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智能交互:讓科幻電影走進未來車生活

AR智能交互:讓科幻電影走進未來車生活

與車道線完美貼合的導航指示,手指鎖定後會彈出來的建築物信息,深度沉浸式的交互娛樂......科技的發展不斷拓展著人類對於未來汽車——移動智能空間的想象邊界,而AR技術正在讓汽車智能交互走進現實。

AR能在汽車場景裡做什麼

人們常說的AR即增強現實技術(argumented reaility)的英文縮寫,是一種通過融合算法、計算機視覺、光學顯示技術,將計算機生成的虛擬內容與現實世界的真實情景深度融合的交互技術。

對於汽車場景而言,傳統駕駛場景需要駕駛者低頭查詢導航路線,再觀察實際路況,思考與處理二者的信息之後,做出轉向、並道等駕駛動作。如果導航信息理解錯了,亦或是實際路況沒觀察清楚,都有可能做出錯誤的決策,多走很多彎路。而且低頭抬頭的這一瞬間,以及思考決策時造成的注意力分散,很容易出現事故,增加駕駛的風險。

而利用AR系統,車輛可以直接將導航指示等信息疊加到駕駛者看到的車道線上,省去了駕駛員處理信息的過程,讓後者直接根據指示進行操作。

這大大減少了頭腦處理信息的負擔,避免注意力分散,從而讓駕駛者專注於路面情況,降低了駕駛錯誤的發生幾率。

導航只是AR切入汽車場景的一個領域,AR能做的還有很多。隨著自動駕駛技術的發展,車道保持、前車距離預警等ADAS技術逐漸成熟,AR將能夠將這些技術處理出來的信息與實際路況相結合。目前,上述技術已經在榮威Marvel X的AR-Driving 駕駛輔助系統以及大陸公司研發的AR-HUD上能夠部分實現。

除了將導航、車速等行駛信息與實際道路相結合之外,AR未來還有望幫助車輛將生活服務內容、娛樂內容等更多信息呈現在駕駛員眼前。據斑馬技術委員會主席兼首席科學家施雪松介紹,斑馬的AR-Driving 在不久後將完成產品迭代,新一代斑馬AR-Driving 能夠把包括停車場、電影院、餐廳等在內的出行服務信息集約投射在屏幕上,幫助駕駛員完成更高效率的安全駕駛。

兜兜轉轉後,汽車AR離量產車應用還差臨門一腳

在汽車上搭載AR技術最早可以追溯到1988年通用汽車在Cutlass Supreme上應用的HUD。在AR出現之後,不少車企都試圖通過這一“黑科技”探索不同落地場景。寶馬曾在2015年推出mini AR眼睛,駕駛員帶上這款 AR 眼鏡開車時可以在眼前的虛擬屏幕上看到導航數據、周邊生活服務推薦、消息提醒等。然而這款AR眼鏡由於笨重、時延較長、應用場景有限、成本高居不下等原因被放棄。

除去上述華而不實的產品,在向汽車領域進軍的過程中,AR技術現在主要在內容和載體兩個方向試圖進行突破。在內容方面,AR呈現的內容正在逐漸豐富:一開始各企業均從AR導航入手,之後再加入ADAS等顯示信息,並不斷優化算法、提升數據處理能力,提升AR與實際路況的貼合程度。在AR的載體和呈現方式上,各企業也在不斷優化,從前裝市場和後裝市場兩個角度切入,優化駕駛員的駕駛體驗。

從載體的角度,目前各企業將AR相關技術在汽車場景落地的路線有兩種,一種是從後裝市場入手,隨著技術不斷成熟,與車企合作,進入前裝領域。另一種是直接從前裝市場切入,多方合作,推出直接搭載於量產車上的AR產品。

在後裝市場上,汽車AR的產品類別以HUD為主。早在2012年,日本Pioneer公司就推出了自己的後裝AR-HUD。國外的老牌零部件廠商,比如大陸、偉世通,也都已經有了成型的AR-HUD產品,但是尚未量產。國內的不少初創HUD企業,比如未來黑科技、樂勢科技,也都在AR-HUD上有佈局。AR在後裝市場的另一種落地形態是智能後視鏡。高德地圖2018年10月宣佈與阿里達摩院合作,共同推出了搭載高德AR導航的車載 AR 智能後視鏡產品。

在前裝領域AR的應用雖然不多,但玩家也不少。從產品類別來看,中控屏幕、儀表盤、HUD均有玩家研究。上汽榮威純電動SUV車型Mavel X就搭載了WayRay和斑馬智行聯合研發的AR-Driving系統,邁出了AR技術在量產車應用上的一大步。其載體為儀表盤,不僅可以呈現實景導航,還可以根據道路上的複雜交通情況為駕駛人提供實時的行車安全輔助,如車道偏離預警、前車碰撞預警等。

在前裝AR-HUD領域,目前已經公開發布的產品只有百度和疆程科技合作推出的AR-HUD。即便是這款產品,百度副總裁李震宇在介紹時也只是用視頻展示了一個demo,並沒有提到何時量產應用。此外,軟銀中國投資的Futures未來黑科技宣稱已經實現了基於全擋風玻璃的AR-HUD,正在和寶馬合作推進量產;WayRay在今年的CES上宣稱,現代集團旗下品牌現代汽車和起亞汽車的部分量產車型將從2020年起配備其研發的AR-HUD。

在國內,車載AR技術的玩家大部分為HUD初創企業,側重於HUD光學結構方面的研究,在AR融合算法和AR實現路徑方面的基因不足。而百度、阿里這樣的互聯網巨頭則在算法和計算機視覺實力強勁,但是需要HUD企業給予光學解決方案的支持。國外玩家以大陸、電裝這樣的老牌零部件廠商為主,阿里連續投資的WayRay也在這一領域具有一定的影響力。

對於眾玩家來說,若想真正實現AR在汽車場景下的應用,為駕駛者賦能,不僅需要完善的光學解決方案,還要在AR融合算法、計算機視覺上加碼投入。

藍圖清晰,汽車AR潛力巨大

如今,AR技術已開始在汽車產業逐步落地,這意味著AR技術在汽車場景下的發展已進入新的時代。今後,隨著人工智能、計算機視覺、全息顯示、大數據技術的不斷髮展,AR技術在汽車場景下的應用空間將進一步擴大。億歐汽車認為,在未來,汽車場景內的AR技術將向信息更多元、融合更智能、交互更多元、載體更便捷、合作更深度的方向發展。

信息更多元。目前,汽車所搭載的AR系統可顯示內容主要為導航、ADAS、車速、公里數等基本顯示。隨著計算機視覺、人工智能算法的升級,生活服務等信息內容也將有機會呈現在未來汽車汽車駕駛員面前,包括周邊餐館、加油站等信息。當然,信息更豐富並不意味著信息過載。過多的信息呈現會使駕駛者分心,更安全、便捷的信息呈現與交互形式將成為未來車載AR技術研發中不得不考慮的問題。

融合更智能。虛擬信息與真實環境的融合程度越高,駕駛者理解信息越容易,也就更便於做出決策、提升駕駛效率。雖然斑馬智行的AR-Driving等現有產品已經取得了不錯的成績,但其在道路指示與實際路況貼合程度還有較大的提升空間。能否更好地實現虛實融合將成為決定一項車載AR產品競爭力的重要因素。

交互更智能。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不少量產車的車載系統中都配備了語音交互功能,手勢交互也已經在寶馬、奔馳等豪華品牌的產品中初步應用。在汽車AR方面,交互形式以語音交互為主。未來黑科技、樂勢科技的C-HUD產品可以通過語音交互進行播放音樂、開啟導航、打電話等功能,WayRay的Navion能夠實現簡單的手勢交互。不過當環境噪音較大、使用方言溝通的時候,交互的效果依然有待提高。在未來,隨著AR呈現的內容越來越多,語音交互需要越來越智能,同時也需要手勢交互、眼球追蹤等交互技術配合發展。

載體更便捷。對於眾廠商來說,尤其是HUD企業,載體的升級可能是目前最重要的方向,也是最有可能突破的方向。基於全擋風玻璃的HUD是AR車載應用目前的制高點,不論是WayRay、未來黑科技這樣的HUD企業,還是現代、寶馬這樣的主流車企,都在力爭儘早實現全擋風玻璃HUD的量產車應用。不過目前來看載體升級的主流方向還是先從前裝HUD入手,然後不斷擴大市場角和成像距離,最後實現全擋風玻璃的AR-HUD。

合作更深度。在眾廠商攻堅克難,力爭將AR-HUD儘早應用於量產車之際,各方玩家的深度協同顯得尤為重要。汽車AR是一種技術密集型的應用,需要傳感器融合算法、計算機視覺、車道級導航、AR開發、光學顯示技術等多種技術協同配合。以上汽Marvel X的AR-Driving為例,WayRay主要負責激光全息投影技術,斑馬智行通過自主研發的虛實融合算法,將定位、機器視覺等數據進行融合計算,還原道路真實場景,並與車道級導航、ADAS深度融合,上汽提供平臺,高德地圖為其提供地圖等核心數據的底層支持。若想讓AR更快走進汽車,還需要投影、地圖、算法等方面的優勢企業與車企深度協同,構建多元場景,打通數據閉環。

雖然發展道路困難重重,但是汽車AR的發展藍圖非常清晰。汽車AR不僅是解決駕駛痛點、提升駕駛效率的“利器”,更承載著人們對美好的未來車生活的嚮往。相信在不久的將來,只有在科幻電影裡才能看見的AR交互場景也有機會出現在每個人的汽車生活之中。4月17日,億歐汽車將在上海揚子江萬麗酒店舉辦GIIS 2019第二屆智能網聯產業創新峰會,探討新駕駛、新交互如何撬動智能網聯萬億級市場,歡迎您與億歐汽車一起暢想未來車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