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藏在四川建院当保安 德阳64岁大爷实则是个“音乐家”

隐藏在四川建院当保安 德阳64岁大爷实则是个“音乐家”

拉二胡的苗玉田

四川新闻网德阳4月29日讯(记者 周鸿 摄影报道)29日下午3点过,正是学生们下课的时候,在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的4号楼响起了一阵阵悠扬的二胡声。原来是64岁的保安大爷苗玉田正在拉着《山丹丹花开红艳艳》。在同事和学生们的眼里,他可是一名“音乐家”。

隐藏在四川建院当保安 德阳64岁大爷实则是个“音乐家”

苗玉田的工作是名保安

“只要学生感兴趣,我可以免费教他们,但绝不敢当老师。”问起苗玉田收没有收徒弟,他摆了摆手说,“自己没收徒弟,但学生们想学,我只能教他们入门知识,想要把他们教多好,自己没有那个能力。”

苗玉田不仅会二胡,还会笛子、扬琴,更为难得是这些乐器都是他自学的。在保安室里,就摆放着一张扬琴。扬琴是明朝末期由波斯传入,是中国常用的一种击弦乐器,与钢琴同宗。音色明亮,犹如大珠小珠落玉盘般清脆。可以独奏、合奏或为琴书、说唱和戏曲伴奏,在民间器乐合奏和民族乐队中经常充当“钢琴伴奏”的角色,是一种不可缺少的主要乐器。

隐藏在四川建院当保安 德阳64岁大爷实则是个“音乐家”

苗玉田演奏扬琴

说起学习乐器的经历,苗玉田想起他舅舅家的一把二胡。“当时我什么也不懂,但就喜欢拿着舅舅的二胡胡乱的拉,就这样慢慢的对乐器发生了兴趣。”苗玉田说,他是黑龙江人,1969年跟着父母来到了德阳,父母在二重工作,他就上学。后来初中毕业后,到了罗江御营当了4年的知青。

在当知青的这段日子里,他时间颇多,接触乐器也自然多了起来。他的舅舅亲手给他做了一把二胡,而笛子则是买了一个便宜的,后来因为朋友家里有张扬琴,他又开始学习扬琴。只不过再后来进了厂里上班,渐渐玩乐器的时间少了。

“进厂的第二年我借钱买了一张扬琴,花了300多元。”苗玉田说,当时他一个月的工资是20多元。如今摆放在保安室的这把扬琴便是他当年的买的。只不过时间太久,琴弦坏了。

2015年,他退休后在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找了一份保安的工作。接着又重新拾起了丢掉多年的乐器。去年,他还重新为扬琴换上了琴弦,然后自己来校音。“目前,都校的差不多了。”说着,他利用下课的时间演奏了起来,琴声悠扬,渐渐的在大楼里传来。待到上课铃声响起,他便停止了演奏。

“我都是利用业余时间来练习。即使在学校,也是在学生下课的时间。不能影响到他们学习。”苗玉田说,他还加入到了一个演奏团体,每个月的15日和30日,便会在文庙广场和大家一起演奏。

在学校里,也有学生向苗玉田请教乐器的演奏。他都会免费并认真的讲解,但说到收徒弟,他却表示自己没有那个能力,不敢收。不过,他说一定要教自己的孙女学习扬琴。

“我孙女现在4个月大,等她长大了,我就教她。即使花钱我也要让她学习。”苗玉田说,在乐器中,扬琴虽然不是主角,是为其它乐器配音,但它的作用十分大。“当拿琴杆的手抬起的时候,意思是让其他乐器做好准备;当手放下的时候,就意味着演奏开始。”

本网(平台)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四川新闻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