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屆“蓉歐工匠”頒獎大會在成都青白江舉行

央廣網成都4月29日消息(記者劉濤)五一前夕,成都市青白江區舉行首屆“蓉歐匠心”五一頒獎大會,對100名“蓉歐工匠”進行命名和表彰。

2013年4月26日,中歐班列(成都-波蘭羅茲)從成都青白江城廂站正式發車,讓不沿邊、不靠海的四川內陸地區與“一帶一路”國家和地區緊密相連,開啟了四川內陸地區對外開放新篇章。截至到2018年底,中歐班列(成都)已累計開行3088列,貫連了歐亞大陸的主要節點城市,連續三年位列全國第一。通過中歐班列(成都),成都已經和超過20個歐洲城市建立了商貿往來。這列 “東方快車”的“朋友圈”不斷壯大,輻射面越來越廣,逐步構建起立體、全面、開放新態勢。

作為中歐班列(成都)始發地的成都市青白江區,享受到 “一帶一路”帶來的機遇,但同時也面臨著巨大的挑戰,首當其衝的就是人才短缺。為此,青白江區制定了“蓉歐工匠培育計劃”,計劃到2022年構建起一支能夠支撐和引領現代產業發展,結構優化、素質優良、具有強大競爭力和影響力的人才隊伍。

首届“蓉欧工匠”颁奖大会在成都青白江举行

活動現場(央廣網發 成都青白江區供圖)

經層層選拔,嚴格審核,首屆“蓉歐工匠”100人名單于2019年4月25日正式對外公佈。為弘揚“工匠精神”,青白江區委組織部、青白江區委宣傳部、青白江區總工會,於4月28日19:30在青白江田園廣場舉行了首屆“蓉歐匠心”五一頒獎大會,對100名“蓉歐工匠”進行命名和表彰。

首屆“蓉歐匠心”五一頒獎大會分為“專注·品質”、“堅守·敬業”、“創新·高科”三個序章。掌握多項國際、國內專利的技術工匠馬國明、葉銳,傑出農民工黃振彪、張家順等24名“蓉歐工匠”代表上臺接受表彰。

成都工匠、蓉歐工匠、勞動模範、技能人才代表走上舞臺,共同朗誦了原創詩歌《勞動禮讚》;根據真實故事改編的小品《我的武師傅》為現場觀眾展示了我們身邊的工匠精神;從青白江走出去的著名歌手紀丹迪(敏佳) 和國家一級體操運動員龐逍,分別獻上了原創歌曲《光芒》和令人歎為觀止的空中舞蹈《流年》;而來自七個國家的舞蹈家以及青白江本地藝術團體的精彩演出更將大會氣氛推向高潮。

青白江區推出的“蓉歐工匠培育計劃” 在本屆頒獎大會中正式對外發布,通過體系建設、平臺打造、政策激勵等七大舉措,建立“蓉歐工匠”培育長效機制。計劃到2022年,培育成都工匠100名、蓉歐工匠400名,同時面向全球招賢納士,為建設“陸海聯運樞紐、國際化青白江”提供人才保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