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力2018年總收入2000億 與小米雷軍的“賭約”董明珠贏了

格力2018年总收入2000亿 与小米雷军的“赌约”董明珠赢了

左圖為珠海格力電器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裁董明珠出席3月26日舉行的博鰲亞洲論壇2019年年會分論壇。右圖為小米集團聯合創始人、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雷軍出席3月20日在香港舉行2018年度業績發佈會。 (圖片來源:中新社)

【僑報記者劉結球4月29日報道】格力電器28日發佈2018年度報告顯示,2018年實現營業收入1981.2億元(人民幣,下同),同比增長33.61%。因此,格力集團董事長董明珠贏得與小米集團董事長雷軍五年前定下的“十億賭約”。據小米3月發佈的2018年度財報顯示,當年小米各項業務營收總和為1749億元。

格力電器2018年實現營收1981.2億

2013年12月,雷軍與董明珠同時獲得“中國經濟年度人物”榮譽。頒獎典禮上,董明珠對小米的商業模式有不同看法,雷軍自然不服,於是二人現場打賭。雷軍稱,小米模式能否戰勝格力模式,要看未來5年。他豪言五年之內小米營業額擊敗格力,那麼董明珠輸雷軍1元錢。董明珠當場反擊不可能,一塊錢有什麼好賭的,要賭就賭10個億。

格力早年堅持不降價,不打價格戰,拿利潤和銷售商分享,自建銷售門店,與渠道商共贏。而小米關注論壇社群,讓員工和用戶頻繁交流,以自建電商為主。另外,重資產的格力在家電領域幾乎全覆蓋,熱水器、冰箱、生活電器應有盡有。靠代工的小米則關注筆記本、掃地機器人、空調、智能家居等。

如今,格力以200多億的差距贏了小米,董明珠贏下了10億賭約。

據格力28日發佈2018年整年財報,格力電器當年實現營業收入1981.2億元,同比增長33.61%,其中空調業務營收佔比為78.58%;實現淨利潤262.02億元,同比增長16.97%。 此前,小米於上月19日發佈上市後首份年報,截至2018年12月31日,小米實現營業收入1749.15億元,經調整淨利潤85.55億元。

小米和格力都是贏家

儘管10億賭局塵埃落定,不過,小米和格力都是贏家。

格力的報告顯示,2018年格力空調實現26.15%的增長,而智能裝備、生活電器兩大板塊表現亮眼,分別實現46.19%和64.9%的高速增長,這也使得格力電器相關多元化進程快速向前推進。

值得注意的是,格力表示,為進一步完善銷售渠道,促進線上銷售,擬在公司章程經營範圍中增加電子商務業務,同時要在5G手機技術研究上實現突破。2019年,還要加快推進芯片技術研究和芯片產品研發進度,完成自研芯片的全面替代。

而在短短五年間,小米憑藉線下渠道成功在港交所上市,還成為全球第四大智能手機廠商,並投入研究系統、芯片、智能製造等領域。

從增長勢頭來看,其風頭也十分強勁。小米2013年的營收約為300億元,2018年達到1749億元,是5年前的5.83倍。從2016年起,小米就一直保持著較高的增長勢頭,2017年營收同比增長67.5%,2018年第三季度增長率也達49.11%。公司毛利率也高達68.39%,硬件引流所帶來的互聯網變現能力可見一斑。中國產智能手機2018年出貨量下滑,全球手機行業飽和的背景下,小米取得如此成績,也十分不易。

實體經濟與互聯網碰撞與博弈

“10億賭約”本就是一次娛樂炒作,本身不具備兌現的必然性。外界關注到,董明珠在2018年12月就曾公開表示“與雷軍的賭局本身並沒有什麼意義”。

二者作為優秀企業的代表,都是中國實體經濟的中流砥柱,這也讓業內關注到了中國互聯網新興產業與傳統制造業之間的博弈,以及在風險與機會中前進的未來。

相較傳統產業的穩定發展,以互聯網為代表的新興產業的優勢在於其發展速度的迅猛:“只要風口站對了,豬都能飛起來”。而與機遇並行的是變幻難測的風險。互聯網新興產業最大的風險在於市場和競爭對手的瞬息萬變,後起之秀層出不窮。儘管雷軍信心滿滿,但不可否認,智能手機市場蘋果、三星、華為幾座大山,OPPO、VIVO等品牌的異軍突起,都迅速瓜分了市場。

而格力也要面對美的、奧克斯等行業巨頭的長期競爭。其在互聯網行業的試水,也是實體經濟與互聯網思維的碰撞與結合。傳統制造業希望藉助互聯網謀求產業升級、轉型。目前來看,格力也是“險勝”,未來5年,其還要追求到2023年營收實現6000億元的目標。

對於二者而言,未來的道路都不平坦,面對的壓力也正是兩大行業未來的挑戰,包括核心技術、市場競爭、國際貿易環境等因素都給企業的經營帶來挑戰。(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