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殉国自尽 他帮忙抽凳子——二品刑部侍郎的"坑爹"情结

钩沉| 老子殉国自尽 他帮忙抽凳子——二品刑部侍郎的
钩沉| 老子殉国自尽 他帮忙抽凳子——二品刑部侍郎的

关于"枭獍"

《汉书·郊祀志》注中写道,"孟康曰,枭鸟食母,破獍食父,黄帝欲绝其类,使百吏祠皆用之。"这里提到了两种生物,一个是"",属鸟类,另一个是"",属兽类。在古人看来,这鸟兽都是弑父噬母的不孝物种,黄帝甚至要求祠堂供物都要用一枭一獍,促其绝种。

对"枭"的记载,北齐文学家刘昼《刘子新论》云,"炎州有鸟其名曰枭。伛伏其子百日而长,羽翼既成食母而飞。"冯梦龙的《东周列国志》中记载,颍考叔劝解郑庄公时提到,"此鸟名鸮(同枭),……,小时其母哺之,既长,乃啄食其母,此乃不孝之鸟,故捕而食之。"

对"獍"的记载,《楞严经》中记载,"及破镜以毒树果。抱为其子。子成。父母皆遭其食。其类充塞。"纪晓岚在《阅微草堂笔记》中也说,"

枭鸟食母,破獍食父,均不孝之物也。"

为什么要说"枭獍",因为今天要说的,是一个弑父无耻的小人,与传说中的"枭獍"行径一般无两。这个人身为正二品朝廷大员,却毫无德行。值庚子国变,大难之际,他欺骗老父悬梁自尽,之后自己却逃之夭夭,毫无心肝廉耻!最终沦落到当街斩首的悲惨结局。

任何一个朝代的发展,都会从最初的热情高涨,转换为末世的腐朽复杂,这应该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晚清的政治生态,也是在激进与顽固、改良与守旧中日薄西山。比如洋务派的代表人物李鸿章,即使显赫一时,其实阻力极大,用他自己的说法就是"勉强裱糊、何曾实在放手料理",一代明臣作此感慨,可见改革之难。

那么是哪些人,给洋务大咖们制造如许的障碍呢?在保守派中,有一个重量级的晚清政治人物,他在庙堂之上,特别是决策者慈禧太后的面前,拥有与李鸿章同等的影响力,特别是庚子国变时期,起到了近乎决策的作用,这个人是维新派的坚决反对者,他叫徐桐。

钩沉| 老子殉国自尽 他帮忙抽凳子——二品刑部侍郎的

顽固守旧的耆宿,支持国货的典范

徐桐(1820~1900),字豫如,号荫轩,三代官宦世家。汉军正蓝旗人。道光年间进士,晚清著名理学大家和保守派代表人物,曾经担任同治帝师,都察院左都御史,礼部、礼部尚书,体仁阁大学士等朝廷要职。就是这样一个几乎作遍清廷职场的老大人,在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印记,却不是因为学问和政绩,而是因为他奇特的"爱国情结"。

徐桐作为朝廷核心大员,对维新势力厌恶至极,《清史稿》中记载,徐桐"守旧,恶西学如仇。门人言新政者,屏不令入谒。"有学生谈论新政,徐大人都不让进门,可见决绝之心。这样的决绝态度,却得到了慈禧太后欢心,"二十四年政变后(戊戌政变),太后以其耆臣硕望,颇优礼,朝请令近侍扶掖以宠之。"

最高当权者把徐桐当成名望极高的老臣,恩赐"近侍扶掖",这是多大的荣耀。这些待遇让他的腐朽守旧思想更加顽固,变本加厉膨胀到畸形的地步。这里举几个小例子:

"望洋兴叹 与鬼为邻"。徐桐老大人的家住在东交民巷,各国使馆都集中在这个地方。每天徐桐上朝、办理公务,回家的路上,各色洋鬼子、各种语言,耳融目染吵闹不休,他非常郁闷,忠君之心无可发泄,就在自家大门上写了一副对联,"望洋兴叹 与鬼为邻"八个大字,表明心志,十分对仗;

收礼只收"中国钱"

。徐桐身为宰辅,出入的排场要有,家里老小仆役花销要有,按照当时的俸禄,这个需求基本上不可维持,灰色收入自不可免。地方官员孝敬,外来走动进项,徐桐皆敬谢笑纳,但只收银锭银票,洋钱一概拒之。受贿也要坚持国货,令人佩服;

只穿土布,拒绝洋装。清朝末年,多口通商洋货泛滥,徐大学士始终不用舶来品,即便长衫也是丝绸或土布,绝不用新式洋布。在坚持国货方面堪称典范。如果在街面上见到有中国人穿洋装,他准会追上去痛责"崇洋媚外,败坏家风";

美国有何坚利之处。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在翻译国名的时候,按照音译规则,把美国翻译成美利坚,徐桐看到以后大怒,说"我大清国地大物美,诸事顺遂,所向无敌,区区美国有何美?有何利?有何坚?竟取此名!"当看到西班牙和葡萄牙时,又说"西班有牙,葡萄有牙,牙而成国,史所未闻,籍所未载,荒诞不经,无过于此!"

钩沉| 老子殉国自尽 他帮忙抽凳子——二品刑部侍郎的

父亲思想的继承者,洋派物件的追逐者

徐桐的第三个儿子叫徐承煜,字楠士,历任太常寺、大理寺卿,都察院左副都御使,礼部、刑部侍郎等职。这个徐承煜,被徐桐老大人认为是家风学识的衣钵继承者。

徐承煜确实没有辜负徐桐重望,在顽固守旧和食古不化方面,父子二人一脉相承,颇肖其类。只是这个徐公子,在对待洋货的态度上,与父亲徐桐有所不同。特别是接触了许多洋货之后,徐承煜沉迷于其中,只是畏于乃父虎威,不敢明目张胆罢了。

徐承煜不喜欢吸中国土烟,又呛又冲,偏爱西洋烟卷,柔和方便,但是怕徐桐看到只能偷偷躲着抽。有一次徐承煜趁父亲不在,悄悄抽雪茄,结果被父亲撞见,徐桐当时大发雷霆,说我还没死呢,你就敢这么干,如果我死了,你岂不是要改装易服作洋鬼子的奴隶吗!骂完了还不解气,让徐承煜跪在当午太阳下面,以示惩戒。

除了烟卷,徐承煜还买了许多西洋家具,比如沙发、橱柜等等,直接放在家里使用,这些东西无法回避,徐桐每次经过儿子的住所门前,都要闭目遮耳通过,不想跟这些洋鬼子的东西有一点接触,哪怕是看一眼都很难受。

徐承煜的行为,已经表现出首鼠两端的性格特点,他当面一套背地一套,既不是坚定的守旧派,也不是激进的维新派,与父亲徐桐的面和心不合,为接下来的"坑爹"埋下了伏笔。

钩沉| 老子殉国自尽 他帮忙抽凳子——二品刑部侍郎的

"殉国"尽忠的父亲,"坑爹"抽梯的儿子

徐桐老爷子顽固成痴,对庚子年的拳匪有特殊的爱好,倾力支持义和团在北京的活动,帮这些团民争取合法的身份。而且,他对义和团的各种"神术"也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并极力向慈禧太后推荐,认为"中国当自此强矣!"。

《金銮琐记》中记有这么一件事,庚子国变时,西什库教堂和使馆区防护严密,义和团暴徒久攻不下。有一个翰林对徐桐说"洋人使妇女赤体围绕以御枪炮。"许多人听了暗笑,但徐桐却信以为真。又有拳民进一步献策,说数十洋兵之所以能够守护教堂,一是"以妇女猩红染额,炮不能中";二是"割教民妇阴,列阴门阵,以御枪炮"。徐桐获悉更加深信法术通神,立即召开会议,研究"阴门阵"和"染额避炮"的法门,供义和团使用。

徐老爷子如此"尽心尽力",义和团却没有放过他的宅子,拳民进京后打砸抢烧,徐府也没能逃过一劫,被火烧了个干净,全家投井者无数。他儿子小徐大爷也没有闲着,国变之前,慈禧太后下令斩杀许景澄等五人时,就是刑部侍郎徐承煜监斩,理由仅是五大臣认为不可与十一国开战。

十一个国家的各色洋人,一路所向披靡,打进了古老的北京城,徐桐父子没有随太后逃"西狩"。洋兵进城以后,徐承煜很明白老父亲的心意,让他跟老太后跑路都不去,如果让他离开北京逃跑,更加没有可能。虽然父亲已经八旬开外,但是自己还算年轻(六旬),不能葬送于洋枪之手。

钩沉| 老子殉国自尽 他帮忙抽凳子——二品刑部侍郎的

对这件事,《清史稿》是这么说的:

已,联军入,桐仓皇失措,承煜请曰:"父芘拳匪,外人至,必不免,失大臣体。盍殉国?儿当从侍地下耳!"桐乃投缳死,年八十有二矣。而承煜遂亡走,为日军所拘,置之顺天府尹署,与启秀俱明年正月正法。命下,日军官置酒为饯,传诏旨,承煜色变,口呼冤,痛诋西人不已。翼日,备舆送至菜市,监刑官出席礼之,已昏不知人矣,寻就戮

什么意思呢,说张皇失措的徐承煜,去劝顽固的老爷子徐桐,说你对义和拳的匪人那么好,如今洋人来了,肯定是少不了鬼门关上一遭,朝廷大臣的体面何在?不如殉国搏一个千古留名吧,别犹豫,我陪你去!

徐桐一听,有道理啊。称赞说好儿子,真有骨气,两人就找来绳子悬在梁上,踩着凳子爬上去,刚把脑袋伸进去,还没站好,徐承煜说,儿子恭送父亲再死,然后下来就把老爷子脚底下的凳子抽了,得了您那!徐桐还没反应过来,就自挂东南枝了。刚才还答应父亲一起走的"坑爹儿子"徐承煜,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丝尘埃,麻溜的跑路了。

满城尽是洋毛子,徐大少怎么跑得了,他刚一出胡同口,就被联军之一的日本兵逮了个正着。于是,徐大少在日本人手中,变成了联军的囚徒,关押在顺天府大牢。一直关押到次年正月,北洋耆宿李鸿章与洋人进行庚子和谈后,日本人宣布了死刑命令,徐承煜和父亲的学生启秀,吃过断头饭,被押赴菜市口问了斩刑。听说将被斩首,徐承煜颜色大变,高呼冤枉到天亮,行刑时已神智昏迷,任人摆布。何等人品,可见一斑。

说来也巧,当时慈禧太后下令斩杀许景澄等五人,就是在菜市口,由徐承煜监斩问刑,不过一载,轮到徐承煜来到菜市口,不知何等心情,有道是"天道好还",报应不爽。对此,外务部会办大臣、文渊阁大学士王文韶有他自己的看法,认为徐承煜是"弑父枭獍"。由此看来,徐承煜的确是个坑爹的祖宗。

钩沉| 老子殉国自尽 他帮忙抽凳子——二品刑部侍郎的
钩沉| 老子殉国自尽 他帮忙抽凳子——二品刑部侍郎的

"石头大狮的胶澳笔记"属原创文章,参考知识点来自互联网络和书籍资料。

鉴于水平有限,如有异议请留言,提供有效证据即删(谁还不是个宝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