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後梁太祖朱溫?

歷史一書生


剛才一位網友@Cr0mit9527 在評論這個問題時留言:好奇,朱元璋怎麼沒有攀這個祖宗呢?

朱重八可能不屑於認這個朱姓前輩,他們兩個其實出身都低微,但是重八大哥是兩個光拳頭鬧革命,一招一式剪滅群雄後創立的大明王朝。

但有朱姓後人卻留下一副對聯:"上下兩皇帝,千古一聖人"。

朱熹和朱元璋可以夠格,這個朱溫卻是:

厚黑始祖,荒淫惡魔

我們知道,大唐自"安史之亂"後,藩鎮割據的局面進一步擴大,形成了"五代十國",這是繼魏晉南北朝後,中國又進一步陷入分裂混亂的時期。

後梁就是五代之首,公元907年朱溫稱帝,是為後梁。

朱溫運氣極好,鹽販子大哥黃巢沖天一怒號將軍,遊手好閒的"沒毛蟲朱溫"在黃巢起義第三年,把家中僅有的一床油渣子舖蓋賣了,在家人、鄰居的白眼中走向了這類人的必然選擇一一當兵吃糧。

朱溫雖然十以內加減法弄不透徹,他在厚黑學上卻絕對不輸司馬㦤,他雖然屬於社會低端人氏,在能力魄力影響力絕對不輸高幹子弟司馬兄弟。

公元880年,歷盡千辛萬苦的黃巢終於在長安建立大齊政權,黃巢對這個一身蠻力、腦殼打得滑的部下委以重任,任命他為同州(今陝西大荔)防禦使。黃巢政權二、三年後陷入唐軍反攻而日漸力拙,朱溫腦子轉得飛快,趁農民軍處境困難時,叛變投降唐軍。黃巢受到昔日低眉順眼朱溫的反攻,於是腹背受敵,退出長安後只能靠"維它命"苟延殘喘。

黃巢的信任和委任狀、擦屁股都嫌棄!

此後二十年,朱溫佔據太行山以東,淮河以北大片土地,他的對手是有名的河東節度使李克用。

公元884年,黃巢徹底玩完,殘菊不肅殺,只是滿地花。面對路過的李克用,老朱眼睛笑得如這兩天四川的碗豆角,迎入自己的窩子汴州,酒席後已經吐不出來字的李克用被安排入當地最好的二星級酒店。

入夜,漫天大火燒了酒店,李克用命不該絕,起來屙尿發現了"火燒天"⋯




公元904年,朱溫學習那西涼豪強董卓,一式"舉火燎天",把個150多萬人口的長安一線超級城市燒得面目全非,遷都洛陽,他在走董卓老路,並殺掉唐昭宗,立幼兒李祚當皇帝。

他的野心比董卓還要兇,他竭力打擊昔日的高門望族,免得瞧不起草根稱帝,同時把舊唐高級官員以裴樞為首的宰相三十多人,如下白菜餡餃子一樣,拋入黃河。

公元907朱溫稱帝。建立後梁王朝。

朱溫己入暮年,原來就好色荒淫,到了晚年,"蓮🌼白冒苔苔,老不收心",🌹樣



百出,連兒媳婦他都"耗子提手🔫,起打🐱心腸,予以"就地正法"。

真是"老壞人變成壞老人"!

公元912年,朱溫稱帝第六年,兒子朱友珪接到“飛鴿傳書":你的老婆正在陪老爹睡覺。友珪聯想到老爹要立另一個兒子朱友文做太子,悲傷的仰天長嘯:"太不公平!我虧大了"!

於是手提菜刀,勾結衛士,衝到龍床邊一陣毛砍⋯

呵呵,啥子"上下兩皇帝"啊,就是不折不扣的一個社會濫龍!


良人執戟2


搖擺不定,終成霸業

朱溫,唐末時期人,早年跟隨黃巢起義,但其後反水,加入唐軍,被大唐賜名朱全忠。但其後開平元年(907年),朱溫廢唐哀帝李柷,自行稱帝 ,建都開封,國號為“大梁”,是為梁太祖,改元開平。自此唐朝結束了它289年的統治,中國歷史進入五代十國時期。可以說,朱溫他的政治目標是搖擺不定的,基本上就是哪邊有利就往哪邊走,實在不行就自己單幹。



荒淫無度,難超其二

俗話說,英雄難過美人關,朱溫也不例外。他征戰四方,最初的目的,就是為了讓自己強大起來,才有勇氣向戀慕的女子表白,也就是碭山富室女張氏,即歷史上著名的賢后元貞皇后張惠。可是,張惠早逝,朱溫在張惠死後,放縱自我,縱情聲色,竟趁著兒子們在外帶兵,將所有兒媳召進宮侍寢!染指兒媳也就算了,可朱溫還趁著在張全義家避暑的機會,逗留數日,把張家上下弄得烏煙瘴氣。




傳位無道,聽信讒言

朱溫如此荒淫的皇帝,在歷史上也是少見。更離譜的是,朱溫一共有七個親生兒子,四個養子,親兒子活得好好的,才幹也不錯,可朱溫卻偏要將皇位傳給養子,大臣們知道以後紛紛傻眼。原來,朱溫特別寵愛養子朱友文的妻子王氏,王氏侍奉朱溫時,就經常說朱友文的好話,勸朱溫立朱友文為太子。朱溫心軟,就答應了王氏,立朱友文為太子。被美色迷惑至此的皇帝,朱溫絕對是佼佼者。



私心無德,公義猶在

雖然朱溫個人操守不行,但是他對全天下還是有貢獻的。

呂思勉:梁太祖的私德,是有些缺點的,所以從前的史家,對他的批評,多不大好。然而私德只是私德,社會的情形複雜了,論人的標準,自亦隨之而複雜,政治和道德、倫理,豈能併為一談?就篡弒,也是歷代英雄的公罪,豈能偏責一人?老實說:當大局阽危之際,只要能保護國家、抗禦外族、拯救人民的,就是有功的政治家。

朱溫無論如何,在當時社會終究體現出了他英明,撫卹百姓的一面,這一點是值得肯定的。

以上便是我的回答,希望對您有所幫助,如果您有更多想法,歡迎在評論區留言,進行進一步討論。


蘑菇雅說


朱溫處四戰之地,與曹操略同,而狡猾過之。

這是毛澤東對梁太祖朱溫的評價,簡明扼要,直至重點。朱溫早年跟隨黃巢起義,後投降唐朝,在汴州(開封)起家,汴梁地處平原,屬於四戰之地,朱溫靠自己的實力挾天子以令諸侯,最後廢唐而自立為帝,非常不容易,如果沒有一定的非常規手段根本做不到大唐之後的第一個皇帝。(朱溫劇照)

朱溫行事果斷從容。

朱溫雖然讀書少,但是對事物的判斷往往能直達根本,非一般儒者所能及也。為了斷絕李唐復興的希望,朱溫果斷做了幾件事情,而且從不拖泥帶水。(朱溫的梁宣陵)

拆長安,遷民眾。

巍巍長安城城代表著大唐,天下民眾對大唐的盛世非常懷念,只要有它在,大唐就有復興的一天。並且在長安的民眾也用實際行動證實了這一點,黃巢起義軍佔領長安後並建都於此,幾年後,李克用等唐朝軍隊圍攻長安,長安民眾裡應外合將黃巢趕出了長安城,民心嚮往之所在。

朱溫就是要打碎民眾的嚮往,天下士人的夢想。904年,朱溫假借唐昭宗的旨意,開始拆除長安的宮殿、官衙和大戶人家的住宅,強令他們遷到洛陽。拆除房屋的木材都放到渭水,順流而下,在洛陽附近的黃河上攔截,運到洛陽作為修建洛陽的建築材料,一些比較好的建築材料也通過陸路運到了洛陽,歷時一個多月,民眾嚎哭之聲不斷。巍巍長安城從此成了一個殘破不堪的城市,主要建築物被毀,官員和富有的人都被遷徙到洛陽,天下民眾的希望斷絕了,長安城成了夢想。(長安城圖)

殺宦官,絕李唐皇室血脈。

在唐朝中後期,宦官利用皇權在政壇上翻雲覆雨,是一個不可小覷的政治力量,唐朝後期的皇帝經常利用宦官來控制國家的大局。朱溫對此事心知肚明,在挾天子以令諸侯時期,打算徹底解決宦官問題,斷掉唐昭宗的政治幻想。此前,李茂貞、崔胤、朱溫曾經在902年殺死了幾百宦官,遷都到洛陽後,唐昭宗身邊仍然有200多大小宦官,唐昭宗利用宦官企圖恢復自由。而朱溫早就想徹底解決這些宦官,藉故將所有宦官斬殺,全部換上了自己親信人馬,使得唐昭宗徹底成了孤家寡人。

904年8月,朱溫派大將將唐昭宗殺死在宮殿之中,立唐昭宗第九子李柷為帝,905年將唐昭宗九子全部誅殺,只剩下被控制在手的13歲小皇帝唐哀帝。908年,已經禪讓帝位的唐哀帝也被朱溫殺害,斬草除根,不留後患。

白馬驛之禍,斷絕李唐朝臣。

朱溫有一個得力的謀士李振,他早年多次參加科舉考試,都沒有中進士,對唐朝那些官員深惡痛絕。朱溫急於稱帝,眾多的朝臣是一大障礙,這些朝臣代表了各地的勢力,李振極力主張將他們全部殺掉,以絕後患。在滑州(滑縣)白馬驛,朱溫一次性殺了30多個忠於李唐的大臣,並將他們的屍體扔進黃河,李振對朱溫說:

此輩常自稱是清流,應當投入黃河,使之變為濁流!

通過這一番政治操作,朱溫稱帝的障礙完全消除,李唐國祚已經斷絕。看似魯莽霸道的行為,實際上是朱溫精心策劃,為稱帝掃除障礙,時機成熟了,朱溫也就稱帝了。

朱溫淫亂後宮和大梁敗亡。

朱溫的髮妻是張氏,張氏在當時的地位明顯高於朱溫,朱溫的這位髮妻不但是賢內助,而且經常參與朱溫的很多軍事征伐,協調內部人員,一致對外,朱溫能成功有她妻子的很多幫助在內的。朱溫對這位髮妻非常敬重,904年張氏病重之時,朱溫在前線緊急趕回來,臨終張氏囑託朱溫四個字:戒殺遠色。朱溫有時候冤殺手下,殺戮非常重,而且特別喜歡女人,每佔領一處就像曹操一樣,尋找當地的美人來尋歡作樂。朱溫妻子死後,朱溫徹底失去了控制,殺戮和美色都是他喜歡做的事情。(朱溫像)

曾經有一次朱溫和自己的門客們坐在一顆大柳樹旁歇息,朱溫拍著這顆柳樹說,這顆樹可以做車軸的木材,周邊有一些門客隨聲附和朱溫的說法,朱溫大怒,你們這些書生就會阿諛奉承,愚弄別人,柳樹的木材怎麼能做車軸的,只有榆樹才可以做(柳樹的木材紋理不適合做車軸,損壞的非常快),立即命人將這些奉承的人拉出去砍了。

朱溫稱帝后,他的養子和兒子經常在外征戰或者戍守邊疆,兒子們的媳婦紛紛進入朱溫的後宮,供朱溫尋歡作樂,其實朱溫的兒子們和媳婦們崇尚的是至高無上的權利。她們接近朱溫,是朱溫的兒子們指使她們,打探消息,獲得皇位繼承權,各取所需。

朱溫對自己的親生兒子們一點都不看好,在他敗給李存勖時說了著名的論調:

生子當如李亞子(李存勖),克用為不亡矣!至如吾兒,豚犬耳!

生兒子就應該像李存勖一樣英武果斷,李克用後繼有人了!至於我的那些兒子們,就像豬狗一樣,成不了大器!

朱溫在自己的長子去世後,對自己的親生兒子都不看好,對自己的養子朱友文十分看好,並讓他負責西京洛陽的所有事務,準備將帝位傳給他。決定之後,將自己的兒子朱友珪(母親為營妓)調往萊州,清除障礙,不過這消息讓自己的兒子知道了,反動政變,殺死了自己的老爸朱溫,自己做了皇帝,被稱為

梁廢帝,後朱友貞(張氏之子)等迅速消滅朱友珪,被擁立為帝,稱為梁末帝。

朱溫對自己的親生兒子還是十分了解,讓他們做皇帝,在那個征伐頻繁的時代,無疑是自取滅亡,天不隨人願,梁朝很快滅亡。

朱溫所處的時代,各地割據政權戰爭頻仍,大家都崇尚武力,都遵循“順我者生,逆我者亡”的戰爭法則,屠城、屠殺戰俘是經常發生的事情,不單單是朱溫這麼做,當時的割據勢力都這麼做,假如有婦人之仁,早就被別人滅亡了,哪裡還有梁太祖朱溫的存在。


穿越再現彼岸


據說,朱元璋稱帝后,也想給自己鍍金,攀個歷史名人做祖宗。有個大臣就趁機拍馬屁,說陛下能奪取天下,得益於梁太祖朱溫在地下佑護……還沒說完,就被朱元璋喝令拉到殿下重責40軍棍。

其實,不是朱元璋不願認朱溫這個皇帝祖宗,是因為朱溫這個人所作所為太齷齪了。


朱溫出生於唐朝末年一個普通家庭,生的五大三粗,頗有心機。黃巢舉旗造反後,朱溫便加入黃巢的隊伍。因為作戰勇猛,很快受到接二連三提拔,成為獨當一面的將軍。別看這傢伙沒讀過幾天書,可是一肚子鬼點子。幫助黃巢下洛陽,破長安,建立“大齊”政權,讓黃巢過了一把皇帝癮。


後來,唐朝組織力量大反撲,農民軍接連大敗。朱溫一看形勢不妙,就投降了唐朝。唐僖宗不識貨,對朱溫大加封賞,還賜名“全忠”。他哪知道這是引狼入室,最終害的他是斷子絕孫。

唐僖宗死後,唐朝更加動盪不安。成為一方諸侯的朱溫趁及把年輕的唐昭宗劫持到洛陽,並誅殺唐昭宗身邊的大臣,讓唐昭宗成了真正的孤家寡人。朱溫野心勃勃,不滿足於挾天子以令諸侯,於是,就殺了唐昭宗,扶持一個兒皇帝,後來,連這塊遮羞布都不要,自己直接在汴京登基稱帝,建國號“大梁”。


朱溫當上皇帝后,在他結髮妻子王惠皇后的勸導下,做了點有益百姓的事。可是,等王皇后死後,朱溫就獸性大發,藉故到大臣遊玩,肆意臨幸大臣的女眷,弄的大臣敢怒不敢言。

朱溫不滿足戲弄大臣的妻子,還把邪惡目光轉向自己兒媳婦。他的幾個兒子為了繼承皇位,爭先恐後把自己夫人獻出去,供朱溫淫樂。朱溫養子朱友文的妻子生的貌美如花,聰明伶俐,深的朱溫的寵愛,也許是枕頭風吹多了,朱溫竟有意把帝位傳於養子朱友文。他的親兒子朱友珪聽說後,肺都氣炸了:這老不死的,不僅睡我媳婦,還吃裡扒外,不把這老東西宰了,我朱友珪是難有寧日!於是乎,朱友珪就聯合一位將軍,帶領500甲士,深夜闖入宮中,一刀把這個這個禽獸皇帝,送進陰曹地府。


洛水清風cuixiaosheng


李唐王朝,是儒家主流學家和史學家推崇備至的朝代。大唐出現過華夏民族為之自豪的“貞觀之治、開元盛世和大中之治”。就是這樣一個輝煌的王朝,卻被安徽碭山的一小混混終結了,且這個小混混還是黃巢麾下蟊賊。即便終結者有堯舜之品,也難免被後世詬病,何況朱溫本性痞猾也。

明太祖朱元璋與後梁太祖朱溫同屬現在的安徽人,我查了一下,兩家直線距離也就200公里。如果朱溫德配帝位,朱元璋必會攀附為祖,朱元璋捨近求遠攀朱熹,說明朱元璋對朱溫的享國和品行是不屑的。

朱溫終結了大唐王朝長達289年的統治,拉開了歷史上又一個亂世的帷幕。他的成功不單單全靠運氣,他的身上確實具有一個成功者所具備的特質。首先,朱溫有著非凡的戰略眼光,最好的例證就是“叛齊降唐”。當時,義軍與唐軍在戰略上呈相互對峙局面,勝負難分。在這樣的局面下果斷選擇了投唐,這可不是一個輕而易舉的抉擇,何況黃巢對他不薄且信任有加。朱溫的倒戈,成了壓倒起義軍的最後一根稻草。中華民族的歷史,在朱溫手裡拐了個彎兒。

朱溫為後世所不齒的主要原因是他得國不正和私德問題。連續弒殺了兩代大唐皇帝,這是史學家們一直耿耿於懷和忿忿不平的;濫殺戰俘、濫殺部屬、濫殺士人,博興屠城,都是史無前例的。

當代歷史學家,《中國通史》作家白壽彝先生:朱溫的濫殺是史上罕見的。他的荒淫行同禽獸,即使在封建帝王中也罕有其匹。

諸子常年在外統兵,朱溫招兒媳們入宮私通 。更奇葩的是兒子們對朱溫的亂倫不僅不感恥辱和憤恨,反而利用妻子們去父親那裡爭寵。齷齪兒孫,曠古醜聞!

當然,“現世報”在朱溫身上也體現的很及時、很痛快。朱溫被兒子弒殺了,兒子又被兒子弒殺了……

歐陽修在《新五代史》罵曰:嗚呼,天下之惡梁久矣!自後唐以來,皆以為偽也。連毛澤東都罵朱溫狡猾之。

然而,也有另一種聲音。當代史學家呂思勉這樣點評朱溫:梁太祖私德是有些缺點的… 然而私德只是私德… 政治和倫理,豈能併為一談。就篡弒,也是歷代英雄公罪,豈能偏責一人!……當一個政治家要盡他為國為民的責任,而前代的皇室成為障礙時,豈能守小信而忘大義。梁太祖定亂恤民,而歷來論者,多視為罪大惡極,甚有反偏袒後唐的,那就未免不知民族大義了。……



琴島牧風


朱溫,五代時期梁朝開國皇帝,生於公元852年,卒於公元912年,安徽人,唐僖宗賜名朱全忠,繼位後改名朱晃。公元875年,23歲的朱溫加入黃巢、王仙芝領導的農民大起義,由於其打仗英勇,被黃巢重用。882年,朱溫投降唐朝庭,與李克用等人聯合鎮壓起義軍,由於朱溫鎮壓起義軍有功,唐僖宗賜名“全忠”,任河南中軍營征討副使,次年拜節度使,繼而進封梁王。朱溫以河南為中心,極力擴張地盤,逐漸成為唐末最大的割據勢力。901年,朱溫率軍進駐關中,控制中央政權。905年,他用武力將唐昭宗逼遷洛陽,後將其殺死,立昭宗兒子李祝為帝,是為唐哀帝。907年,朱溫逼唐哀帝禪位於他,代唐稱帝,國號大梁,年號開平,史稱後梁。朱溫晚年大肆荒淫,強姦兒媳。公元912年,被親子朱友珪所弒,朱友珪用毯子裹住朱溫,埋於寢殿。同年11月葬於宣陵,在位六年,廟號太祖。

朱溫一生,在治理國家方面還是做了一些事情,值得肯定。然其濫殺無辜,荒淫無恥,在歷史上也是非常突出,為後人所不恥。稱帝后,在對外作戰時,朱溫實施了系列安邦定國的舉措,以期江山永固。他一改只重視軍事的思想,認識到民眾和土地對鞏固政權的重要性。因此他繼位後,與民休養生息,鼓勵恢復生產,獎勵農耕。為保證地方行政順利,他規定地方軍隊不論官階,在行政上一律在地方行政長官之下,接受地方官員管轄與派遣。

朱溫深知地方割據對前唐王朝的影響,同時為了維護地方穩定,他要求軍隊作用發揮在保民上,而不是割據一方擾民亂國。他深刻吸取藩政割據的危害,嚴格防範手下大將行為,一經發現,立即誅殺或囚,以絕後患。但朱溫對自己生性多疑與弒殺的本性不加約束,戰爭時期需要紀律嚴明,但朱溫的法律極其殘酷,他創立了“跋隊斬”,即如果將領戰死,所有士兵必須與陣地共存亡,如若生還,就全部殺掉。所以,將官一死,手下兵士紛紛外逃,不敢歸隊,朱溫讓人在士兵臉上刺字,如果因思鄉或戰役後逃走,一經發現被抓回,必死無疑,沒有生還者。近代吳佩孚採用此野蠻辦法,不斷提升戰鬥力,後敗於更勇猛的葉挺手下。

我們評價一個歷史人物應該綜合分析其所處的時代特徵,以他對歷史發展所起的作用作為評價標準,而不能憑個人喜好,今人的角度去分析歷史人物,用科學的歷史觀去衡量歷史人物,這樣才不致有所偏頗。

歷史人物都是歷史長河中的一朵浪花,是當時的弄潮兒,歷史是留待後人記載評說的,孰是孰非,是否是歷史的真實還原,我們已不得知,但是歷史人物能被歷史選擇承攬大任,他身上應該有許多常人無法練就的閃光點,我們要正視歷史,客觀看待歷史人物,公正做出評價。

毛主席曾客觀評價朱溫道:“朱溫處四戰之地,與曹操略同,而狡黠過之。”


幸哉盛世


後梁太祖朱溫,在歷史上是以荒淫無度著稱的皇帝,他在當皇帝后最為後人不齒的事情是他把自己所有兒媳全部染指了!這樣的事情不要說身為天下人榜樣的皇帝了,就是普通的百姓也不能做啊。可是朱溫做了,不但做了而且還光明正大的做了,這件事讓史學家非常不理解。

其實我認為沒什麼不理解的,估計他的價值觀與世界觀和我們不一樣吧,自古能成大事者都是不拘小節的,只是朱溫的不拘小節更嚴重對吧?

其實嚴格的說,朱溫肯定是一個具備大才的人,不然如何能在大唐後期天下大亂的時期脫穎而出一舉稱帝建立了後梁?這樣的人才能是一般人嗎? 至於說朱溫稱帝后性情大變做出了許多令人不齒的事情我覺著事情要一分為二的看,你想想朱溫費了九牛二虎之力冒著生命危險九死一生的建立了後梁稱了帝后難道不應該好好享受下?既然革命已經成功那同志們就不需要努力了對吧,這個時候多吃點多穿點多拿點不應該嗎?再說朱溫雖然沉迷於美色不假,但沉迷的美色基本都是自己人,既然兒子們都不在家,朱溫替兒子們關心關心兒媳好像也無可厚非吧。在這一點上朱溫堅決的貫徹了“走自己的路讓兒子們去說吧”的中心思想,從另外的角度來說他也不容易啊!

再說朱溫從小的時候就明白自己以後一定是個大英雄,所以根本不從事生產勞作,懶到了極點,還總對大家說,自己是當大英雄的人,怎麼能做這樣的粗活!看看,他在小的時候就已經樹立了極為遠大的志向,當“皇帝”。在這一點上朱溫確實是堅韌不拔,不達目的絕不罷休。

朱溫同志最大的優點是絕不任人唯親,他能把皇位傳給養子而不傳給自己的親生兒子,這得需要多麼大的胸懷啊,換個人試試?除非拿刀架在你脖子上,不然你能做出這樣的事?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得出一個結論,朱溫是個不一般的人,是個沒有脫離了低級趣味的人。也是個高尚的不顧自己親生兒子的人,更是個忠實的廣大後梁婦女之友。他能名垂千古確實是實至名歸! 對吧朋友們?


厚重的歷史追記者


安東尼認為朱溫是一個殘暴殺戮、荒淫無度的亂世奸雄!

不可否認的是朱溫做為一個政權的開創者,必然是有其過人之處的。他在建立後梁以後採取了一系列的與民休息的措施。使飽受唐末戰亂之苦的百姓得到了一定的安定。

無奈瑕完全掩過了瑜,他的濫殺無辜,無恥荒淫也是恆古未有的!

朱溫出身貧寒,早年投靠黃巢義軍,後反叛義軍投降唐軍。因作戰勇猛受到唐朝庭重用,後逐漸控制唐昭宗。漸漸地便生出取代唐朝的野心,他殺死唐昭宗,立昭宗的兒子李柷為傀儡皇帝。並且把李柷所有的兄弟誅殺於九曲池。至於被其誅殺的大臣更是不計其數。

在建立後梁之後,其荒淫的一面更是暴露無遺,竟然公然強迫其兒媳與其通姦。毫無廉恥之心。最終被他的兒子殺死!




大嘴巴安東尼


豬溫,全名朱全忠為唐僖宗賜名。本為唐未一書香門第。因民不聊生天下大亂,追隨天角大王黃巢起兵叛逆,有極高的治軍統軍之才為人奸惡善變,且有善於拉幫結派,在義軍中位高權重,深得人心,因黃巢不能審時度勢一舉殲滅大唐勢力,在半個多月後被各路勤王大軍殺的大敗而潰,朱溫也識時務者為俊傑,反叛歸於朝庭,專斯剿匪之事,升為節度使,在剿滅起義軍後有被榮升為梁王,自此狐假虎威嬌恨一時,善行廢立,在僖宗去世後,淫惡滔天,僅謀害天子,殺了皇親國戚(●✿∀✿●)九人之多,還有三十餘位忠臣良將,為其改朝換代聚積了勢力,他妻子張氏在世時尚能恭順從事,以天下為己任,自張皇后仙逝後,一發而不可收,荒淫無度,天下靡靡之音縱其一生,一次勞師動眾夜宿後,借居一大臣家中,淫性大發,將大臣的妻兒小女積於室,縱情慾海,其醜無比,他幾個兒子為了當太子,也各施其能,僅獻媳婦、於君父真荒淫無度,亂倫絕世,他被小兒子殺死於奶山溫柔鄉中,他的死對頭沙陀人李克用,及李存勖父子終其一生,終於推翻了反動邪惡無恥的後梁王朝。


94310417小云


朱溫幼年家貧,父親早亡,全靠母親替大戶人家打短工餬口養大兄弟幾人,由於疏於管教,成年後不學無術,坑蒙拐騙,後又養成偷盜行為,甚為鄉鄰所厭惡,都稱其為“朱三"。乾符二年(公元875年),爆發了王仙芝、黃巢領導的農民大起義,朱溫在家鄉名聲已臭,實在呆不下去了,只好投靠起義軍。



中和元年(公元881年)二月,朱溫領軍攻佔鄧州,俘虜鄧州刺史趙戒,從而阻擋了由南方地區向中原進攻的唐軍,減輕了起義軍的壓力,穩定了新建的“大齊"政權。八月,鄜延節度使李孝昌和夏州節度使李思恭率唐軍由東渭橋向長安進攻,九月朱溫在東渭橋一帶大敗二將,並一直將其趕回封地。次年,黃巢任命朱溫為同州刺史,在這一區域朱溫遇見了他命中的剋星,也是改變他命運的人王重榮。朱溫與王重榮的交戰中屢次敗陣,漸有恐懼心理,於是向黃巢求援,黃巢不允,於是殺掉監軍嚴實,以同州軍民向王重榮投降。唐僖宗聞訊大喜曰:“此仍天賜良將啊”!於是封朱溫為左金吾衛大將軍,任河中行營副招討使,並御賜名號“全忠"。有意思的是

天佑元年(公元9O4年)八月,朱溫命部下朱友恭、蔣玄暉等人夜闖皇宮,河東夫人裴貞一攔住報警被亂軍所殺,昭宗身著單衣繞柱而逃亂兵追上殺死。隨後立昭宗九子李祝為帝,即位時年僅十三歲。天祐四年(公元907年)四月,朱溫改名朱晃正式登位稱帝,國號大梁。並廢唐哀帝李祝為濟陰王,將其遷往封地囚禁,並於次年二月將其毒殺。唐朝三百年國祚就此悲慘地畫上句上,退出風雲變幻的政治舞臺,永遠地塵封於歷史當中。有意思的是朱溫才坐上皇位沒幾天就被人指著鼻子臭罵了一頓“朱三,爾碭山一百姓,遭逢天子用汝為四鎮節度使,於汝何負?而滅他唐家三百年社稷,吾將見汝赤其族矣!"這個罵的朱溫毫無脾氣的人就是他的大哥朱全昱。

朱溫目瞪口呆地面對大哥的咒罵時,他不會想到,他的大梁國自建國伊始總共才延續了16年就破李存勖的後唐所滅,並應了他大哥的那句話:“舉族被赤"。後史朱溫的評價主要有幾點:第一,生性狡詐。中和四年(公元884年),朱溫和李克用打派黃巢的軍隊回到汴州,朱溫將李克用安置在上源驛客站裡,或許是出於今後爭霸天下的考慮,也或許是李克用酒後失態惹怒了朱溫。就在李克用入住的夜裡,朱溫命人將驛站外堆滿了柴草點火焚燒。沒想到一場大雨澆滅了大火,李克用逃出生天,僅燒死百十個親兵衛隊。從此兩人結仇,並且朱溫還斬殺了李克用的兒子李落落,這也是導致後唐滅梁時殺光朱氏一族的原因。

第二,道德敗壞。朱溫既位前一直有賢慧的張皇后替他內外操持,並不斷約束他的言行使他少犯錯誤,甚得眾人的尊敬。張皇后去世後,朱溫開始性情大變,不但姦淫大臣們的妻女,並將淫邪的目光投向了自己的家人一一兒媳。《新五代史.朱友珪傳》記載:“諸子在鎮,皆邀其婦侍"。出於私利的考慮這些兒媳都沒有表示反抗,史料描述幾個兒媳個個爭奇鬥豔地博朱溫的歡心。


第三,嗜殺成性。朱溫既位前想將唐昭宗挾持到洛陽為自己所用,仿效曹操的"挾天子以令諸侯"。走之前將長安城裡的大小宦官全部殺光,並先後誅殺朝臣崔胤、鄭元規、裴樞等幾十人。並將屍體投入黃河之中,史稱“白馬驛之禍"。

客觀地說,作為一個爭霸天下的諸候,朱溫確實有他狡詐殘忍的一面,可是在那個動盪的歲月,要想站穩腳跟,你不殺人就得被人殺,這中間不存在什麼仁意道德之說。在說,很多朝代都是建立在前朝的腐朽末落上的,既使朱溫不殺昭帝與哀帝,別的軍閥也一樣會殺。李淵廢隨建唐後,不是也殺死了年僅十五歲的廢帝楊侑嗎,況且朱溫來至社會底層深知百姓的疾苦,他也沒有向趙匡胤,項羽那樣屠城濫殺無辜呀。

雖然在私德上確實有些問題,但比起其他帝王將相的後宮佳麗三仟,他還是有所收斂的,最起碼在張皇后陪伴的這二十年裡。至於扒灰,用句民間的說法叫"一個巴掌拍不響",說白了這是利益的趨使,各取所需,一場政治遊戲罷了。人們只記得唐玄宗李隆基和楊玉環那風花雪月的愛情故事,又有誰會提他們的扒灰關係呢。

而且,朱溫在發展經濟上也有所作為,中原地區由於連年混戰,造成大批青壯年死亡或傷殘,土地無人耕種,百姓流離失所。朱溫扶持發展農業生產,減輕租賦,將耕牛租借給農民從事生產。曾有記載,朱溫攻擊淮南楊行密時,抱到了為數眾多的耕牛,這是農業生產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朱溫並沒有佔為已有,而是全部分給老百姓,只是象徵性地收些租子。而只到梁滅亡後,後續朝代依然在收這些牛稅,持續幾十年,而牛同梁朝一樣早就煙消雲散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