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一些老人特别爱看书?你身边都有哪些爱看书的老人?

步览天下


我的爷爷七十多岁了,以前家庭子女多,爷爷在中间,而且家里都是男生居多。唯独爷爷喜欢读书,后来上了医学的中专。靠自己努力出来当了一名医生,生在农村,一个镇不大也不小,都是爷爷看病,有些年老的人行动不便,爷爷会骑自行车去家里看,小时候最喜欢的就是蹭爷爷的自行车,老式自行车手把和座椅之间有个横杠,那就是我的座位,随便每次屁股都很疼,还是忍不住跟去。每到周围有什么喜事白事需要记礼单,都会请爷爷。还有过年爷爷会手写对联,字也很好。爷爷的年纪大了,但仍喜欢读书,记得有次陪他一起出去散步,爷爷走进一家书店,仔细的翻读各种书,他说很多书他都看过了,在书店呆了很久,最后可能是怕老板会嫌弃,就走了。出门之后爷爷看了看门牌,他可能是把店名记住,方便以后来。现在爷爷的年纪大了,依然看到他偶尔会带着老花镜坐在大门口翻着书。活到老学到老,希望我也可以一辈子热爱读书,书中自有黄金屋,所以现在的青少年要多读书,多好书。


杨萌芽儿


老人不像年轻人,那么快学会手机电脑这些电子用品。而且以前的年代生活艰难,更别说读书了,不像现在这样九年义务教育,以前都没钱读书,所以很多人都渴望读书,珍惜读书的机会,偷偷的都会跑去学。而且他们喜欢读书的习惯不是一朝一夕的,以前那个互联网不发达的年代,他们只有通过书籍去了解更多,这样慢慢的他们才会从而喜欢上看书。像我爷爷,他才读到三年级,家里穷苦早早没有了爹,不过他的爷爷教了他许多,他的爷爷也是个文化人,(之前好像是当校长,不过后来家中发生了变故)所以我爷爷哪怕读到三年级,但其实他还是很有文化的,在我的印象中他就特别爱看书,看报,还能写的一手好字。


L蓝L蓝


看到这个问题我想起了我的爷爷。他整天没事就出去走走,回来了就看看书看看电视,他看的书各种各样,有养生的,有心灵鸡汤的,有时尚杂志的,甚至我的课本他有时候也会拿去看看。

我以前不知道他为什么爱读书,现在猜测可能是无聊吧……是没人陪伴只能看书解解闷吧……因为父母要出去工作,我们要上学,家里就他一个人…没有人陪他,我奶奶去世的早,所以一旦我们外出家里就只有他一个人了。

现在想起来真的觉得他好孤独啊,没有人陪伴,甚至因为年老跟不上时代的步伐被家人不理解,他心里也有很多无奈吧。可是却又没办法,他也不知道能说什么我们才会耐心点,而且,他也不是那种会表达感情的人。

以前我不懂为什么他要看我们买的杂志,现在突然好像懂了,可是好像晚了。因为现在他已经不能再看书了,因为去年秋天的时候,他一个人在家不小心在厕所摔了一跤,导致他直接半瘫。我听到这个消息压抑了很久,直到放假回去后看到他躺在病床上的样子我心直接沉了,甚至…因为我在外地读书不常回去的原因,他躺在床上迷茫的看着我,问我是谁的的时候,我的眼泪夺眶而出。

之前还生龙活虎,在家没事儿听听曲子,经常翻看我的书的老人怎么就躺在床上不能动了呢……我也很后悔,非常的后悔。

真的是这样,人只有在失去的时候才会后悔,才会理解别人。好像后面有点偏题了吧,反正现在我想说的是,可以多陪陪老人,如果老人爱看书你可以陪他去买书,陪他挑选书本,甚至时间充裕可以陪他一起读书,也可以在一天忙碌之后问问他看的什么书,讲的什么事,而不是一家人都坐在沙发前默默看着电视。


AWAIT94


随着科学的进步,网络越来越多的渗透到人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知识的中,看书也不是人们获取知识的唯一渠道,年轻人凭借一部手机就能满足查询、看电影、看书等等。

但是老人就不一样,由于年龄的关系,老人不会像年轻人一样那么快的接受手机,电脑等,不会从网络上获得他们想要的知识,对于爱思考的、多年有看书习惯的老人他们还是经常看书。

很多老人对书有一种膜拜的心里,认为书上写的都是对的,所以只要有空闲时间,只要身体允许他们就会寻找适合他们的书来看。

在我的身边就有一个特别爱看书的人,那就是我的公公。

公公年轻的时候时搞建筑,特别爱看书,懂得比其他人多,在单位是工作能手,好多年的工地实战经验和丰富的理论知识,在当地只要提及他的名字好多人都知道。退休后返聘到县质检站工作,参与了很多重点项目的建设和验收。

65岁时从质检站正式告老还乡,在家没事的时候还是继续看书的习惯,和婆婆地里的庄家按照书上的科学种植,每年的收成比别人家的都好一点。

年轻时的操劳,身体健康慢慢的出了问题,白内障、血压高和血糖高都有了,一次一次的住院,医生换了一个又一个,老人还是没有丢掉看书的习惯,他很乐观,总是笑着说没事,只要注意按时吃药控制血压和血糖就不会有大问题。他几乎每天测量血压和血糖,并把测量的数据记录在本子上,根据数据来调整每天的饮食和药量。

他还是坚持每天看书,开始看健康和医学方面的书,可是现在的说并不是像原来的书那么正规,。专家很多,同样的病同样的食品同样的药说法却不同,这次把老人彻底的弄蒙了,不知道听谁的,这个大夫说豆腐不能吃,那个说水果不能吃……结果他什么菜都不吃了,只吃一点点主食,因为主食药控制食量,我们再说让他多吃点他都不会听,时间久了营养不良引起其他的并发症。到了去世时,骨瘦如柴。

我只所以把公公的事情写出来,是想告诉那些能看到我文章的人:当家里有一个爱看书的老人,当他们把书当做唯一正确的标准,固执己见,不听劝告时,把我公公的事情讲给他们听,当做反面教材告诉老人,珍惜生命,爱惜身体,千万不要只听书上的一意孤行。

最后祝愿所有爱看书的老人身体健康,快乐长寿!


向阳花开204


人是一种奇怪的动物。忙的时候盼望闲下来,闲下来了又无所事事。再好再喜欢的事情,干久了便生厌烦。人老了,不再为工作劳神,抚养儿女的担子也放下了,自己感觉成了可有可无的人。无聊了,便翻出早年看过的书籍,喜欢上了读书。读书是最好打发时间的事情。

老年人读书,不再像年轻时读书重情节,而是重思考了。往往把书籍的内容和自己的人生体验相对照,生发出来一些从来未有的感想,而且爱钻牛角,固执己见地和书本较近,和观点相左的朋友较劲,这就是老年人比以前健谈的原因。自己读书生发出来的新见解,彻底说服、征服了书友,感觉全身通泰。

虽然也有很多老年人不爱读书,但一定会有别的嗜好和寄托。比如爱上下象棋,早早晚晚和棋友泡在一起,你赢一盘,我赢一盘,都说自己的棋艺更胜一筹。往往因为一盘棋争得面红耳赤,甚至几个老头子大打出手,让人觉得好可爱、好可笑。爱上象棋和爱上读书一样,都是老年人的精神寄托。

我身边就有这样的老友,曾经是政界要员,在职时忙工作,根本没有时间和街坊邻居攀援。退下来赋闲了,也成了象棋爱好者,成天和一帮老友为一步棋争得面红耳赤。

老年人还有迷恋跳广场舞的,有喜欢书画的,有喜欢喝茶饮酒的,有喜欢打麻将的。不管干什么,反正都是一个心态:没事干了,干点自己喜欢干的,打发时间。

老年人没有爱好,不喜欢社会活动,甚至连读书也不喜欢,整天就是吃了睡,睡了吃,用一些没有什么特别爱好的老年朋友的话说,是“混吃等死”!

退下来的老人,真有点返老还童的味道,很是可爱。


醉卧阳关外聊文化


老年人退休或闲居在家,已经不用上管老人下看小孩了,有时间做自己想做的事。静静地看书能修身养性,陶冶情操,心情舒畅愉悦。老人经历的事情很多,这时看书,对书的内涵理解的会更透彻,参悟明了人生的真谛。



我们学校有张老师,现在已经87岁了,他在60多岁的时候得了胃癌,当时因为体质虚弱,不能化疗也不能做手术了,于是保守治疗,每天吃西药。张老师心态很好,每天快快乐乐。



原来张老师教地理的,这时他开始研究地震发生规律和震波传播规律,每天忙着读书、写书,一心一意搞地质方面的研究,虽然退休了,但是生活很有规律,每天几点起床、吃饭,读书、锻炼、写书等等,安排的井然有序,生活的很有目标有追求有收获。一年后再查身体,结果肿瘤逐渐萎缩。现在87岁了,还是像60多岁的时候,看起来身体单薄瘦弱,可是身体没有什么大问题,整天生活的很快乐。我想这是读书给他带来的巨大收获。


平原春秋


也许现在信息化时代使老人早已跟不上步伐,也许日积月累老人早已当看书成了习惯。在农村时,老人即使年寿已高,但是他们总是有干不完的农活,傍晚的闲暇时光,聚在一起话题总是聚焦在农作物上,脸上那种农民的淳朴、憨厚在脸上体现的淋漓尽致,那是一种融入田园自然的幸福。城里的老人,随着广场舞的兴起,他们似乎都重新燃起了年轻的激情,个个跃跃欲试,而我身边有一个老人,他却让我想起时总是肃然起敬。他有九十三岁,腿脚已经不方便,需要拐杖才能行走,耳朵也存在着严重的听力障碍,说话声我们要大声到接近嘶吼他才听得到,但是自我认识他开始每天早上看报纸,后来演变成每天看新闻,可以说雷打不动,多少旧报纸在那反反复复研究,跟他说话,一个老人,你总是会觉得他的言词很犀利,也总是让我对他的过去很好奇,却始终没有一个机会让我去探索和了解。他还画的一手好画,九十多岁的老人每当有客人提出想要他的画画时,总是毫不吝啬。字用放大镜看,画用心画,我总是觉得他行为的优雅,生活的儒雅,带给我们每天沉迷游戏、手机年轻人一个震撼,活到老学到老,是我们年轻人的榜样。而我也在努力坚持养成看书的习惯,希望这种习惯能够影响到我的家人和孩子以及身边人。我希望我们适当放下游戏捧起书本,争取做一个出口成章之人。


香孬


我身边以前爱看书的老人不是很多,因为我们身在农村,家有藏书的不多。但现在党的政策好,建起了农家书屋,国家提倡全民阅读这一理念逐渐深入人心。爱阅读,有书看的队伍越来越庞大。老人看书也成了一种时尚,一种消遣,一种陪伴。

我发现身边男性老人爱看有关国家大事方面的书籍,女性老人喜欢看烹饪、老人保健杂志。而我的父亲则非常喜欢看《医学参西录》,《本草纲目》等医药类书籍。他年轻时,经常去离我家不远的一家公立医院玩,认识了很多医生,同时,他觉得医生是世界上永不会失业的职业,而且能救死扶伤是一份高大上的职业。他一直有个梦想——想让我子承父未能成的业,去考医学院,但我偏偏不喜欢医院的味道与氛围。他的希望落空,就寄情与医药类书籍,一本厚厚的繁简字体夹杂的《医学参西录》基本能背下,还认识了几百种中草药,大家说——我这老爸牛不牛!


恰好天亮李


人老了,心静了,丢掉了该丢掉的很多东西,压力轻了,想明白也活明白了,就喜欢看些自已喜欢的书,用看书或其它有内涵的东西充实自已,完善以前的缺失,并且时间也比较宽余,在可能的情况下,也许还能做点事写点感悟什么的。青年的时侯为家庭为子女操劳没时间没精力去做曾经想做的事,现在正是时候,加之曾经忙碌的生活已经养或了习惯,老了闲了反而不适应了,看书其实是一件很有趣也很有意义的事,有的老人打打麻将,玩玩朴克牌,但时间长了也会厌烦的,而r看书不会,一旦发现一本好书或感兴趣的书还会废寝忘食,这时很多老年人并不比年青人逊色,加之丰富的人生阅历更能深刻理解书的内容从而使自已的,人生更加丰富多彩!


跨越汽车


为什么很多老人喜欢看书这问题涉及的方方面面很多,主要是老一辈的同志爱看书其实是他们年代的网络并不发达,书信以及阅读是老一辈人获取知识和信息的主要来源,这种习惯也会伴随终身,这个大部分都是主因。

享受生活。现在很多老人的孩子都长大工作有家庭,反而让他们在三十四十的忙碌年纪形成鲜明的对比,夕阳无限好,忙碌了大半辈子,享受生活已经成为大多数老同志的功课,除了出去旅游,下棋等等,看书也是老人们首选的休闲方式。

与时代进步。书中并不是只有颜如玉黄金屋,更有让老人们开阔视野,吸收进步的知识,在这科技进步如此快的社会里,使用说明书也能看一阵子哟。

与书作伴。上面讲到了家里老人与现在年轻人之间的不同生活状态,老同志更希望能有家庭成员的陪伴,退而求其次的反而是阅读,充实自己。

我老妈最喜欢看各类的养生书籍,回头还不忘告诉我吃什么干炒的黑芝麻呀,每天喝两杯酸奶什么的,不知道伙伴们有没有同款妈妈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