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炼成钢——解读鄂钢建设绿色智慧型城市钢厂典范之一

钢铁,工业的“面包”,国家实力的基石。迎接智能时代,钢铁又将是怎样炼成?一路攻坚,“鄂州智造”担当闯关。

供给侧改革,浴火重生。鄂钢,年逾花甲的鄂州“铁老大”在改革与创新中砥砺前行。面对市场竞争大潮,鄂州市委市政府雪中送炭,助鄂钢度过钢铁寒冬。融入中国宝武集团大家庭,鄂钢走出连续亏损的阴霾,找回自信,焕发青春。

挽弓搭箭,飞镝夺标。近几年,鄂钢产品与国内外诸多重大建设项目相伴相行。港珠澳大桥,有它的力量;秦山核电,有它的身影;首批万吨级大驱,有它的付出;南海荔湾海底管道工程,有它的深邃……

智炼成钢——解读鄂钢建设绿色智慧型城市钢厂典范之一

智炼,机器人上岗提升生产率

2019年春节刚过,鄂钢迎来了一位新“员工”——第一台机器人,也就是全自动机械臂,它的工作地点在炼钢厂快分中心。

计控检测,质量控制的基础。快分中心是鄂钢计控检测中心的样品检验车间,它与巨大的炼钢炉仅一墙之隔,转炉炉前钢水熔炼成分在这里接受物理样品分析。

“样品分析结果不能及时出来,势必影响产品的进一步生产。”计控检测中心化学检验车间主任廖子云说,“一份样品的人工分析,时间要求是5分钟。”

劳动强度大、分析效率低,人工分析方式已无法满足高端产品研发所需的生产工艺要求,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外钢铁冶金企业开始广泛采用全自动分析设备作为冶炼过程品质管理和控制的主要手段。目前,国内炉前自动化快分系统的应用,已成为必然趋势。

在检验车间,鄂钢引进的第一台机器人立在诸多检测设备之间,因为目前仍处调试阶段,显得有些孤单。不过,按工作进程,5月初,它将等来3位同伴,共同打造鄂钢计控检测全自动生产线。

根据2019年计控检测中心智能制造行动方案,到时,他们将实现常规钢样、铁水、转炉渣、高炉渣等品种接样—制样—分析—数据发报的全流程自动化。

“机器人开始工作后,每份样品的物理分析速度将提高到130秒,效率翻番。”廖子云告诉记者。

1958年10月10日,湖北省第一座钢厂在西山脚下建成,第一座高炉流出第一炉铁水。60年过去,这座曾为鄂东冶金走廊建设立下汗马功劳的英雄炉完成历史使命,因其产量低、能耗高、污染重,成为首个被淘汰的对象。

机器人上岗,手握钢钎的钢铁工人形象将成为历史,“今年底,鄂钢第一台炉前机器人将登场,实现无人化操作。”鄂钢副总裁金志杰说。

一厂一策,大胆探索,打造“数字鄂钢、智慧鄂钢”。按照三年智慧制造计划,至2022年,鄂钢人均年产钢将由目前的900吨提升至2000吨,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智炼成钢——解读鄂钢建设绿色智慧型城市钢厂典范之一

智炼,数字化推动产品高端化

“2016年,4.32;2017年,2.70;2018年,2.32;2019年,2.02”在鄂钢宽板事业部,这组直线下降的数据引人关注。

这是全国统一的质量损失指标,通俗地讲,便是生产过程中出现的产品不达标率。

质量,产品的核心。工艺,质量的保证。引进世界最先进的生产设备,消化吸收先进的生产技术,压产能降耗增效,鄂钢首条自动生产线在宽板事业部安家。

坯子、加热炉、高压水除鳞、轧制、冷却、热校、探伤、热处理、切头切尾、出样、检查表面质量,经过10多道程序,一块板材在这条生产线上自动诞生。

“目前,我们已实现10个环节的数字化处理,到今年底,全部实现自动化,工艺控制会更加精细化。”鄂钢宽板事业部技术研发负责人余宏伟说,“几年来,消化吸收改进提高国际先进生产技术,这组不断下降的数据凝聚了技术团队的心血。”

消化吸收国外先进生产设备的过程中,余宏伟和他的技术团队曾经遇到意想不到的问题,按照原设备与技术参数进行生产,“冷却过后的板材总是很难看,弯曲得厉害,达不到理想的工艺标准。”

先进的设备,智慧的操作手,二者相加,才是完美的组合。经过余宏伟和他的技术团队多次试验分析,终于发现了问题所在。原来,这套来自德国的先进设备,在冷却环节的工艺设计有些不接地气,不适合国内生产环境。

“经过多次试验,技术攻关,微调技术参数,改进浇水冷却方式,我们生产出的板材外观变美了。”余宏伟说。

减少人工干预,引进数字化设备,实现生产过程的自动化。在减小劳动强度的过程中,产品质量也得到迅速提升。发挥精品建材、高端板材优势,实施低成本制造、高质量发展战略,提升综合竞争实力。根据宝武集团的战略定位,2018年,鄂钢以满足新兴市场、高端产业、战略客户需求为导向,全年试制新品种6个。推广HRB500E以上高强螺纹钢,抢占高端建材市场;开发大规格盘圆、合结钢及五金工具钢,拓展汽车、铁路等供应链;开发压力容器钢WH630E、WH590E,高强度船板80mmEH690,铁道车辆用移动储罐用钢AARTC128GrB等6个品种钢。

目前,鄂钢形成了“桥梁、容器、建筑、工程机械、船舶、管线、铁路车辆”等品种系列,已成为我国重要的高性能工程结构用钢生产基地。

智炼,构建钢铁高质量生态圈

2019年第一天,鄂钢迈出历史性的一步。元月1日零时32分,国内首个钢铁智能化经营管控系统整体一次切换上线成功。

这意味着,鄂钢智能制造有了管理中枢系统,包括产供销管理系统、能源动态管控系统、物流动态管控系统等50个系统,涵盖鄂钢20条大小产线及所有业务。

2018年3月5日,鄂钢启动经营管控系统建设。他们从经营决策层、经营管理层、制造运营层、过程自动化、基础自动化等五个层面,以信息化系统建设为契机,推动信息系统与自动化系统无缝衔接,建设一体化调度中心,整合贯通产、供、销和智慧云、标财、EHR(人力资源管理)、OA(办公自动化)等支持业务系统,实现统一运营平台、统一管理语言,提升数字化智能化水平。

参与建设的宝信软件高级工程师毛伟俊说,鄂钢这套系统相当于智能时代的“钢铁操作系统”,可以定义和动态配置资源,控制和优化输入输出,推进供应链网络协同。

通俗讲,对外,客户可以像网购淘宝一样,随时查到订单的进程。对内,可为组织和员工创造价值与能力成长提供高效智慧的交互平台。

“弯弓搭箭”是中国宝武的战略态势,鄂钢是沿长江部署的“箭簇”之一。长江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三城一化”,鄂州实施由“钢城”向“港城”的战略转型,鄂钢这一“箭”将如何发射?

鄂州市已出台《加快推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实施方案》,并制定绿色发展蓝图,全力支持“鄂州制造”向“鄂州智造”转变。

“共建智慧型钢铁生态圈”,宝武集团给鄂钢规划了具体路径。钢铁生态圈是基于智慧钢企和智慧服务平台双引擎,凝聚包括资源开发、钢铁制造、贸易、物流、加工、技术服务、金融、客户等多方参与的共建共享商业生态系统。

智慧是内核,到2021年,鄂钢计划推动46个智慧制造项目建设,迈进智能时代,开启钢铁智慧炼成之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