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些孩子从不刻苦努力,却能成绩顶尖?

活动中心17653708


我和我的老公就是这个问题典型的例证。

首先,说下我,在高中的时候,每天学到很晚,老师说什么就是什么,让干什么就干什么,每天做作业做到大半夜,为了能多学一些,早晨早早的起来,打着手电筒学习,就为了能多学点东西,多做一点题目,多背几条知识点。结果,压力太大,高考发挥失常。

然后,我老公,高中的时候,天天去网吧玩游戏,虽然不逃课,但是上课感觉也吊儿郎当,不听讲,老师让他做题目,他也草草看看了事,但是高考前,每次班里摸底考试,从来都没有掉过前三名,连老师都觉得很奇迹,所以也不大管他,高考正常发挥,数学,理综几乎满分,语文英语虽然不咋地,但是也不太差,最后去了211985.。

我老公的这些事迹都是跟他去高中同学聚会的时候,他的那些高中同学说的,其实我也觉得非常奇怪,然后问他是为什么?他说他学的理科,尤其是物理和数学,都是举一反三,虽然总是去玩游戏,但是上课的时候,他会注意力百分之一千的听老师讲解,然后看题目的时候,会把所有的相关的题目归类,然后找出这类题目的特征,就那么几类题目,每一类做上个几道,掌握规律之后,多做也没什么用。用他的话说,玩游戏就是放松心情。虽然我对他的这个说法非常的无语,但是回想当年,因为我是文科,天天做题目,背知识点,背到头晕脑胀,压力太大,天天失眠,上课总是打瞌睡,天天浑浑噩噩的,可能,文科理科的学习方法有一些差异,但是上课跟着老师的节奏走,认真听讲才是最重要的,比自己多花很多时间做题,不睡觉的题海战术有用。

所以,不要觉得不做题,不题海战术的都是不学习,只是每个人的学习方法不同,学习方法没有对错,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strong>


我爱学法语


说说我儿子不算刻苦,高考全省约排二千多名的经历,再总结原因和建议。

儿子高考后自己估分不好,也不差,估计上一本没多大问题,同意他提出结伴出省旅游,为将来独立去学校做准备。

分数出来后,查了下,全省排2000上下。这成绩比我想象的好,蛮高兴,打了他手机,说成绩出来了,具体分数和全省排名。

他那边回答出乎意料的冷淡:“哦,知道了。”

感觉他没说下去的意思,聊了下他旅游的事就挂电话了。虽然他素来稳静,但如此反应还是让我有点不解。

回来后家里就和他商量着填志愿了,他的看法我很认同:选好的学校,不图热门专业。专业是死的,人是活的。

再后来,等到了大学通知书,他不悲也不喜。

我扯起了打电话通报他成绩时的事。

他说:“老爸,这成绩不是我理想的。虽然觉得初中到高中,我认真学习就高三那一年。但按模拟考试和自我感觉,这成绩不理想,可能刷题还少,不熟练。没关系,工作也要学习,有方法就不怕!”

毕业后校招,他进了间知名上市公司,还好吧,各种顺利。从事工作与所学专业基本扯不上关系。

大学毕业后他寄回家里一大箱书,不是什么时尚流行读物,《中国大趋势》《货币战争》《心理学》《五天学会画画》……很杂,有深度广度和工具书,还有佛系的。看到他购买和阅读的书,我心里蛮踏实:这是个让人放心省心的主。

……

小结:

1、刻苦努力和成绩拔尖没有必然关系。

就像肩担远比车推辛苦努力,但效果一定不比用车推更快更多更省力。

儿子玩游戏,也喜欢踢足球,不知受什么因素影响,还玩健身。可能受妈妈影响,学会将认定要做的事坚持15天并养成习惯。

中学放学后,听下歌,玩下游戏再健身,或去踢球什么的,我们不干涉。相反,若从小学开始开足马力去拼成绩,能拼多久?

2、学习课本知识是学习,但学习“学习方法”更重要。事倍功半是无奈,事半功倍应提倡。

我长期在外工作,他妈妈也常出差,他初中高中阶段基本属“自理”状态。

回想起来,可能耳闻目染,他从小就培养了阅读的习惯吧,一年级就偷偷看文字版的《西游记》了。

初中,他对政治地理没兴趣,我暑假回来,看新闻时,从伊拉克战争到地缘政治……尽可能将课本的知识和男孩关心的战争等兴趣点联系起来。

给他买了各种各样的地图,还有地球仪等,房间贴得满当当,像作战指挥所似的。

学习方法,貌似也没专门教他,可能我书柜里相关的书他翻看过,还有时结合某些题目给他引导一下,也不多。

他上大学后整理他房间,翻过他的课本、作业、笔记,又写又画的,看得出他领悟并掌握了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我习惯使用和研究的“形象+线索”的方法多少对他有影响。

……想起我有点愧疚,和他一起时间真不多。

建议:

在悟空问答里回答了孩子教育的很多问题,觉得家长盯住孩子作业和成绩分数的多,学习并引导孩子学习方法的少。特别是部分妈妈,感性发泄情绪吐槽的多,理性静下心来观察孩子,扎实找到方法并坚持的少……

如果你的孩子还在小学阶段,真不能只盯着眼下的分数和成绩,应在激发孩子内在动力和领悟学习方法上下功夫。


速强画说儿童教育


身边就有现成的例子。某亲戚的女儿就是这样的学生,当年上的是全市顶尖的高中,从不报补习班,每天十点宿舍关灯就睡觉(其他学生大多偷偷开手电学到半夜),却每次大考成绩从来都在全校前十名之内。高考时因语文意外比平时少考了十分,没把握不敢报清华、北大,也不想复读,不得已上了北航。 个人以为学习特别优秀的学生有几个必备的特质,不同时具备的学生很难学习特优,再努力学习也很没太大用。首先要有超强的记忆力,一旦学会就能记牢,这是学知识既快又多还准的基础。而多数学生的学习方式是边学边忘,临考了再突击背书的模式,根本无法学到优秀。其次有很好的悟性(或者说是理解能力)和学习能力以及认真学习的态度,悟性多半是天生的,学习能力有相当部分靠后天逐渐养成并提高。再次要有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然后还要有反应敏捷、思路清晰的头脑,最好还要有良好的口才。同时具有这几种素质的学生,既使不怎么用功学习,相信也能学得相当好,更何况他们中的大部分人学习都是非常勤奋的。


战地吉普1


为什么有些孩子从不刻苦努力,却能成绩顶尖?

无独有偶,有幸在教学生涯中遇到过一个这样的学霸。

那是2007年,新接手一个七年级。打开分班成绩册,曾某某,脑子里一下冒出个念头:该不会是那个“神童”吧?没错,正是他,前两年闹得沸沸扬扬远近闻名。有多牛?三年级可以口算四位数乘法,张口就来那种;背课文,别人得半小时,他只需摇头晃脑的慢幽幽的读两遍。

在我班上读了三年,过程各种淘,但成绩从没下去年级第四(同级九个班,440人以上)。

综合分析他这类人,从不刻苦努力,玩玩耍耍的学,还有点小调皮,但成绩稳居前三。

他们大多有以下共同特征:

一:天赋高,感觉就是“为读书而生”。

二:记忆力好,“过目不忘”。

三:有成熟的学习方法。

四:学习兴趣浓,学新知识时,特别是越难的题,容易“犯痴”。

五:学习时比谁都专注,玩时比谁都“疯”,但有自己的度。

六:班级上同样的课程和习题“吃不饱”。

七:人前轻松,人后用功,很少做无用功。

。。。。。。

这就是所谓的学霸。


您遇到过吗?有什么印象?文后留言交流可好?


醉z清q风f


估计有不少人有这样的困惑,自己很努力,为啥拼不过那些学霸,孩子上了那么多补习班,为啥成绩名次还是上不去呢?

作为一个过来人,曾经的准学霸,先分享一下我的一些亲身经历。

我的中学求学经历

我是77年的,95年考的大学,高中时期算是一个偏科严重的准学霸,一般数学、物理、化学考试基本上都能用一半的时间完成交卷,印象中没有拿过150分,但是135-145之间是常有的事。高三(1994年)的时候,物理拿过奥赛省二等奖,数学拿的奥赛市一等奖,高考的时候,偏科的影响太大,不算英语成绩的话,语文数学物理化学这四科总成绩不拿本市的理科状元,也能进前五名,最后150分的英语只考了70分,同班考上清华的同学总分比我多40多分,英语比我多了70多分,就此与北大、清华、中科大无缘,上了一所相对普通的重点本科(当年全国首批27所211高校之一),现在的中南大学,当年还叫中南工业大学。

我属于对数字、公式、立体建模特别敏感的类型,这一点我不知道能否用天赋来形容,当然,我绝对不是天才的料,不过当年的我确实对数学和物理知识特别敏感,在学习知识的时候,脑子中总会建立一系列虚拟的模型进行演练,平面几何、立体几何、力学、电磁学等等,各种知识点的场景都会在我的脑子里面建立一个动态的场景,而且能够基于不同的知识点快速的切换,这一点,估计是很多同学所不具备的。

然后呢,我也是那种特别能吃苦、坚持、倔的很的性格,用我们湖南本地话来说叫做霸得蛮。从上初中开始,我就一直有一个习惯,任何数学、物理的作业和练习题,必须在当天完成,并且必须自己独立做出来,不跟任何同学交流(那时候也没有微信、电话,什么都没有),经常为了解开一道数学题或物理题,动不动就是4、5个小时,熬夜到晚上2、3点也一点都不瞌睡,即便做梦也都会经常梦到题目,甚至有时候答题的思路是在梦中找到的,第二天爬起来赶紧回忆思路进行答题,那种激情,真是难以忘怀。

学习的过程离不开大量的练习。

中学阶段,尤其是高中,学习的知识量非常大,节奏很快,每一个公式、定律都是非常重要的知识点,相互之间有大量的关联性,其实按现在流行的脑图模式来说,这些知识点是可以形成一张网状的思维导图的。

如果不对学过的知识点进行大量的针对性习题训练,这些知识点很容易在你的大脑中被搁置、淡忘,变成一些模糊的记忆。所以,在我看来,反复练习大量的、有难度的、覆盖全部知识点的习题是非常有必要。

我记忆特别深刻,高中的时候,老师经常发数理化的练习册,一般都是至少2、300页一本A4纸规格的练习题,用于一个学期的练习之用。但是我一般都习惯于在一个星期的时间内高强度的做完一本练习题,而这一本习题一定是覆盖了所有知识点的,我可以没白天没黑夜的做,做完之后,可能1、2个月都不会碰这个学科的习题,但是因为经过反复的练习,习题的内容、知识点、出题的套路模式,都深深的印刻在脑海中,所以那时候学校组织模拟考试,通常都是按1.5-2.5小时的考试时间,我从来没有超过60分钟交卷的,因为大多数考题我看题目就知道答案了。

再一个特点是我读书的时候不喜欢局限在教材的范围之内,而是喜欢挑战高难度。

数学、物理知识的学习需要对超级复杂的题目进行挑战,比如奥赛的题目,因为只有这样的题目才会在里面设置非常精巧的机关和复杂的逻辑,如果你能够让自己静下心来,挑战不可能,穷尽你知道的知识点去演算、推敲、猜测可能的解题思路,一旦做出来一道题,对你的知识的巩固效果会远远超过你做100道普通难度的习题,而且经常进行这种挑战,会极大的拓展你的思维方式,让你把各种公式、定律给连贯起来,做到举一反三。

所以,我那时候会跑到省会长沙的袁家岭新华书店,把当时能买到的奥赛相关的书籍和习题全部买回去做练习,寒暑假的时候,很多同学都在玩,我自己一个人闷在家里闭关修行,就这么慢慢熬出来的,到后来高三的时候,我基本上不去上数学、物理课了,自己跟老师申请,独自跑去图书馆开始自学大学物理、高等数学的书籍。

我的一位高中同班学霸

这位同学跟我同班三年,是唯一令我佩服的一位真正的学霸,我或许属于“天分+勤奋”的类型,而他则是“天赋+效率”的典范。

这小子的属于读书过目不忘的类型,高中三年经常出去玩、跟别人打架,整天像个二流子一样,但是学习成绩却是一流的,我们埋头复习功课的时候,经常看到他在看各种小说,却丝毫不影响他每次考试能够在班上的前三名之列。

我们高中的数学、物理老师喜欢上课的时候刷题,讲完课本知识之后,就会在黑板上写题目,让学生作答,谁第一个给出答案和解题过程,老师就会马上擦掉黑板,继续下一道题,通常主要是他和我在PK,不过这种状态,对于很多学习成绩一般的同学来说就特别不公平了,因为题目还没看懂,就被老师翻篇了。

后来我观察了这个同学,上课的时候特别专注认真,做习题的时候也是同样的,注意力特别集中,此外,我在跟他PK的过程中,发现他对知识点的贯穿掌握和解题的思路有很多独到的地方,说明他有一套很高效率的学习方法。

后来他考上了北航,再后来留学出国定居了。

为什么会这样?

其实,答案很简单。

除了天赋以外,大多数人的智商是差不多的,那么造成差别的原因是这么几点:专注力、自律性、目标导向、学习兴趣、学习方法、知识点的记忆方法等。

专注力的差异,导致效率千差万别,自然带来截然不同的学习效果

很多孩子因为各种原因,逐渐养成了注意力不够集中的毛病,写作业、学习的时候,容易分心走神,要么东摸摸、西看看,要么听到什么声响就要去看一下,要么眼睛看着书,心思却飞走了,这样的状态,是无法保证很高的学习效率的。

本来一个作业或者一套习题,正常来说2个小时能够做完,学霸因为知识扎实、专注度高,1个小时就完成了,而专注力差的孩子,要花3、4个小时,错题还很多,甚至很多题目还做不出来,这就是差距。

自律性强的人,更有目标,也更容易获得想要的结果

学习成绩好的孩子,往往自律性、目标性更强,知道自己要什么,也知道自己应该怎么做。这样的孩子,在面对诱惑和困难的时候,能够坚守自己的原则底线,就像我当年读书一样,别的同学做不出来作业,也不会熬夜,等着第二天抄作业,但是我一定会熬到把题目解出来为止,不然的话,多晚都不会睡觉。

其实,很多看似不刻苦却学习成绩很好的孩子,真正刻苦的时候,你是看不到的。

学习方法很重要

说实话,学习方法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但是,以我的经验来看,预习、复习、多做不同类型的习题,挑战难题,串联知识点,跨领域学习,都是非常重要的学习方法。

我当年并不知道脑图(思维导图)这样的概念,但是那个时候,我已经很熟练的掌握了将数学、物理的各个主要公式、公理、定理建立一个知识网络图谱,当然,这个图谱是在我自己的大脑里面的,我会随时任意的翻查这个网络来寻找我要的知识点,帮助我解答学习上的难题。

到后来,我进行复习都不是看书的方式了,完全就是脑袋里面放电影的形式,1、2个小时就能把中学的物理、数学的知识点播放一遍。

高考前的5天,我把所有的教材、习题全部放下,每天除了吃饭、睡觉,看电视剧之外,就是在脑子里面放电影,把知识点过几遍,放松自己的情绪。

学习兴趣是核心驱动力

这也说到了一个关键点,学霸都是爱学习的,对于知识的获取、使用有着一种莫名的乐趣和成就感,有兴趣的驱动,再加上自律、专注、高效率的学习方法,想不成学霸都难了。

不过,兴趣的培养,往往需要从小抓起,如果孩子已经到了中学的阶段,会不会突然开窍,就只能听天由命啦。😂

我是元宝爸爸,教育实践家,多平台原创作者,分享专业的育儿、教育知识!欢迎关注我,留言咨询或讨论。本文系原创,抄袭必究!


元宝爸爸聊育儿


从小学到高中,虽然算不上顶尖,但是一直名列前茅,跟其他排名考前的相比也算不上努力的。看到这个问题,也许可以尝试着回答一下。

我自己个性比较随和,在读书的时候,朋友里既有学习认真的好孩子,也有调皮捣蛋的差生,据我自己的观察,我觉得从不努力成绩却能顶尖,可能有以下几个原因:

1.重视系统性思考,将知识串联

我自己记忆力比较差,如果死记硬背就很难记住,所以只能将知识有逻辑的串起来,这样只需要记住基本的很简单的知识,通过推导就能够把其他需要记忆的知识记住。

通过这种做法,一方面我训练了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每接触一个新的概念,我会了解它的基础条件是什么,基于这些基础条件又进行了怎样的推导才能够得出最终的结论。这样,我对于这个概念适用的范围和推导过程就会掌握得比较熟练。

另一方面,对于基础概念以及推导过程的掌握,不仅会加深我对概念的理解,同时还会增加我举一反三的能力。理科的考题很大部分就是建立在对基础概念的理解和掌握上。

而反观一些学习特别刻苦的同学,他们很多都极为推崇做题,做了大量的习题,但是对于基础的概念却不能够深刻理解其内涵,也无法对于各种概念从更高的层面去思考它们内在的联系。

2.简化需要记忆的内容,提高记忆效率

对于一些确实需要记忆的内容,我会通过编口诀、找类比来简化记忆内容,记忆起来非常容易,而且不会出错。

比如生物中的人体必须的氨基酸之类的,我会编口诀,然后想一想生活中的哪件事情可以用来将这个口诀串起来,并且能够跟概念的名称很容易的形成触发点。这样我一看到名称就能力立即想起这个概念的内容。

这个会锻炼我的联想能力,而且极大的降低了记忆负担,对于我这种记忆力不强的人来说,真的是帮助太大了。

3. 从最重要的地方突破

想100%把握课本上所有的内容是不可能的,选择一个重点往往会节省很多的精力。特别对于自己的劣势学科,这一招非常管用。

我之前英语比较差,因为记忆力不好,很多内容记不住。后来我想到一个办法,只记忆课文里的重点句子。每一个单元,最重要的那篇文章,一般只有7-10句重点句子,这种句子一般包含重要的语法结构、词汇等,基本上涵盖了那一个单元80%以上的重要知识点。由于数量不多,全部背下来并不会花多长时间。

我每天早自习就大声朗读这篇课文,并且背诵这些重点句子,往往一个早自习就可以背诵下来,两三个早自习就能够完全记住。通过这种方法,我的英语成绩提升得很快,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从90多分涨到了120多分。


暂时想到了就这三条,希望对你有启发~~


金小min


和思维导图结缘是上了大学以后,某一天复习功课的时候突然醍醐灌顶,从那时起,我的学习能力开始飞速提升,考试对于我来说,不再是痛苦的折磨。

掌握了思维导图这把“屠龙宝刀”,才彻底明白了一件曾经以为特别古怪的事情。

我初中时期的一位同学,他的学习方法与众不同,上课时课桌上只放一本合着的书,偶尔记笔记,真的是偶尔,因为极少见他记笔记,整堂课一动不动地凝神听讲,之所以观察这么仔细,是因为自从他到了我所在的班,我就从第一名毫无悬念地落到了第二,差第一名一个车位,是的,我既不幸也幸运地遇到了“学神”——几乎科科考满,我除了个别科目勉强和他不相上下,整体成绩完全被碾压。

这位同学在家学不学,如何学不清楚,但在学校的状态也和其他人完全不同,自习课我和多数同学总是忙着做作业,想起来着实汗颜,当时的我就是靠刻苦努力勉强考个高分的那类学生,每天疲惫不堪还咬牙坚持的那类学生。

“学神”自习课也做作业,不过是在下课前十分钟内做完的,大部分时间面前什么都不放,手肘支在桌子上“冥想”,偶尔拿出书翻一下,后来也知道了他是象放电影一样用脑子过滤消化课堂内容,别人就算知道了他的方法也用不了,就象武侠小说里的“屠龙宝刀”,大多数人见了也拿不动,就算拿得动也舞不动。

《高考状元的屠龙宝刀》的作者李晓鹏,来自重庆江津的高考文科状元,他很幸运在高中时期领悟到思维导图的妙处,幸运地考入了中国人民大学。

曾经和当高中老师的朋友探讨过思维导图,思维导图的确是学习上的“屠龙宝刀”,但若想把“宝刀”舞动的行云流水、虎虎生风,“内功”的修为得达到一定程度,什么样的“内功”?迅速整合知识点的能力。

说详细点儿,编课本的人把要呈现的知识分章节阐述,类似于看书的人看到的是很多不同形状的叶子、部分长长短短的枝子,还有个看起来并不起眼的树干。

多数学生的学习方式是强记叶子的形状、枝子的长短,免不了记混叶子的形状,记错枝子的长短,能记住80%到90%的内容就是“学霸”了。

如果用思维导图学习,过程就是找出叶子和枝子的结合规律,把叶子归类,合适的叶子“粘”到合适的枝子上,再把合适的枝叶“粘”在合适的大枝子上,最后还原成“树”的模样,这样就不会记混也不会记错,知识点的融会贯通就完成了。

但凡成绩好还看起来学的轻松的,都是掌握了高效学习方法的人,而努力学习是领悟高效方法的前提条件,至于能不能悟到,什么时候悟到就看个人的运气了。


阿娥你好


我女儿就是这样的。😂

初中时成绩一直中等,平时住校学习还算认真。但在家基本上懒懒的,不会主动复习,也不会主动背单词。因为参加社团原因,不会与同班同学玩,但喜欢和高年级同学以及外校玩。老师还说她比较外向。中考也没考差,报错志愿,没考入省重点市重点高中。去了一个区重点高中的重点班。

高一有点失落,直接去报名玩学生会,又去玩模联。成绩也就年级100名内。平时感觉她在家也就写写作业就完事,寒暑假总是最后拼作业,气死我了。高二当上学生会部长,更忙了。模联也是经常参加比赛。就没见她多学习。还顺便谈了场初恋。😂人家都说高二谈恋爱,高考必完蛋。。。我们基本上已经失去信心了放弃了,只要求她不要读二本就烧高香了。她倒是蛮乐观,直接填了一个211的暨南大学作为拼搏目标。😂我们表示基本悬。。。

高三开始啦,如预期估计的一样,她失恋啦。😂😇我们也不敢多刺激她。但是还好,好像是和平分手,刺激不大。学生会也卸职了,模联也结束了。开始学习,开始学习。但回家依然不读书,只读手机。😂老师没收手机,就把我的旧手机拿去用。。。

高考最后考了623分,全省文科671名。我让她去中山大学啦。😂难道真是天才?


丘吉耳


记得我小时候一到六年级都是过目不忘,算题都是几秒钟的事,脑筋急转弯等疑难应用题等也是分分钟的事,考试一直都是全班前三,第一,第二,最多考的第三名,背课文看一遍就能一字不漏的背完,数学题老师不讲我就先会了,觉得很轻松并没有故意认真学习和努力,到上初中的时候,家里出现一些变故,所以我没有心情专心上学,尽管很努力的告诉自己一定要好好上学,但成绩却下滑了,语数英都是满分120,我从100多分降到90多,80多……到后来没有信心再上学了就没等毕业就退学了,很多人都说我浪费了才华,不上学太可惜了,可是我真的不后悔,因为人不能只为自己活着,为了爸妈,我愿意分担一切事情,至于发生什么事就不一一细说了,我觉的吧成绩不是强求的,对于我的三个孩子我从来不要求孩子一定得考高分,只是对孩子说一切尽力而为就好,能考多少就考多少只要尽力了就不要会后悔


窗帘文具



工作20多年,也见过这样的孩子。平常看起来学习不怎么努力,但是成绩就是不错。

1、我想这些孩子首先得有着惊人的记忆力。有的孩子背课文两三遍就背下来了,而有的孩子读二三十遍都遍都背不下来。所以在别人背诵的时候,他已经在玩耍了。

2、有的孩子适合变学变玩。

按理说,大部分孩子都应该是非常专注地学习,但是有的孩子就要边写作业边看电视,边学习边玩耍。 这应该是注意的分配比较好的缘故吧。

我记得我自己上学时几乎就没怎么听课,每节课都在边听课边整笔,满手都是墨水,但是老师讲的内容我是一点儿都没落下。 老师看我没听课,总是找我回答问题,但是我都能回答正确,老师也没办法批评我。

还有我家小妹,上高中时,很多时候都在打瞌睡看或者看课外书,老师特别生气,叫她认认真真学一个月,结果认真学习的效果反而没有边玩边学好。老师也不再管她怎么学习了。

3、学习的方式和方法不同。

别人的学习时坐下来专心地学习。而看着贪玩儿,但是成绩很好的孩子的学习是把学习当成是很平常的事情,在不经意间观察生活,在记忆,在背诵,在梳理知识体系。

我儿子上高一时告诉我:“妈妈,我怎么以前没有发现我有学习地理的天赋呢”原来每次地理考试都在班上名列前茅。 他告诉我晚上其他室友在聊天儿,他静静地听着,脑袋里却在想着当天学习的知识。边想边梳理遍记忆,哪里记得不好的,第二天早上起来马上就去翻阅书,这样很快就记住了,还不容易忘。这样他就会花比别人少很多的时间来记忆、背诵。

学习不会是一件轻松的事情,但是我们要学会苦中作乐,要学会不断的去总结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去反思哪个地方还需要加强。在总结中提高,在反思中完善自己。

我是语文教育杨柳依依,关注语文教育,关注孩子健康成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