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真的无人超越古人?还是我们过分局限于古人的书法美学范式?

千千千里马


书法不能说一代不如一代,晋尚韵、唐尚法、宋尚意、元明尚态,她是不断发展的,一代有一代的特色,我们不能说宋尚意就比唐尚法差,也不能说《祭侄文稿》就比《兰亭序》要差。



纵观整部书法史,从张芝、钟繇时代到清代,书法都是在继承中创新,一步一步发展的。任何一个时期都有一位举大旗的领军人物。如书法发展到宋初,算是萎靡不振,直到欧阳修提出尚意的指导思想,再经蔡襄、苏轼、黄庭坚、米芾的实践,才构成辉煌的宋代书法史。再比如南宋书法啃着北宋尚意的老本,也算是直走下坡路,到了元初,更是一阕不振,直到赵孟頫提出复古大旗,元代书法才算走出了自己的道路。


今人依然在探索属于自己的道路,如追求展厅效果和视觉效果的巨幅作品等,都是前人未曾探索过的。如今,流派纷呈,如学院派书法、现代书法、丑书、展览体等等,当然有些势必会被淘汰,但它依然今人的不懈探索,我们应该在精神上给与肯定。

当代也需就是缺少一位力挽狂澜领军人物,将当代书法领向一条正确的道路。当代书法只要走出自己的特色,就可以和古人并驾齐驱。


古风书法


首先是知识结构,清以前凡以书名于后世者,多知识渊博,且以传统国学为主,三字经,百家姓。弟子规等,高极的有周易,诸子百家经典等等,这是指文人雅士,而官居高位者,除了用这些基本的知识获得功名外,还需要辅以文史类的资料性书籍治国理政。在学习和运用这些知识的时候,除了超强记忆的大脑,文房四宝必不可少,也就促使了书法艺术的熟能生巧。而今人知识较之古人更加多元化,硬筆,电脑,手机,将取而代毛笔,所以书法更接近于一种文化符号,而早己不是主体工具。况今人能熟读经典的有几位,能以毛笔代现有工具的有几位?我们不可能拥有古人的文化铺垫,永远也写不出那个韵味。

其二,付出不够,尽管古人亦未必天天写字,但较之今人,天壤之别,永远也超不出古时名家之技艺。

悲观么?我们无法改变。





读书耕田人王七


我认为,我们在书法艺术方面应该做到既不要薄古厚今,又不要薄今厚古!

如果谈技法,谈气息、意境,我们今人绝对跟不上古人!

书法家孙晓云说:过去所有的文人、所有的读书人,首先要过书法关,而且所有的精力都要投入进去,字如其人,非历代志士高人不能为也。书法是至高无上的!

我们跟古人完全不能同日而语,时空完全不一样。现代考试要求年轻人会计算机、会外语、会开车,没有要求会书法。但如果是上小学、考初中、考大学乃至考公务员,要求过书法这一关的话,你看大家会不会去写字?但现在这个社会已经不以书写为尚了,科技发展太快,书写速度太慢。从衡量标准上看,古今根本不同,如果我们还在非常传统古老的条件下谈论书法的继承和创新,我就觉得完全不是在那个点上。时代已经起了根本性变化。

从这一点说,我们不得不认可!

但是,今人又是不必妄自菲薄,过于厚古薄今!

今天的书法环境是展厅,只要你写到一定程度,一定是通过入展来成就自己!这就是我们与古人不同之外。古人是书斋式,不可能过大幅!今人不同,大幅到几十米都没有问题……

看了沙孟海先生的书法,才真正发现,书法在当代还是大有可为的空间的!可以说,如果没有沙老,当代书法家对书法构成上点、线、块、面对比基本上是无意识的,沙老通过榜书做到了,而且对比强烈,空间感、现代感极强。

古代书法没有重视块、面的对比运用!

再看现在的展厅书法,有几幅不是把点、线、块、面对比综合运用的!

同时,既然是展厅,创作的形制已经非常重要……

今人的书法发展空间依然很大,刘洪彪先生说“字古式新”是有道理的!







陈天哲


有人问我,当代书法真的无人超越古人吗?还是我们过分局限于古人的书法美学范式?

我认为这个观念还是有一定的道理的,具体的说,我们的书法,甚至是其他的艺术,到底有没有超越前人,能不能超越前人?其实从不同的角度看,我们会得到不一样的结论。

正如前面书友所提到的那样,我们从古代书法的审美范式的角度来看,当前的书法的确是大大的退步了,而且退步地非常厉害,但是如果我们从艺术发展和创新的角度来说,那么结论就大大的不同了。

第一个角度:从传统的书法审美范式来看

要说清楚这个角度,我们就先要搞清楚什么是传统的书法审美范式。

我认为,对于书法来说,传统的审美书法方式就是一幅书法作品,无论是从法度上还是从形式上、内在风格上,都遵循书法所要求的一切。

具体来说,古典书法审美所要求的一些东西,主要包括在具体的笔法、结构、章法上应该符合古代书法家形成的规范。

从他的面目风格上来说,一定要尽可能的接近于传统的审美偏好,也就是说不能够太过怪异和前卫,应该趋于保守,其实说白了,就是将王羲之为代表的帖学书法的传统审美方式作为正统。

所以我们会看到,即便是像颜真卿那样的书法,也绝对不会对于帖学书法的风格丝毫不涉及。

颜真卿的书法,实际上是有王羲之书法风格的影子,他本身就是学习王羲之的高手,再加上融会贯通其他碑学书法的一些东西,因此能够创造出一种看似迥然与传统书法风格不同的东西,但实际上他们内在的本质都是一样的。

这样说来的话,以我们所说的传统书法审美范式的标准来看当今的书法,实际上是不符合这些标准的甚至是大大的违背了这些标准的。许多展览体、许多前卫的书法艺术,他们都没有遵循上述的这些规则。这也就是为什么会有很多人质疑当前书坛的原因了。

第二个角度:非传统的角度来说

从非传统的角度来说,当前的书法实践实际上在很多方面取得了前人未取得过的成就。

比方说在书法的普及上。传统的书法主要是作为一种科举考试的工具来出现的。或者说是传统士大夫的一种专属技艺。但是现在越来越多的普通人可以接触到书法艺术了。

这实际上,这是一个非常好的现象。而且我们已经建立起了非常完善的书法研究以及实践的科学体系,无论是在高校还是研究机构,这些努力其实都应该被我们所看到,而不应该被抹杀掉。

所以,当今书法当然有超越前人的地方。

另外,对于一个艺术门类来说,真正的堕落和退化,是固守一种风格,甚至是以一种风格为天然正确,那么这就是比较可怕的事情。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千人一面。人人写的都差不多,那实在是可怕的事情。假若这样的话,那么即便是人人都写得字像王羲之一样好,恐怕这才是真正的倒退。


松风阁书法日讲


书法无定法,只有认可度。汉魏晋出现的一大批书家如蔡邕、崔瑗、张芝、刘德升、钟繇、卫瓘、索靖、王羲之、王献之…每一种书体都有代表人物的精彩呈现,至唐已造极,总体已难超越。书法美学是发展的而没有一成不变的范式。这个殿堂从来有共识,也有个性化张扬,有二王,也有后来的米芾、王铎。书法的美学精典总结,即便如王僧虔、孙过庭、张怀瓘这样的书评大家也不能囊括所有,仍有精粹的新认知。

书法的个性化张扬是书法美学得以拓展的动力,能站住脚的要经得起历史检验评说。曹操旗下有一大批书家今人听来名头都响当当,但当时曹操独爱梁鹄,八分书精典,据说操将其书悬挂帐中以便每时欣赏,而今天几人能知梁鹄名号?再如宋人尚意皆知,米芾对唐人书法多有不屑甚至轻谩,而苏轼虽不循法却尊重唐人之法,苏轼和米芾的书作同样达到个性张扬,唐宋书法美学认知在各自境界中展示到极至,对后学都影响广泛。

今日时代已不比古时书法生发的土壤,却仍不乏偏爱者,有天禀个性的书法家时有出现,勤奋的书法人仍在努力实践中,只要不扼杀个性,书法前景总有可盼。至于今人书法能否超越古人,很重要吗?本人以为今人写出今人的特点就足够了。





手机用户山丁子


我认为今人在书法上已无法古人,原因有比下几个方面。

一,古人写毛笔字是从小开始。贯穿一生都积累。甚至受到家族几代人的文化熏陶,但是成为名家的也寥寥无几。而我们今天学书法,哪怕你是从小学书法,也只是抽出一定的时间来学习,太多了就耽误了其他了。

二,第二方面从文化道德修养方面来说。书法是一种文化修养的体现。古代书法家,肯定都是文化大家。而我们现在的所谓书法家又有哪位是文学大家呢?只不过是传统文化的搬运工。在这方面最能体现的就是我们伟大领袖毛泽东,毛体书法这是毛泽东的思想和文化素质的体现。

三,从书法家所处的环境来说 ,古代的人把书法当作一种生存技巧,以及一种情绪宣泄的工具,和成名无关。他们的成名是别人和历史的认同。而我们现在所谓的书法家。生活在书法的名利圈中,首先自己就认为自己是个大家,然后又通过各种方法让别人认可自己是大家。





森焰55


当然其中也是有创新的,比如“宋四家”,比如王铎、林散之的狂草书法、清代的碑学书法,以及我们现代的“碑帖融合”,但是这些创新也仅仅是在风格方面,所使用的书写的技法仍然没有超越古人。这个就像现代的烹饪技术无论再发展,也少不了煮、炸、炒、煎、蒸、烤这几样技术一样。

所以从技法层面上来说是很难超越古代人的,我们现在所使用的书法的技法,中锋用笔、侧锋、提按、转折、顿挫古代人都已经有了,书法结构的规律古代人也已经总结完了,包括墨法和章法古代人的作品也已经涵盖全面了,很难再有自己的突破。

但是,这并不是说书法就不能够创新了,我们仍然可以根据我们时代的特点,写出我们这个时代特有的书法作品,比如我们很难超越唐代诗歌的高度,但是我们现在也有很多非常好的现代诗歌。

在书法上,实际上我们也做到了,在章法形式、水墨的运用、碑帖的融合上做出了一些突破,这其实就是创新,就是书法的发展进步。


不二斋






为龙书法


当代确实很难找出超越古人的书法家了。这是现实。也很悲哀。可能是思维和思想潮流不在了吧。古代书法大家大部分都是贵族和官僚。这就决定了他们有机会有环境可以拥有所谓的个人思维想法。


古人的书法美学范式,只是一种自然形成的视觉感,并无太深厚的美学观念。属于自然常态。这就是天道哲学吧。也符合传统文化理念。

再说点玄乎的,其实就是我们过分刻意纠结所谓的书法规则了。你想的,做的,那么多,无非就是为了一个完美。有完美吗?绝对没有,有人说,学不会走就别跑,道理是有,但也是误人子弟的一种说法,捷径是不会允许你按部就班的。捷径只有天赋者可以驾驭。

说句最直白的,我们崇拜古人没错,但是绝对是没有自信的表现。参见米芾学书历程即知。米芾是少有的二王级别人物。值得学习。


书法影响力


今人无法超越古人书法艺术,是过分局限古人书法美学之内吗?

命题颇高,今人超越古人,现在无法断论,需要时间的考验。

过分局限古法美学,理解如下:

中华民族的文字演变史,也就是书法的渊源历史,至今皆从源头那就是结绳记事后开始鸟虫意形象字,由此繁衍生息的古人,创造来自生活实践,于是有了记载的历史。

文字史贯穿发展继承,随机应变的褪尽落后的书写形式,而今的繁体字变为简化版,同样道理,书法艺术的欣赏观,美学原理的开放,全球的美学史皆在中国图书架上,于是独有的文字书法艺术,欣赏价值观念,在意识形态各异的氛围,令人眼花缭乱,少数激进者排斥中国传统文化五千年的博大精深,率先融合糅杂中外艺术的形体,名之曰:探索。

文字是中国在世界唯有者,书写形式亦乃独有,所以必须说中国的书法包容之美力,影响着世界。

至于如何过分局限古人的美学,辩证的说,应该选择其精华,去其糟粕,继承发展。不能过分窠臼其玄幻的迷信的美学。

因此很多人误解了传统文化经典的魅力,不去择取艺术的主流,而挖空心思找无实际意义的残片,故弄玄虚,孤芳自赏。名曰探幽。

相信当今一定有超绝的书法艺术,与古人相媲美,历史证明,以及根据发展的规律,会超越自我,超越历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