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秀村民:賣豬送雞 用實際行動改善人居環境

映秀村民:賣豬送雞 用實際行動改善人居環境

"這個地方是以前的老房基,後來我們搬進小區後,就在這裡搭建了幾個棚子養了兩頭豬和10幾桶蜂子。"4月27日,汶川縣映秀鎮老街村豆芽坪組村民趙子培和老伴王興華還在忙著清理搭建的磚塊和木頭。

拆除亂搭亂建,栽花、種草,綠化植樹,清理垃圾,這些天王興華和豆芽坪組的30多位村民每天都在為環境衛生清理忙碌,大家用實際行動改善自己的居住環境。

映秀村民:賣豬送雞 用實際行動改善人居環境

"老年人在家閒不住,他們一天喜歡養豬、養蜂。"王興華的兒媳趙學群說,2008年"5.12"汶川特大地震後,自己的房屋被掩埋,重建後,全組村民都集中安置在新建的小區,老人們閒不住就在小區對面的老房基地,搭建了圈舍搞起了養殖。

"現在我們到處都在清理環境衛生,這樣的搭建很影響環境。"王興華說,自己搭建的圈舍在國道213線公路邊上,沿途都是青山綠水,自己搭建的棚子看著也很不規範。自從映秀鎮駐村工作組跟她們宣傳後,她和老伴就決定把家裡養的兩頭豬賣了,把搭建的圈舍和堆放雜物的幾個棚子全部拆除。說幹就幹,三兩天時間老人們就聯繫了買主,先把兩頭豬賣掉,接著在村民的幫助下,搭建的圈舍和堆放雜物的棚子也進行了拆除。

映秀村民:賣豬送雞 用實際行動改善人居環境

"現在政策這麼好,我們也要支持政府的工作。"趙子培說,自己和老伴都70多歲了,地震後,作為失地農民,大家都買了養老保險,現在每月都能領到1000多元的工資。"下一步我們要把這裡全部清理乾淨,今後再種些樹木。"趙子培說,自己也想閒下來,專心打理好蜜蜂養殖,空了就帶著老伴四處走走看看。

"大家都在為我們的生活著想,環境好了生活也安逸嘛。"在趙子培老人搭建圈舍的旁邊,71歲的村民董志英正在村民的幫助下清理自己搭建的雞舍。老人說,老伴身體不好,自己想養一些雞為老人補身體,看到大家都在搞環境衛生整治,自己也決定拆除搭建的圈舍,把10多隻雞送給了山裡的親戚養殖。

改善農村人居環境,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點任務,為做好全縣人居環境綜合整治工作。4月12日,汶川縣召開了人居環境大提升暨"全域無垃圾攻堅行動"安排部署會。會後,映秀鎮迅速貫徹落實,緊緊圍繞全鎮"五亂"問題,提出了"一二三四五"(即一個目標,兩支隊伍,三個要求,四種方式,五亂治理)整治方案,積極推進人居環境大提升"全域無垃圾攻堅行動"。

映秀村民:賣豬送雞 用實際行動改善人居環境

"通過宣傳發動,村民都很支持。"映秀鎮副鎮長高洋說,結合"兩聯一進"群眾工作和"網格化"管理,全鎮將農村亂堆亂放亂搭亂建亂象"五亂"作為專項整治工作重點,通過廣泛宣傳發動,得到了村民的理解支持,不少村民主動參與到環境衛生整治中,以實際行動改善自己的居住環境,全鎮人居環境得到明顯改善。

每天出動兩個大車、一臺拖拉機要清理運輸垃圾好幾車。當天,映秀鎮楓香樹村的40多位村民也在房前屋後開展環境衛生大整治。村支書吳亞軍告訴記者,這樣的集中清理行動,全村已經整治了10多天。這次集中清理整治以村主幹道、公共區域內的建築和生活垃圾為主,規範平整房前綠化地和衛生死角。

"下一步我們要通過建立獎懲制度,讓村民自願參與到常態化清掃保潔工作中。"吳亞軍說,今後,楓香樹村將人居環境整治納入村規民約,通過適當的獎懲,讓村民提高思想認識,主動參與環境衛生整治工作中,逐步形成分段分片常態化制度管理。

映秀鎮在開展人居環境大提升暨"全域無垃圾攻堅行動"中一共出動城管150餘人次;發動全鎮群眾3600餘人次;出動裝載機兩臺、運渣車10輛。共清理村道12.9公里,清理排水溝3公里;拆除亂搭亂建、亂堆亂放210餘處,拆除橫幅標語20副;轉運垃圾430餘噸;恢復綠化地12000平米,綠化植樹1650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