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可以没钱没文化,但一定不能缺少教养

有人说:教养是有教养的人的第二个太阳。

教养对一个人的重要性就像太阳一样,不仅会温暖自己,也会温暖别人。

人可以没钱没文化,但一定不能缺少教养

陈道明讲过这样一句话:教养和文化是两回事,有的人很有文化,但是很没教养,有的人没有什么太高的学历和学识,但仍然很有教养,很有分寸。

教养,是带有某种天生的素质和一点一滴的积累。

人生在世,做人,可以没才,可以没钱,但不可以没有教养。

你可以没钱,但不能缺少这三个教养,就像可以没钱,但不能没品!

或许,金钱可以买很多东西,但买不了教养。

教育是一种道德,也是一种幸福。

有教养的人,懂得尊重别人。

有教养的人,不给别人添堵。

有教养的人,有一身的正气和骨气。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

人即便再穷,也要有好的修养。

那是藏在骨子里的,与金钱无关。

人可以没钱没文化,但一定不能缺少教养

想起一个朋友跟我说的,她经常在地铁上看到别人发生口角,而且大都是年轻人。

有时候是因为谁不小心踩了谁一脚,有时候是因为谁挤了谁一下,快节奏的城市,大家都暴躁,保不准下一秒谁又将引爆。

她说最厉害的一次是看到两个年轻人因为抢座位打得头破血流,起先是对骂,越骂越难听,然后就动手了,其中一个拿起应急锤就砸向了另一个的脑袋。

所以,那个座位是龙椅吗?

这么拼了命的抢。

这些人都是努力生活为梦想打拼的人吧。

可是,看上去为什么那么可悲呢?

拼搏的路那么长,为什么不先学点容易的事情?

比如温和有礼。

别人比你有钱并不可怕,比你有钱的人还比你有教养这才可怕。

有教养的人,走到哪里都能赢得尊重。

人可以没钱没文化,但一定不能缺少教养

许多成功人士的金钱和地位我们可能一时难以企及,但是,至少在教养上我们可以一样,甚至更好。

没钱已经让我们看上去少了很多气质,

如果再连教养与礼貌也没有,可能真的就废了。

教养决定一切。

这是马克·吐温在《傻瓜威尔逊》中写下的名句。

教养一词虽然很宽泛,但它可以体现在很多细节上,很多人们自以为理所当然的事情上。

它不是圆滑世故,也不是牺牲自己讨好别人,而是一种由心灵散发出来的品质。

当你开始关注到的时候,你会发现原来不该只留意着自己的需求,你还可以做得更好,更具有成年人应有的格局。

人可以没钱没文化,但一定不能缺少教养

你最讨厌什么样的人?

答案有很多种:总迟到的人,任性插队的人,随地扔垃圾的人,道上乱别车的人,借钱不还的人,偷窥他人隐私的人,喜欢指手画脚评头论足的人,总是自我为中心的人……

这些人的面貌很模糊,但是如果要贴标签的话,只能总结成四个字:缺乏教养。

生活中常常会遇到那种站在道德制高点上,自以为掌握了话语权的人。

在朋友圈里,这种人更是多得数不胜数。

你发吃火锅的照片,他在底下评论:活该你那么胖。

你发运动健身的照片,他在底下评论:能坚持三天就不错了。

你发自己的新车照片,他在底下评论:十万以内的国产车,嘚瑟什么呀。

就连你发段读书心得,他都要在底下评论:XX写的东西你也看?浅薄。

最后,你只能默默地拉黑了他。

人可以没钱没文化,但一定不能缺少教养

跟没教养的人在一起,除了给自己添堵,没有任何意义。

聊天的时候不要自顾自地滔滔不绝,留点话题给别人谈。

唱K的时候不要抓着话筒不放,留点机会给别人表现。

聚餐的时候不要只点自己爱吃的菜,请尊重别人的口味。

回朋友圈的时候不要只会酸溜溜地开嘲讽,适当的赞美会让你的人缘更好。

看电影的时候保持安静,排长队的时候不要插号,公共场合打喷嚏记得捂一下嘴,停车的时候自觉留下联系电话。

有时候一个人的教养,可以体现在当理在自己手上的时候,依然能够顾及和考虑别人的感受,懂得宽容,站在别人的角度换向思考,而非一味苛责,喋喋不休。

没有教养的人,就如俗话所说,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再美丽的外表,再昂贵的衣服,再高级的奢侈品,都掩盖不了精神上的贫瘠。

人可以没钱没文化,但一定不能缺少教养

一个人最大的教养,不是她多富有,多有文化,而是始终能够善待他人。

人可以没钱没文化,但一定不能缺少教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