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自贸试验区 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显成效

船舶不再需要停泊港口,在海面上就可以实现船对船加油,加油时间压缩、成本降低——在辽宁自由贸易试验区大连片区,大连港矿石码头以“保税混油、离岸直供”业务创新为契机,一年内扭亏为盈,2018年向日韩中转铁矿石500多万吨,成为东北亚矿石重要分拨中心。

作为辽宁自由贸易试验区业务创新的成果之一,2019年初,经过实践验证的“保税混油、离岸直供”业务在大连片区启动,预计经过一年时间的运营,保税混油业务将辐射日本、韩国及远东地区。

“这项业务打通了从原料进口到成品燃油供船的全链条流程,极大提升了贸易便利化水平。”大连市自贸办专职副主任李汉国介绍。

打造国际化、法制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是辽宁自贸试验区自2017年4月1日揭牌至今的重要遵循。两年来,辽宁自贸试验区形成了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创新经验,成为中国东北地区对外开放的“排头兵”。

全面提升通关效率,为企业节省时间成本和运营成本。营口片区不断完善发展以多式联运业务为主体的“东南沿海—营口—欧洲”集装箱公铁水多式联运物流主通道,建设多式联运海关监管中心,加快了中国—中东欧“16+1”经贸合作示范区各项任务落地,吸引了计划年运量2000万吨中俄粮食走廊、贸能港(营口)进口商品交易中心、汉吉斯(营口)国际冷链枢纽、相益食品300万吨玉米特强粉深加工等优势项目落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