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乾隆時期的人怎麼逛武漢:黃陂境內水系的前世今生

縣河在南郭外,上自河來,徑魯台山西流入於江。後人因程明道“花柳前川”之句,遂謂之前川。康熙初,進士胡明垣建亭其滸,題曰“午天輕淡”。往來濟渡者,賴息肩焉。

東河在縣南二里,自北縣河東南流徑縣南,又東南流注於武湖。

石港河在縣北十五里。草埠潭河在縣東三十里。石盤河在縣北七十里。

舊鎮界河在縣西北六十里,與孝感接界,源發德安府,南流與滕子港合。

龍驤水在縣南七十里。世傳晉龍驟將軍王浚屯兵於此。

灄水在縣北二百里。發源河南羅山縣,徑大城潭入縣河,達於江。

看看乾隆時期的人怎麼逛武漢:黃陂境內水系的前世今生

流矢湖在縣東二里。相傳二程先生習射流矢於此。

武湖在縣東南二十五里。周圍四十五里,春夏泛漲,秋冬水落。世傳漢時江夏太守黃祖閱武之所,又名黃漢湖。東通大江。

附明劉振鐸《武湖煙漲》詩

武湖自古號芳洲,春漲桃花靜不流。夾岸斜陽千樹合,叢林細雨萬家浮。

光搖衡杜迷歸雁,天入兼葭隱釣舟。聞道龍船曾習戰,煙波愁絕漢宮秋。

國朝聞政《泛武湖》詩

晚駕扁舟過武湖,蓬窗遙望憶雄圖。景升事業空沙鳥,黃祖兵戈冷獲蘆。

水長星宵魚撥刺,煙籠江口樹模糊。漁人放艇春波上,誰問當年魏與吳。

鴨兒湖在縣南五里。洋漫湖在縣西南五里。石子湖在縣西南三十里。後湖在縣西南四十里。

看看乾隆時期的人怎麼逛武漢:黃陂境內水系的前世今生

牛湖在縣西南五十里。往省要津,設有官渡。

薛家湖在縣西一里。

新河口在縣南三十五里。明萬曆間,江水沖洗,通於漢。人物稠密,縣南一鎮市也。

五通口在縣南四十里,上承武湖,通大江。

沙口在縣南五十里。舊《志》雲:上連武湖通大江,宋夏貴與元伯顏戰地。按《元史·伯顏傳》,至正十一年,大舉伐宋。伯顏軍次蔡店,宋淮西制置使夏貴等以戰艦萬艘分據要害,兵不得進。千戶馬福建言:淪河口可通沙蕪入江。

伯顏使沙蕪口,夏貴亦以精兵守之。乃圍漢陽軍,聲言由漢口渡江。夏貴果移兵援漢陽。十二月丙戌,軍次漢口,辛亥,諸將自漢口開壩引船入淪河,先遣萬戶阿刺罕以兵拒沙蕪口,逼兵武磯,巡視陽羅城堡,徑趨沙蕪,遂入大江。

看看乾隆時期的人怎麼逛武漢:黃陂境內水系的前世今生

沙口當即沙蕪口也。

小河口在縣南五十里,上承灄口水,注滕子港,入於江。凝口在縣西南四十里,上承縣河水,徑小河口,入於江。

兩河口在縣北一百二十里。二水匯於大河,達於江。

鐵鎖潭在城內西偏百武,中有墩,立石柱二,各高丈餘。成化間,風折其一。

舊傳古蕭寺有泥龍,陰雨,或潛或現。僧異之,以鎖系龍。一夕大雨,泥龍化去。

後漁人網魚,得長鎖,不知何代廢,後稱鐵鎖龍潭。

附明狄同然《鐵鎖龍升》詩

寒煙百尺古城西,神物何年藉此棲。夜月揚警森似戟,春濤起蟄振如擎。

冥飛鐵柱空留鎖,幻出瓊泉漸作溪。我欲乞靈消旱蔻,拳龍今已屬鯨貌。

魯臺潭在東郭外七十武,水清冽,其深莫測。

團潭在縣東南二里,水深闊,可泛舟,商賈貨多積聚。

石門潭在縣北三十里。石壁嶙峋,闢若石門,下有深淵,世傳龍蟠於下,又名城門潭。

牙魚潭在縣北六十里。

大城潭在縣北七十里,有大城鎮巡檢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