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些人會給吳謝宇弒母辯解,找各種理由?

曦暉朗曜


為什麼?因為他是北大才子呀!人們總是潛意識裡對有才華的人倍加珍惜,多數人可能更痛心於他做出這種不可饒恕的事。你換一個學渣試試,分分鐘被唾沫淹死。

一個家庭要培養出一個有出息的孩子是多麼不容易的事情。除了自身的天賦,還有後天的教育,付出的心血可想而知,正因為不是個個有出息,才那樣彌足珍貴。一個地方,如果出現考上北大清華的學生,那是要貼橫幅慶祝的,這和古代考上狀元差不多吧?別的地方不說,就說我們這吧。當年有一個學生考上了北大,他爸開了60桌的酒席。試想一下,這是多麼長臉的事,簡直有種祖上冒青煙的架勢。

但這件事說什麼也沒用,錯了就是錯了,他必須為他犯下的錯誤付出代價。誰也救不了他。


人生萬般苦


不知道你從哪裡看到有人為他洗白。

殺人已經沒得洗了,更何況是“弒母”。

聰明的人懂得分析事件原因,而愚者只知道以對錯講結果。

第一:他為什麼要殺自己母親,肯定反映了他與他母親之間不正常的親情關係。

為什麼不正常?值得思考,因為一件事情的產生,肯定會有原因,這是兩個人相互作用的結果,她母親確實很可憐,但是肯定也有不對的地方(但是母親肯定是愛孩子的,弒母更有悖人倫),同時很多人看到一些原生家庭以愛的名義綁架孩子的影子,從而引發的一些網友精神共鳴(這並不是洗白)!

第二:中國社會的人發展,與父母那一代人差異較大的是對於精神世界需求和感受,他們那一代人還停留在物質需求的年代,所以年少時更多的是物質壓力,需要物質上的滿足。隨時間發展,社會節奏加快,生活和社會壓力的增大,現在的孩子雖然沒有物質壓力,但是精神和學習上產生的壓力要比父母那輩人多的多,由於代溝的產生,基本上很難進行溝通。所以會有人父母不理解什麼叫精神壓抑。

第三:從這件事,我們學到了什麼?網友大多是應該在分析原因,並不是洗白吧,有的人覺得分析對錯,把部分錯誤分擔給他的母親覺得是洗白,我覺得並不是、這是理性的分析,看事情應該從多角度出發。




韭菜炒雞蛋PB


這些天時刻關注著關於吳謝宇的新聞,心裡有說不出的滋味。網絡上大多是譴責他的文章:一個高材生,居然做出這樣違反人倫喪盡天良的事。偶爾也有同情他的言論,不過一般都遭到大舉圍攻。幾天的圍觀,讀著新聞,看著評論,心情越來越沉重。

本人平時絕對算得上一個理性的人,什麼事情都講究個原則。知道殺人要償命,也深為其母慘遭殺害而痛心。我歷來也不是溺愛孩子的人,相反的對孩子要求也比較嚴格,但是,我內心深處真不希望吳謝宇被判處死刑立即執行。產生這種想法的原因很複雜。有對這樣一個頂級聰明的才子的欣賞,有對15歲就喪父的孩子的憐憫,有對或許多年來他過的壓抑生活同情,還有希望他改過自新重新做人用他的聰明才智為社會做貢獻。

這些只是個人想法,請不要進行人身攻擊。到底吳謝宇的未來如何,肯定不會以我的意志為轉移。靜靜地等待法律的公正判決吧。


天藍藍7447770099210


其實,我們都信奉儒家的基本思想,但現行法律可沒有“弒母”這個詞。誤導性太強。

“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臣弒其君,子弒其父,非一朝一夕之故,其所由來者漸矣,由辨之不早辨也。”

以上是稱為群經之首的《易經》之語。對此問題古已有之,故不應感到意外和不可理解。

該案的具體情況尚且不完備,故不能亂加評說。待法庭定讞之後再評說不遲。在悲劇面前人應懷憐憫之同情心。

“弒母”這個詞是禮法社會的產物,在當下法律制度下,殺人罪項下只有兩種情況,故意和過失。受害人不分遠近親疏,一律為他人。在這點應該說法制是進步的。過度地注入道德因素來譴責教育的說法,或者藉此問題來貶低教育制度的說法,應該注意。

別把個案當成全世界,不管生活給我們多少痛苦,我們還是覺得幸福更多。

@憂天的杞人


憂天的杞人


因為那些人是禽獸,什麼高智商什麼被控制什麼這什麼那的,一個弒母禽獸還有人給他洗?現在的好多人都是讀書讀成禽獸了,知善而為惡的人不配做人,建議把給他洗白的人和他一起關起來判刑以正網絡風氣。


愛生活的沈東


因為現在的人看問題比較全面,不再是以前那樣一刀切了。

誠然,他弒母不對,但是背後的原因是什麼?這點真的值得我們思考,因為我們都不希望再次發生這樣的事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