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现在理财收益那么好,还有人会去银行定存?

琅琊榜首张大仙


首先,要知道每个人对待风险的偏好是不同的,比如你去银行要理财,那么银行一定先要给你做一个风险偏好测试,这个是你对投资中风险和收益的看法,有的人会倾向于保本保收益,有的人会倾向于浮动收益,有的人则会接受一定得损失。

那么银行储蓄为主的人,一般是保本的保守心态。

第二,资金量不同也导致了风险承受能力的差异。比如你有100万,你50万储蓄,剩下钱里30万保本理财,20万风险投资,如果你亏了这20万对你来说无疑是个打击,但是对你的消费能力损失不大。

但是有的家庭,可能只有50万,这种情况下,即使损失10万,对家庭的消费也是降级的,因此,越低的资金量,风险承担能力越低。

第三,银行理财不用操心,适合一些精力不够以及对理财没有了解的人。


咨询师天生



俗话说得好,萝卜白菜各有所爱。尽管理财收益普遍高于定期银行存款利率,但定期存款保本保息固定收益,极低风险,支取灵活等特点还是会吸引部分投资者,只是比例较小而已。

定期存款仍然是保守型投资者的首选。2018年4月,随着资管新规的出台,理财产品加速向非保本净值型转变,2020年底将成为最后期限,意味着过去懒人理财,躺着赚钱的时代即将成为历史。彻底打破刚性兑付,发行机构不再对产品保本兜底,风险由投资者自行承担,这对于厌恶风险投资者而言,一时是难以接受的。而定期存款不仅保本保息固定收益,而且还有50万以内的最高限额偿付,受到存款保险条例保护,这对于普通大众投资者而言,也具有一定吸引力。毕竟在五花八门的理财产品市场中,各种暴雷违约事件频出,其实口碑效应并非想象的好。


理财产品不仅具有风险属性,收益随行就市,而且还有门槛条件。在银行定期存款市场中,以城商行和农商行为例,大额存单利率高达4.2625%,部分小银行5年期利率也在4-5%区间。而银行系理财产品最新平均预期收益率现在已经降到4.3%左右,与小银行定存利率已相差无几,但风险显然高于定期存款。而所谓的高收益理财产品,无非是网贷平台理财和信托集合理财等。对于前者虽然预期收益率可以达到6-8%,但违约频出,确实令投资者难以放心。至于后者,虽然预期收益率在8-10%区间,但起投门槛高(一般100万起投),且普通投资者的抗风险能力是与其不匹配的。在风险测评中,肯定不是合格投资者,不能投也投不了。

定期存款不可能走向消失。选择定期存款的原因是多样化的,不仅仅是安全可靠,口碑情怀,资产多元化配置等的需要,还有避风港和储钱罐的作用。曾经一路高歌猛进的天弘余额宝总规模摸高2万亿,可是随着监管趋严和资金市场流动性变化,仅2018年三个季度规模就缩水4400多亿。而当年全国居民住户存款高达72.44万亿,比2017年末增加7.24万亿,增速达到10.2%,连续三年实现持续增长,再次证明银行定期存款的不可或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