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從《權遊》裡龍媽的成長,看心理暗示的能量究竟多強大

美劇《權利》的遊戲已經進入最終季,究竟誰能夠最後坐上象徵權利的鐵王座,答案已經逐漸走向明朗。當然,“龍媽”丹妮莉絲當然也是候選者之一。一路走來,“龍媽”的成長可謂是有目共睹,從第一季裡那個被自己哥哥賣給馬王的小女孩,成長為一代準女王。其實,這種破繭成蝶的成長,是因為一直都有一個強大的信念在“龍媽”心裡,那就是:她是風暴降生丹妮莉絲,真正的真龍傳人。

心理學:從《權遊》裡龍媽的成長,看心理暗示的能量究竟多強大

其實這種信念,在心理學中有個專門的名字,叫做心理暗示

可不要小看這種暗示的力量,它具有自我催眠和催眠他人的強大神奇力量。

01 關於心理暗示的古老傳說

古希臘有一個美麗的傳說,塞浦路斯國的國王皮格馬列翁,非常善於製作雕塑。一天,他自己用象牙精心地雕刻了一位美少女,由於雕塑過於美麗,國王竟然愛上了這座雕塑。於是,國王給“她”穿上了美麗的衣衫,還給“她”取了一個非常好聽的名字叫做蓋拉蒂。國王每天都來親吻和擁抱這座雕像,並且不斷地向“她”表達自己的愛意。日復一日,國王的行為打動了女神阿佛洛狄忒,女神決定幫助皮革馬列翁。終於有一天,當國王再次深情凝視這座美麗的雕像時,他發現雕像的臉蛋漸漸紅潤,還出現了表情,不一會兒名叫蓋拉蒂的雕像就變成了真人,向國王緩緩走來,最終成為了國王的妻子。

心理學:從《權遊》裡龍媽的成長,看心理暗示的能量究竟多強大

這個故事被廣為傳頌,於是人們總結出了這樣一條真理或者叫做規律:真誠的期待和讚美能給自己的生活帶來奇蹟。可以說這個傳說是心理暗示最初的原型。你也許會說這只是個傳說而已,不足以讓大家相信心理暗示的力量,不要著急,心理學家已經用實驗幫你進一步探究了這個秘密。

02 心理暗示的實證研究

很久很久以前,其實是1960年,心理學家羅森塔爾選擇了一所學校,並且選出了一批學生,並將這些學生隨機分為兩組,我們叫他們A組和B組好了。他告訴這些學生的班主任,經過測試,A組的學生都是非常聰明、優秀且非常有潛力。而對B組的學生沒有作出任何說明。其實,A、B兩組學生都是在成績、智力水平方面相差不多的學生。但一個學期之後,羅森塔爾他們再次回到這個班級,發現A組學生無論在各方面都提高、進步非常快,成績遠遠超過了之前水平相同的B組學生。這裡到底發生了什麼呢?其實,羅森塔爾只是改變了老師對於學生的預期,老師們發自內心的認為A組學生聰明、可愛,於是給予了他們更多的耐心、讚美和讚許的眼光,於是接受到這些信息的A組學生,也認可了自己的“天賦”才能,真的表現得越來越好了。

心理學:從《權遊》裡龍媽的成長,看心理暗示的能量究竟多強大

上面講述的皮格馬列翁的故事和羅森塔爾的實驗,是不是跟“龍媽”的成長如出一轍?“龍媽”的心裡一直有真龍傳人的暗示,開始她以為真龍傳人是自己的哥哥,便不敢違抗哥哥的命令,非常害怕。但隨著故事的發展,她發現自己錯了,她身處困境,浴火重生之後加上“龍是不怕火”的信念,她最終認可了自己才是真龍傳人的事實。一旦認定這個事實,她就在成為女王的道路上,越做越遠、越做越好了。

不僅僅是“龍媽”,《權遊》中很多人物都有屬於自己的心理暗示。比如我們的主角之一史塔克家族,他們認同自己是冰原狼的代表。即使處境已經相當艱難,他們還是想著回到北方,回到兄弟姐妹身邊,只是因為他們都有這樣的信念“孤狼死 群狼生”。於是,哪怕是最初走傻白甜路線的珊莎都帶著“史塔克家族的信念”最後成為一代女王,哪怕經歷羞辱、屈辱也不絕放棄。

03 無處不在的心理暗示

生活中的心理暗示效應也是無處不在的,這些暗示常常會通過或硬或軟的方式出現在我們的生活中。就像前幾年的腦白金廣告,它有一句著名的廣告語“今年過年不收禮,收禮只收腦白金”。看似非常粗糙和直接,但不可否認的是,真的成功地在人們心中埋下了種子,逢年過節我們能看到很多人提著腦白金到處去送禮。就連這段事件經歷出軌風波的張丹峰,據說也給妻子洪欣送過腦白金。廣告其實也是一種心理暗示,只是這種方式非常直接。哪怕是簡單、粗暴的廣告也能在消費者心中留下印記,這就足夠了。不信你自己想想那些朗朗上口的廣告詞,再想想自己購買同類產品的次數就能發現其中的奧秘了。

在工作中我們也常常被同事的暗示所影響。想想看,你身邊有沒有抱怨不休的人?ta不停地訴說著自己的“懷才不遇”,認為有實力是不行的,關鍵要靠老闆喜歡才行,要麼需要有關係。不僅如此,ta還會舉出一大堆例子。你是不是本來不這麼想,也慢慢覺得對方說得有道理了,特別是你沒有其他信息來源的時候,更是覺得對方說得太對了。本來你還打算兢兢業業做好每一件小事,來得到老闆的認可,結果在這類同事的影響下從此“一蹶不振”了。這個例子在生活中可謂比比皆是。

心理學:從《權遊》裡龍媽的成長,看心理暗示的能量究竟多強大

不僅是別人會給我們進行心理暗示,我們自己也會給自己一些暗示,例如,當我們要考試或是當眾發言的時候,都會給自己這樣一種心理暗示“我不緊張”,很多年前,江湖上不是還有一個關於“我叫不緊張”的段子嘛。

現在,我們瞭解了心理暗示的強大作用,也瞭解到心理暗示無處不在。但是怎樣才能給自己正確的心理暗示呢?來更好地發揮心理暗示的作用呢?

04 如何正確的給予自己心理暗示

剛才我已經舉了“我叫不緊張”這個例子,我們從這個例子中找到正確的心理暗示的表述應該是什麼樣的。從“我叫不緊張”這句話,我們可以知道,這個人給自己的暗示語是“我不緊張”。乍一看,這個暗示語沒什麼問題,也是很多人在生活中常用的表達方式。但其實裡面有一個很大的錯誤,或者說寫暗示語的忌諱就是使用了負性的詞語“緊張”。那麼正確的表述其實應該是“我很放鬆”,放鬆這是想要達到的狀態。如果一直暗示自己“不緊張”,那麼“緊張”兩個自己就會一直在大腦中出現,反而會激發緊張狀態。好了,文章的最後我們來總結一下暗示語的幾個要素:

1. 寫清楚時間,從什麼時候開始

2. 不要出現否定或負向的詞彙,要用積極、正面的詞語

3. 寫出反饋,所謂的反饋就是我這樣做了會獲得怎樣的結果。

給大家舉個例子,或者說打個樣,希望大家能夠學到:

例如,我想要減小肚子上的肉,我給自己寫一個暗示語,應該是這樣的:

從今天開始,每天晚上睡覺前,我要做50個仰臥起坐,這樣我的小腹就會變平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