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爾凱郭爾 :意義的永恆追求者

经典语录 | 克尔凯郭尔 :意义的永恒追求者

索倫•克爾凱郭爾(Soren Aabye Kierkegaard,1813—1855)丹麥宗教哲學心理學家、詩人,現代存在主義哲學的創始人,後現代主義的先驅,也是現代人本心理學的先驅。曾就讀於哥本哈根大學。後繼承鉅額遺產,終身隱居哥本哈根,以事著述,多以自費出版。他的思想成為存在主義的理論根據之一,一般被視為存在主義之父。反對黑格爾的泛理論,認為哲學研究的不是客觀存在而是個人的“存在”,哲學的起點是個人,終點是上帝,人生的道路也就是天路歷程。

克爾凱郭爾 語錄

搜索

我們所害怕的,正是我們所渴望的。

只有向後才能理解生活;但要生活好,則必須向前看。

人民極少使用思想自由這項權利,所以,他們把言論自由作為補償。

他說,絕望是這樣一種病症,得到它是一種上帝所賜之福,從未有過它是最大的不幸。絕望並不是寄希望於一種塵俗的困頓、一種現世的苦難是可能被消除的,絕望的自我是一個承受著的自我,持之以恆地建造空中樓閣,一個處於絕望中的人幻想,他的幻想又去和感情、認識、意志發生著關係。許多人都多少帶著一點兒絕望生活,少數人才經由絕望達成精神上的自我。

思想接踵而至;我剛剛有了一個想法,正要寫下來,一個新的想法又噴湧而出——抓它、撓它——瘋狂——神經錯亂! 衡量一個人的標準是:在多長的時間裡,以及在怎樣的層次上他能夠甘於寂寞,無需得到他人的理解。能夠畢生忍受孤獨的人,能夠在孤獨中決定永恆之意義的人,距離孩提時代以及代表人類動物性的社會最遠。

悖論是思想家的激情之源,而且沒有悖論的思想家就像一個沒有情感的戀人:微不足道的平庸……一切思想的最高悖論是盡力發現思想不能夠思考的事情。

经典语录 | 克尔凯郭尔 :意义的永恒追求者

存在不能用概念去表達,並不是因為它過於一般和模糊,使人難以思考,而是相反的因為它實在過於具體和豐富,一旦把抽象思維用於存在,存在就失去了豐富的具體性,從而消滅了存在著的個人。

大多數人的不幸並非他們過於軟弱,而是由於他們過於強大——過於強大,乃至不能注意到上帝。

衡量一個人的標準是:在多長的時間裡,以及在怎樣的層次上,他能夠甘於寂寞,無需得到他人的理解。能夠畢生忍受孤獨的人,能夠在孤獨中決定永恆之意義的人,距離孩提時代以及代表人類動物性的社會最遠。

如果我不得不在自己的墓碑上寫些什麼,我願意寫上的不是別的,而是“這個個體”——一個人若能真正地獨自立於這個世界,只是聽從自己良心的忠告,那麼他就是一位英雄。

我的靈魂喪失了可能性。如果我要指望什麼的話,不會指望財富或權力,而會指望激情的可能性,指望眼睛永遠年輕,永遠熱情,它到處都看見可能性。

一個帶有某些原始的東西的人剛剛來到,他決不會說:“在世界上必須入鄉隨俗。”而一定會說:“世界是什麼樣隨他的便,我要保持我的獨特性,不想為迎合人意而放棄它。”從世界聽到這些話的時候起,存在就起了變化。

一個人的頭腦中如果不存在永恆的意識,如果在一切事物的底部只有一種野蠻的騷動,或者是一種由晦暗激情生成的一切有意義或無意義的事物所形成的扭曲的強力,如果一切事物的背後都隱藏著無形無止的空虛,那麼生命除了絕望還會有什麼呢?

在反省的海洋上,我們無法向任何人呼救,因為每一個救生圈都是辯證的。

经典语录 | 克尔凯郭尔 :意义的永恒追求者经典语录 | 克尔凯郭尔 :意义的永恒追求者

RECOMMEND

克爾凱郭爾文集

经典语录 | 克尔凯郭尔 :意义的永恒追求者经典语录 | 克尔凯郭尔 :意义的永恒追求者

《論反諷概念》

《非此即彼(下卷)》

《非此即彼(上卷)》

《哲學片斷》

《畏懼與顫慄 恐懼的概念 致死的疾病》

《愛的作為》

《最後的、非科學性的附言》

《陶冶性的講演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