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銀瑞信撤換胡文彪迎王筱苓接棒,工銀聚焦30產品設計或存缺陷

工銀瑞信撤換胡文彪迎王筱苓接棒,工銀聚焦30產品設計或存缺陷

《金證研》滬深金融組 時風/文 洪力/編審

2015年時,工銀瑞信基金公司曾成立一隻工銀聚焦30股票型基金,本以為是以投資質量上乘的30家上市公司為主,但細看投資策略才知道,原來是80%非現金基金資產集中在持倉比例最高的前30只股票上,如此一來,該基金就成為了持股高度集中,並且完全以基金經理選股能力為決定性的一隻產品。

不巧的是,偏偏這樣一隻高度依賴基金經理的股基迎來的首位基金經理胡文彪,就令基金業績大跌。經過2015年年底的反彈行情後,在2016和2017兩年連續虧損。去年1月底,該基金火速撤換胡文彪,僅一天時間,胡文彪就徹底離任該基金,由王筱苓接棒,可誰知業績繼續虧損。

投資組合定義“難度高” 工銀聚焦30呈現高風險

在2015年上半年的牛市時,不少基金公司都藉助行情的火爆大發產品,作為宇宙第一大行的工商銀行旗下的公募基金公司工銀瑞信來說,這樣的機會當然不能錯過。2015年6月25日,工銀聚焦30股票型基金成立,首募規模達到了12.7億份。

單看名稱,這隻基金就很有意思。炒股的人都知道在市場的股票指數中,有一個指數叫上證50,是上海證券市場中規模大、流動性好的最具代表性的50只股票,而這些上市公司均在各自的行業中佔據龍頭地位,因此也以績優藍籌股為主。

乍看之下,工銀聚焦30股票讓人有很強的錯覺感,就是以30只質量上乘的公司為主要投資方向,要知道,在火爆的牛市中,大多數投資者都不會詳細考究基金投資策略這些細小之處,完全靠名字是否有吸引力和是否符合行情。

但《金證研》滬深金融組發現,其實這“30”的意思和上市公司質量沒有“半毛錢”關係,之所以取這樣的名稱,是因為該基金策略規定,投資於基金持倉比例最高的前30只股票的資產,不低於非現金基金資產的80%。

簡單來說,就是持有的前30只股票至少佔到基金資產的80%,倉位高度集中,再加上這原本就是一隻股票型基金,80%-95%的基金資產都會用來投資股票,可謂是股基中的股基。然而就是這樣一隻“偶像”型產品,讓工銀瑞信“包裝”成一隻“實力”型產品,進而吸引了19112戶投資者認購,戶均持有6萬份以上。

當時的基金經理是胡文彪,從資料來看,其早年在券商從業研究員職務,2006年加入工銀瑞信,歷任產品開發部高級經理和權益投資部高級經理。在任職工銀聚焦30股票基金經理時,胡文彪的管理經驗已經有6年多,看似也是位“老司機”了,但值得注意的是,其在主動管理型基金方面的經驗並不足。

除去早年管理的指數型基金和債券型基金外,從2010年時,其管理的工銀中小盤混合一直到2011年離任時都是虧損的,而從2012年11月20日-2018年4月25日的管理來看,2013-2015年的連續盈利完全是在中小板和創業板大漲的情況下,當市場風格出現轉變後,工銀中小盤混合又在2016年以後連續虧損多年,而2015年6月25日工銀聚焦30股票成立時正是一輪牛市的末尾。

2015年下半年,胡文彪主要持有信質電機、海倫鋼琴、水晶光電、永貴電器、數字政通等股票,前十大重倉股中也以中小創股票為主,這在2015年四季度的成長股大反彈中卻是受益良多,也正是這個原因,在2015年底時,工銀聚焦30股票還盈利了13%。但在高度集中持股情況下,胡文彪忽略了市場回調的風險。

2016年成長股大跌,創業板和中小創指數均下跌超過20%,工銀聚焦30股票也在全年高股票倉位下虧損了1.2億元,將前一年盈利的八千多萬也賠掉了,投資者絲毫沒享受到分紅。而其業績比較基準在2016年也僅虧損了-10.02%。而在2016年底以前,工銀瑞信收取的管理費收入合計為1391萬元。

2016年報顯示,其股票資產為94.72%,幾乎和頂格的95%相差無幾,而在此前的招募說明書中明明表示,該基金會根據市場行情變化,在行情不好時減少股票配置比例,這樣看來,風控已經完全被忽視。《金證研》滬深金融組統計,當年其持有的所有股票共有58只,而前30只股票也確實達到了其非現金資產比例的80%,合計為82.69%,市場行情掉頭加上高比例持股,讓工銀聚焦30股票業績虧損巨大,更何況當年第一大重倉股海倫鋼琴就下跌了41%,其佔基金資產比例為3.96%。

在年報中,胡文彪總結了當年市場的波動和持倉資產的下跌情況,但其認為,成長股經過大幅下跌後,一些估值合理的公司將迎來反彈,所以在2017年,其認為成長股將會有超額表現。

但事實是,部分成長股卻是表示的不錯,但絲毫和胡文彪持有的股票關係不大,加上2017年的主行情由價值藍籌股主導,成長股更是分化明顯,所以最終在行情火爆的情況下工銀聚焦30股票卻下跌了13.76%。胡文彪的主要投資方向太過於集中在成長股上,在前十大重倉股里根本沒有白酒、家電等消費龍頭股。

2017年年底,工銀聚焦30股票的份額數量降至3.57億份,比成立時下降了七成,持有人戶數僅剩8951戶。

2018年1月25日,工銀聚焦30股票先是發佈增聘基金經理的公告,增聘王筱苓為工銀聚焦30股票的基金經理,但緊接著在1月26日就發佈胡文彪的離任公告,公告中表示的原因是:根據公司工作需要和人員配置狀況。當時胡文彪還繼續擔任工銀瑞信中小盤成長、工銀瑞信穩健成長混合的基金經理,但從4月25日也最終歷任,而這兩隻基金從2016年之後的業績也都不理想。

王筱苓繼任 打破持倉前30只股票不低於非現金基金資產80%規定

如今的工銀聚焦30股票,是由王筱苓一人管理。

王筱苓至今的管理經驗已經超過8年,且在接手工銀聚焦30股票時,其就已經有擔任7年基金經理的經驗,而且全都是權益類基金。但是從去年1月23日管理該基金以來,其任職回報卻是-10.38%,去年全年的業績回報是-21.28%。這樣的業績同王筱苓另外管理的幾隻產品看,跌幅明顯靠前。

從其他幾隻王筱苓獨自管理的基金看,2018年的業績回報是工銀現代服務業混合,-12.04%、工銀新藍籌股票,-16.75%、工銀消費服務混合,-19.72%、工銀大盤藍籌混合-13.63%,全都好於工銀聚焦30股票。

《金證研》滬深金融組從上述王筱苓管理的幾隻產品的2018年年報獲悉,其股票類資產持倉佔比大多是在81%以上,只有工銀現代服務業混合在41%、工銀大盤藍籌混合在74.85%。這似乎也說明,在相同股票資產佔比情況下,工銀聚焦30股票的風險相對其他產品要更大一些。

在2017年四季度,也就是胡文彪管理該基金的最後一個季報顯示,前十大重倉股為永輝超市、寶鋼股份、啟明星辰、中直股份、潞安環能、東方財富、江西銅業、中航飛機、光大嘉寶、寧波銀行,製造業以及週期股還非常明顯。王筱苓接手後的第一個季報顯示,前十大重倉股變更為寧波銀行、山西汾酒、建設銀行、中信證券、中國平安、永輝超市、伊利股份、天虹股份、立思辰、華僑城A,持股風格調整為以銀行、保險以及消費股為主,風格逐漸與王筱苓管理的其他幾隻基金靠攏。

經過王筱苓的調倉換股,工銀聚焦30股票在2018年的淨值增長率為-21.28%,與業績比較基準收益率-21.06%相比,雖然略有落後,但已經比胡文彪管理期間好了很多。結合2018年的市場風險和估值情況,其在2019年仍然選擇了謹慎的態度,但相對看好大金融板塊、電力板塊、以及必須消費品板塊。

2018年,工銀聚焦30股票仍然保持了80.22%的股票資產佔比,畢竟這是一隻股票型基金,但所有股票的數量僅有38只,比此前出現了明顯下降,更值得注意的是,前30只股票的持倉佔基金資產淨值比例的75.84%,並沒有達到80%的水平,似乎工銀瑞信公司也意識到了“持倉比例最高的前30只股票的資產,不低於非現金基金資產的80%”對於基金經理操作上的難度。

今年一季報顯示,工銀聚焦30股票的股票資產佔比在81.87%,倉位接近最低線,王筱苓的操作相對謹慎,前十大重倉股中大部分為銀行、保險、房地產,以至於盈利出現落後。

2018年工銀瑞信淨利潤增幅放緩 渠道費用攀升

自成立之後,工銀瑞信基金公司的規模就始終排在行業前列。到2018年年底,該公司的管理規模為6,038億元以上,全年實現淨利潤14.96億元。雖然是行業內為數不多超過10億元的公司,但相比2017年實現的18.39億元,出現了18%的下降。但從規模看,相比2017年的5,456億元,卻是上漲10.67%,為何規模上升的情況下,淨利潤卻下降呢?

《金證研》滬深金融組從細分類型的規模來看,雖然工銀瑞信的總管理規模出現上漲,但是作為管理費“大戶”的股票和混合基金這類權益產品,其2018年的資產規模是544.08億元,相比2017年資產規模557.31億元出現了小幅下降。儘管債券型基金和貨幣型基金收取的管理費相對較少,但這兩大類型的資產上漲幅度大,綜合下來,規模的變化似乎對2018年公司的淨利潤並沒有產生太大的影響。

而數據也顯示,2018年,工銀瑞信的管理費收入為26.03億元,相比2017年的26.46億元,僅下降了0.43億元,降幅1.6%。而客戶維護費卻增長明顯,其2018年的客戶維護費是7.84億元,比2017年的5.19億元,大幅增長了51.06%。客戶維護費佔管理費的比重,也從2017年的19.62%,增加到了2018年的30.11%。

一般來說,客戶維護費是基金公司給代銷渠道如銀行、券商的費用,這些銷售渠道對基金的銷售起到決定性作用,進而影響到基金的規模和其管理費收入,所以對於這些銷售渠道的維護就顯得尤為重要。通常,一些中小基金公司在這方面的費用壓力會比較大,而銀行系公募基金公司,因為其大股東都是銀行,所以在自家渠道下發行產品的費用自然要比“外人”優惠,可工銀瑞信的情況卻並不是這樣。

另外,在2018年的銷售服務費中,工銀瑞信也大幅增加到11.67億元,而在這之前,這一項目的金額都沒有超過10億元,相比2017年7.25億元,更是大漲了61%。銷售服務費是指基金管理人根據基金合同的約定,從開放式基金財產中計提的一定比例的費用,用於支付銷售機構佣金、基金的營銷費用以及基金份額持有人服務費等。

在不計算人工成本的情況下,工銀瑞信基金公司在交易佣金、銷售費用等方面的成本上升幅度如此之大,似乎是2018年淨利潤出現下降的主要原因。

有業內人士表示,基金公司屬於輕資產行業,近幾年,人工成本上升有目共睹,基金公司在同行之間的挖角也很明顯,不過對頭部公司來說,因為其良好的企業文化和完善的投研體系、晉升渠道等,所以在這方面的壓力並不大。另一塊,科技設備的投入雖然金額不小,但對於大公司來說,在體制完善、底子比較好以及大股東支持的情況下,這方面的投入也數正常範圍,並且在會計處理上還逐年攤銷,所以壓力也不大。

最明顯的就是對於渠道之爭,相應的體現在尾隨佣金這塊,除了傳統的銀行、券商等渠道,近年來在互聯網銷售興起的背景下,對於第三方銷售平臺,基金公司也加大了力度。這就考驗了公募基金公司整體的運作能力和議價能力。

雖然是老牌公募巨頭,工銀瑞信規模巨大,但細看就發現,在旗下單隻基金的管理費排名中,工銀瑞信貨幣和工銀瑞信添益快線是2018年唯一兩隻管理費收入超億元的產品,管理費收入分別為9.24億元和4億元,但客戶維護費卻分別佔到了33.78%和44.3%。

另外幾隻管理費在五千萬元以上的產品中,大多數的客戶維護費佔管理費比例都在30%以上,這其中的工銀互聯網加股票,客戶維護費佔管理費比例也超過了40%。而這是一隻2015年6月份成立的股票型基金,一直以來,個人投資者都佔到了99%以上的比例,成立之初規模接近200億,但幾年下來業績累計虧損高達67%。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