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乡村振兴 这位女教授立志做总结宣传“余村经验”的铺路人

2019-04-29 10:31 | 浙江新闻客户端 | 通讯员 俞虹 记者 黄慧仙

服务乡村振兴 这位女教授立志做总结宣传“余村经验”的铺路人

日前,在“第五届浙江省公共管理创新案例评选结果发布会”上,由湖州市委、市政府申报的新时代乡村治理的“余村经验”荣获“浙江省公共管理创新案例十佳创新奖”。

从最早的总结提炼到最终上升为全国性经验,“余村经验”得到了从中央到省市县各级领导的关心支持,也凝聚着许多专家学者的心血汗水。在这其中,湖州师范学院教授沈月娣便是不得不提的重要一员。

服务乡村振兴 这位女教授立志做总结宣传“余村经验”的铺路人

“作为湖州本土研究‘余村经验’第一人,湖州师范学院教授沈月娣出了很多成果,挺感谢她的。” 浙江省人大代表、“余村经验”发源地安吉县余村党支部书记潘文革说。

自2016年以来,沈月娣持续关注余村生态文明建设和乡村治理创新实践,通过蹲点调研、提炼总结、深化研究,撰写论文和系列研究报告,为“余村经验”的总结宣传推广作出了重要贡献。

基层扎实调研“余村经验”传播全国

生态文明相关研究,是沈月娣一直关注的领域。从"矿山"到"青山"、从“卖石头”到“卖风景”,余村的发展变化令人瞩目。

牢记习总书记的殷殷嘱托,余村始终坚持以“两山”理念为指引,既护美绿水青山又做大金山银山,既充满活力又安定有序,探索和创造了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生产生活生态齐发展的新时代乡村治理的成功经验。

沈月娣觉得,浙江是习近平同志曾经工作过的地方,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逻辑起点。余村的绿水青山之路,同时也是一条乡村善治之路。作为社科工作者,她有责任把余村的创新实践总结出来,把村党支部带领村民创造的新鲜经验提炼出来,为全国加强和创新乡村治理提供启示和借鉴。

因为承担了国家社科基金委托项目“全国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理论与实践研究:以湖州市为例”子课题的研究,她多次来到“两山”重要理念诞生地安吉余村调研。

服务乡村振兴 这位女教授立志做总结宣传“余村经验”的铺路人

肩负责任和使命,带着问题和思考。2017年秋,沈月娣来到余村,采取入户访谈、座谈交流、查阅资料、问卷调查的方式开展蹲点调研。先后召开有村干部、村民代表参加的多场座谈会,与原村党支部书记、“改革先锋”鲍新民,省人大代表、现任村党支部书记潘文革,村委会主任俞小平,村监委主任李辉等座谈交流。调研结束后撰写的《关于丰富"余村经验"基本内涵的初步思考和建议》,明确提出了 “余村经验”的概念,并尝试对“余村经验”的基本内涵作了初步概括提炼。文章在理论刊物上发表。

“郡县治,天下安”,天下未治、乡村先治,乡村治理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举足轻重。明确了研究方向和重点后,沈月娣义无反顾,一抓到底。

2017年11月,结合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她又与湖州市司法局副局长俞栋一起到余村实地调研,撰写了《安吉县余村推进农村基层依法治理创新的经验与启示》,文章传播广泛,深受好评。

至此,乡村治理"余村经验"开始叫响全国。

树立问题意识 助推"余村经验"示范推广

在调研实践中,沈月娣感受到,做学术前沿问题与发展现实问题有效契合的“问题意识”研究,应该是当代学人的研究主旨和责任。问题是创新的起点,实践是理论的源泉,现实本身就是“教科书”。“学者的学术情怀和学理探索要有效解读、反映、回应、解决现实的发展问题”。

在“余村经验”研究的道路上,沈月娣并没有停下脚步。她又带着问题和思考,先后多次来到余村,对余村推进“三治融合”、加强和创新乡村治理的有关具体做法和特色经验及其对全省全国的示范推广价值进行了深化研究。

“余村经验”与党的十九大精神高度契合,是“两山”重要理念和习近平法治思想付诸实践后形成的重要成果,应该如何进一步总结宣传推广?对此,沈月娣提出了全面总结成功做法、系统开展理论研究、集中加强主题宣传等四条具体建议。

“余村经验”是推进新时代乡村治理的示范样本,能否引入标准化的手段和方法,对其进行标准转化,更加便于其他地方学习借鉴?对此,沈月娣提出要以标准化理念总结固化“余村经验”,加强乡村治理领域的标准化探索。

以这一课题成果为指导,安吉县司法局联合浙江省标准化研究院等单位,以乡村治理“余村经验”为蓝本,制定了《乡村治理工作规范》并于2018年9月10日正式发布实施,成为全国首个系统、综合、全面的乡村治理地方标准规范。

作为一种基层创造和实践样本,“余村经验”有何典型意义和时代价值?全国学余村,湖州怎么办?针对这些问题,沈月娣又执笔完成了《关于总结提炼余村经验,推动湖州"三治融合"的乡村治理走在全国前列的对策研究》《新时代乡村治理的示范样本——关于"余村经验"的调研报告》等一系列成果。

服务乡村振兴 把论文写在大地上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今年1月4日,沈月娣的理论文章《余村所创造经验的典型意义与时代价值》在光明日报理论版发表,“余村经验”也因此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但很多人不知道,这些成果都是她牺牲了宝贵的假期和难得的休息时间取得的。

在日常担负的行政工作非常繁重忙碌的情况下,为了研究“余村经验”,沈月娣只能利用难得的双休日。白天见缝插针,深入农村一线,了解乡村治理状况、获取第一手数据。晚上挑灯夜战到凌晨,撰写研究报告和论文。为了总结宣传“余村经验”,她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几乎没有休过一个双休日。

沈月娣出身农家,与农村、与农民群众有着天然的亲缘,坚持“用脚底板做学问”。从大学校园到田间地头、农家小院,虽然有辛苦、有付出,但更有成果、有收获。

村党支部书记潘文革说,沈教授长期持续深入关注余村的探索实践,从学术研究角度提出“余村经验”概念并对“余村经验”展开系统研究。她的研究成果扎根乡村、很接地气,层层递进、形成系列。既是对余村以往乡村治理做法经验的系统梳理和深刻总结,也为余村继续加强和创新乡村治理提供了理论指导。“通过采纳借鉴和运用沈教授的研究成果,不仅提升了我们对外宣传的理论高度,还为我们持续深化乡村治理实践提供了理论支撑,真正起到了理论来源于实践又指导实践的作用。”

随着一项项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的调研成果不断推出,在基层做调研、为三农做学问的意识在沈月娣心中长成参天大树。“脚上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有多少真情,就有多少妙计和良策。只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研究导向,多深入基层调研,才能真正了解农村实际状况,把握村民思想脉搏,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把学问写进群众心坎里。”

行百里者半九十,百尺竿头更进步。如今,沈月娣手头还在做着“两山议事会”和深化修订制订村规民约等两个课题的研究。“我很清楚也很庆幸自己赶上了乡村振兴的好时候,为总结宣传‘余村经验’作了点基础性、铺垫性的工作。接下来,我还会深挖 ‘余村经验’这座富矿——服务乡村振兴需要,让更多社会科学成果落实落地!”她满怀信心地说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