擴大開放 應對全球化新挑戰—— “第五屆中國與全球化論壇”在京舉行

近日,由全球化智庫(CCG)主辦的“第五屆中國與全球化論壇”在北京中國大飯店成功舉辦。本屆論壇以“擴大開放,應對全球化新挑戰”為主題,旨在聚集政產學研各界精英論道全球化,為全球化進程中的中國角色與貢獻建言獻策,凝聚社會共識。

全球化4.0時代已經到來。中國將繼續擴大開放,積極推動新一輪全球化發展,為開放型世界經濟發展提供重要動力。然而,隨著全球貿易保護主義、單邊主義盛行,受貿易摩擦、經濟動盪等因素影響,全球治理面臨挑戰。新形勢下,中國如何發展更高層次開放型經濟?世界如何應對新一輪全球化挑戰?更好參與全球治理和共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來自政商學界的國內外專家共同探討了相關議題。

擴大開放 應對全球化新挑戰—— “第五屆中國與全球化論壇”在京舉行

論壇現場。本網記者 王曉真/攝

完善規則 推進全球化良性發展

商務部原部長、中國外商投資企業協會會長、CCG名譽主席陳德銘發言稱,全球化的進度越來越高,當前的停滯趨緩是對多邊規則的挑戰,背後是大國關係如何相處。世界貿易組織(WTO)改革關係到全球化的發展進程。但各國對改革的去向、自身所得利益和想法很不一致。經過多年發展,國際政治、經濟、地緣因素髮生變化,高科技發展,信息社會到來,WTO所追求的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還遠未實現,確實很多規則需要修改。但全球治理規則的制定,特別是多邊規則討論非常難,短期內難以實現。

商務部原副部長、CCG顧問陳健認為,全球化既推動了全球經濟的增長,也帶來了一些問題。目前國際貿易體系存在不夠開放包容、不夠公平合理、不夠民主平等、不夠普惠平衡等問題,對其調整是完全必要的。全球化4.0的趨勢應是逐步向上的過程,應從目前實踐最薄弱的地方出發、最需要的地方出發,在堅持既有規則的同時不斷完善治理結構。在完善治理結構的過程中要堅持維護多邊貿易體制的核心價值,這是WTO的基本原則,正確理解“不破”“不立”,堅持“一帶一路”精神,妥善處理既有規則與新實踐的矛盾。用定力堅持正確方向,用包容看待各類分歧,用智慧解決複雜關係,用耐心面對持久的博弈。

巴黎和平論壇總幹事賈斯丁·瓦伊斯(Justin Vaïsse)認為,全球化的方向仍舊是維護、改革和擴大。瓦伊斯表示,逆全球化的原因有很多,包括2008年經濟危機破壞了全球價值鏈,服務貿易有所上升和貿易摩擦等。全球化的未來有三個方向:一是維護全球化的機制,更好地監管全球貿易,這是WTO的責任,有關國家和地區要共同抵制單邊主義;二是改革,歐盟不贊同單邊主義的做法,中歐正進行密切溝通,需要在WTO框架下開展中歐工作小組溝通應對;三是不斷擴大推動全球治理。未來,要更加關注環境、地緣政治與貿易關係這些方面。首先,保護環境,要真正努力減少碳排放、保護生物多樣性,就必須把它與貿易聯繫在一起,並確保協調發展。其次,以和平穩定的環境促進全球化和貿易發展。未來要加強貿易和地緣政治的關係,避免重蹈覆轍,管控好風險,避免更多的貿易戰、保護主義和地緣政治威脅。

中國將在全球化進程中繼續擴大開放

CCG理事長、國務院參事、歐美同學會副會長王輝耀表示,全球化4.0時代已經到來,中國將繼續擴大開放,並積極推動新一輪的全球經濟開放,為開放型的世界經濟提供重要動力。新一輪全球化需要凝聚更多共識,以擴大開放促進人才和教育的創新,以科技發展帶動全球化4.0的進步。中國將為世界提供更多中國智慧,提出更多中國方案。隨著全球貿易保護主義、單邊主義的盛行,全球治理面臨新挑戰、新形勢。中國如何在未來發展更高層次的開放型經濟,如何應對新一輪的全球化挑戰以及如何更好地參與全球治理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都是亟待思考的問題。

第十三屆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國務院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副理事長、CCG顧問劉世錦認為,中國下一步的增長來源主要有:低效率部門的改進,低收入階層的收入增長和人力資本提升,消費和生產結構的轉型升級,前沿性創新以及綠色發展。中國在國內外面臨很多挑戰,體制需要向前進,提出新的改革目標,建設高水平的市場經濟。下一步的關鍵是把已經提出的改革目標重點進行落實到位。

全球化4.0時代需重視創新力

科技部原副部長、國務院參事、CCG顧問劉燕華表示,在全球科技創新競爭日益激烈的形勢下,中國面臨的最大挑戰是創新模式。創新包括從創意到形成價值的全過程,每個環節都要是暢通的。基礎研究是一步步往下推,最後走向市場,這個週期很長。但這種長週期的研發模式正發生變化。然而,目前這一思維仍然被廣泛沿用,它還是起作用的。當前,主導創新競爭模式已從正向創新轉向逆向創新。在知識爆發的時期,80%的創新成果由逆向創新產生。未來,中國要用新的理念、模式理解世界創新。創新生態、創新模式、創新軟實力、創新體制機制和創新的生產關係是中國進一步改革開放的巨大挑戰。更高層次的開放型經濟和更高層次國際化的創新合作一定會為中國、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建設做出貢獻。

萬科集團創始人、CCG 資深副主席王石也強調了創新的重要性。他表示,中國要加強應對全球化的創新。創新依靠人才,中國在基礎研究工作和真正突破性的研究方面還應加大力度。

清華大學蘇世民書院院長、CCG學術委員會專家薛瀾則重點分析了教育的全球化。全球化4.0的重要特點是其多元化和複雜程度前所未有。第一,新一輪全球化最核心的一點在於國家不再是全球化的唯一主體,尤其在全球治理體系建立過程中。現有全球治理體系是“機制複合體”,同一類國際事務處理有很多相關機制,是交叉甚至是矛盾的,包括國內和國際的機制,這對全球治理體系的改革和重構提出新挑戰。第二,機制複合體的背景下,多元化的交流機制很重要。國家間的交流之外,智庫和非政府組織間的交流合作和討論也很重要。第三,從長遠看,要真正實現比較和諧的全球化,教育全球化是全球化的基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