。能被公司留下来的自然是公司的中坚力量,不走有不得已的理由,能被裁自然是欣喜,毕竟呆在这里没事做,人又得不到提升,还要冒着领不到工资的风险,能走最好不过。

无论是被裁,还是留下,都给我们带来了思考。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自公司去年出现危机,我就敏感的意识到,如果我被别人替代了怎么办?

如果行业经济不景气怎么办?

如果我失去了这份工作怎么办?

这种思维,迫使我每天都有忧虑感,恐惧感,我害怕突然某一天,我真的一无所有。

或许你觉得这是杞人忧天,自找苦吃。但事实上,危机一直都在,每天都在上演,只是大多数人躲在防空洞里,根本看不见。

忧虑也有个好处,就是可以对自己的未来有个清晰的规划,自己知道要把握当下,把工作做好,提升自己的技能,让家庭和睦;要经营未来,要乐观面对未知一切,降低风险发生的概率,或许即使发生了,也能从容应对。

温水煮青蛙

我们虽然被留下,却也不得不思考另外一个问题:我们到底该做出如何选择,是继续留下,还是出去找工作?

留下,让我们惶恐,我们害怕变成一只青蛙,陶醉于这舒适区,幻想着岁月静好,当下次危机再次来临时,我们却无力挣扎,任人宰割,被迫的接受自己埋下的苦果。

离开,让我们焦虑,不知道自己的下一个饭碗在那?而不知道自己是否被这个社会淘汰,害怕外面新的环境,新的挑战,新的未知数。

个人命运

任何一家公司都不可能一直保持高速增长,而人员的优胜劣汰本就是常态。中国每天有一万家新创业公司诞生,其中 90% 会在 18 个月内关闭。因此,任何公司裁员你都不必意外,“断臂求生”不过是企业回归常态。

身处在风云莫测的环境当中,我们每个人绝不可能把安全感寄托于企业,因为这个世界上已再无“铁饭碗”,我们只能寄希望于自我价值的提升,让自己成为那个无可替代的人。

倾巢之下,焉有完卵,如今大环境下,个人的努力与公司的命运捆绑在一起,无论自己将来做出如何选择,希望公司能够早日走出困境,走上正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