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平行志愿对考生有什么好处?

智者三问


平行志愿投档录取模式是高考志愿的一种新方式,2008年教育部在安徽省,湖南省,江苏省,辽宁省上海市与浙江省六个省份实行平行志愿投档录取模式的试点改革。
经过这一年的实践证明,实行平行志愿投档录取模式,有效降低了考生志愿填报的风险。
在试点成功的基础上,2009年教育部又新增了福建省,贵州省 海南省,湖北省,河北省,吉林省,江西省,四川省,云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与宁夏回族自治区十个省区实行改革试点。平行志愿投档录取模式进一步在全国推广。
2010年广东省实行平行志愿投档录取模式,2013年山东省与黑龙江省实行平行志愿投档录取模式,2014年辽宁省实行全面平行志愿投档录取模式。2015年甘肃省和北京市正式实行平行志愿投档录取模式。
平行志愿即在普通类院校各录取批次分别设置了一个平行院校志愿和一个征求平行院校志愿。提前录取批次和本科各批次的平行院校志愿均包含一二三三所院校或一二三四五五所院校,也有为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十所院校,2016年河北省本科二批和三批合并报名。新的本科二批报名院校为十所。
专科各批次平行志愿均包含一二三四五五所院校,每所院校志愿中有六个专业志愿和一个专业服从调剂志愿。在每批次平行志愿录取结束后,省招办将即使公布未完成招生计划的院校,专业及人数。
未被录取的考生须按照省招办处规定的时间,自行前往市,县,市,区规定的地点填报征求平行院校志愿。征求平行院校志愿包含一二三三所院校志愿。
省高校录取工作已全部实行网上录取。录取工作全部依托计算机网络系统进行。先进的网络技术使高校招生录取做到了前所未有的公开。透明与高效。考生档案的投放完全由计算机控制。最大限度地排除了人为因素的干扰。从技术手段上保证了录取的公平公正。
在长期的录取工作中省招办已经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办法。制定了严格的纪律要求。省级监察部门的同志参与招生录取的全过程,同时邀请新闻媒体的记者到现场采访。随时进行监督。这些措施和办法都切实地保证了录取的公平与公正。
过去,每批次设置四个院校志愿和一个服从调剂志愿。投档时第一步省招办根据考生志愿分学校排序,比如在本科第一批院校录取时,同时将所有第一批志愿填报南京大学的考生排序,将所有填报东南大学的考生排序第二步再从高分往低分顺序向学校投档。
第一批志愿录取结束后,在将为录取考生按其所填的第二志愿院校分别排序然后从高分往低分投档,以此类推。由于每批次考生只能选择一个第一志愿其他志愿录取率相对较低。考生如果第一志愿报考的学校不能录取。
所填第二第三或其他志愿院校已录满那么该考生只能降低到下一个批次中录取。个别者考生甚至因此落榜。所以,怎样选择第一志愿一直是考生和家长十分头疼的问题。
平行志愿投档对于考生来说,扩大了考生的选择范围,降低考生填报志愿的难度。有效提高考生的录取率。
对于高校来说,生源素质更加均衡,也解决了以往投档中一部分高校生源爆满而另一部分严重断档的问题。有利于顺利地完成录档的工作。进一步提高了录取工作的公平与公正性。

交大升学规划小博士


  高考平行志愿的优点是相对于顺序志愿而言的。

 一、平行志愿与顺序志愿模式比较

  平行志愿的规则是分数优先,遵循志愿,一次投档。顺序志愿是按“志愿+分数”(志愿优先)的模式投档。两种志愿模式对比之下,平行志愿的优点是很显而易见的。

  通过上图,很容易发现平行志愿相对于顺序志愿的优点:

  顺序志愿模式下,考生第一志愿只能填报1所学校,对于考生而言是非常难以定位的,选高了怕滑档(达不到投档线),选低了吃亏(浪费分数)。

  平行志愿模式下,上面问题就不存在了,第一志愿可选6所学校(各省可填院校数不同,本文以6个为例),为了防止吃亏考生可以用两个学校冲一冲,为防止滑档可以用两个学校保一保,中间选两个稳当的。这样即使录取分数有较大波动,只要6所学校的梯度得当,都不会发生高分低就、高分落榜这两种极端的情况。

  而且平行志愿分数优先的原则,在考生可选多所学校的情况下,高校录取分数趋于扁平化,出现录取线爆冷等大小年的现象比顺序志愿模式下大为减少,更有利于考生合理定位志愿。

 二、平行志愿的投档模式

  要充分利用平行志愿的优点,就必须熟悉平行志愿的投档模式。下面以实例分析:

  上图,某省二本理科有5万考生填报了志愿,实行平行志愿模式,该批次投档前考试院会先将5万人按成绩从高到低排序,并从第1名考生开始往后依次检索,第5万名的考生是最后一个被检索的。在此规则下,高分的考生可以优先被投档。

  而具体到每一个考生的6个院校志愿中,检索方法是:先检索排在最前面的A志愿,如A未满额则投档到A(投档后就完成对该生的处理,不再检索后续的B、C等志愿),否则继续检索B,如B未满额则投档到B,否则继续检索C,以此类推。如果考生6个院校志愿都投不出,则考生本批次落榜。

  在熟悉了上述投档规则后,考生要合理根据规则填报志愿,如6所院校要按预估投档线从高分到低分顺序排列,形成梯度;切莫将高分学校放在后面,形成志愿倒挂。

 三、平行志愿的风险

  平行志愿模式虽比顺序志愿更合理,但其仍然蕴含风险,考生须注意防范。平行志愿模式下,退档意味着落榜,这就是最大的风险点。

  顺序志愿模式下,考生第一志愿落榜后,仍然有机会参加第二志愿的录取(虽然第二志愿录取几率会降低)。

  平行志愿模式下,退档即落榜。考生虽然可以填报6所院校,但却只有一次投档的机会。如果考生被投档到A,但由于其成绩不达所填报专业录取线且不服从调剂,或不符合院校对于单科成绩、身体条件方面的要求,将会被退档。一旦被退档后,不会再投档到后续的B、C等志愿,考生只能等待征集志愿或下一批次。

  以上是关于平行志愿的简单分析,供考生、家长参考。

  我是从事招生考试管理的教育工作者,前期也发表了很多关于志愿填报的文章,在高考结束后志愿填报期间将继续分享有关知识,欢迎考生、家长朋友关注!


高考志愿梁老师


身边很多的老师都说:“挺过高考这个独木桥不算是结束,能够顺利度过之后的志愿工作才算是十二年寒窗真正意义上的结束和成功”,现在回头想想还真的是有道理。哈哈有点扯远了。下面我们进入正题吧!

大家都知道近些年来,国家对目前的高考制度正在进行一系列的修改,除了高考科目方面外,其中对考生影响最大的就数“高考志愿规则”的转变了。最明显的就是以“平行志愿”代替“以往的顺序志愿”,截止到2017年全国已经有28个省级单位实行这种录取方式(只有内蒙古自治区、江苏和青海还未全面实行)。从平行志愿在各省级单位实行的效果来看,普遍的家长和考生看好并更青睐这种录取方式。


那么实行平行志愿这种方式相对以往的顺序志愿能够给考生带来那些的好处呢,相信看完这篇回答你会对平行志愿的规则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首先说说平行志愿的定义和具体的录取规则

平行志愿是实行“分数优先,遵循志愿”的录取原则执行的,即是将本省的所有参加高考的考生按照文理科分类进行成绩高低排位,然后以这个排序对考生自己所填报的志愿院校同时进行投档,考生一般可以填报3-11个志愿(因各省而异,广东2018年是可以填11个的)。假设考生填报的志愿分为ABCD... ,一旦该考生的A志愿院校成功投档,那么下面BCD...志愿将被作废,如果A志愿不成功,则会进行下面的B志愿,以此类推。直到所填报的志愿都投档结束,

如果不幸,都没有成功,那你就要进入征集志愿的环节中(也就是补录),一般这种概率很低的。

这里穿插下关于平行志愿中出现的总分相同的处置办法,当出现总分相同的情况,录取系统将会对这部分考生的语数外三科总分进行排序,如果这么巧,语数外总分也相同,那么则会对这部分考生的志愿全部投档,由志愿院校决定。


那么现在接着说说关于平行志愿具体会有那些优势,当然这种优势肯定是相对于之前的“顺序志愿”而言的。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吧

NO.1 有效降低考生面临的不确定风险

相对于平行志愿,顺序志愿是采用“志愿+分数”的录取原则,它本身是相当看重第一志愿的重要性的,倘若出现本年某一高校报考人数猛涨,则今年该院校的提档线会变得很高(也就是所谓的大年),而且波动性和不确定性是比较高的。所以考生能够被顺利目标院校录取,不完全取决于自己的分数,还很考验与自己分数相近的其他考生的志愿情况,具有一定的赌博色彩。而且强调第一志愿(只能够填一所大学),一般情况下,第一志愿未被录取,作为保底的第二志愿也很难再被录取(因为此时院校从其他考生的第一志愿中招满学生)。所以顺序志愿无论是在风险还是难度都是挺高的。

而对于平行志愿来说,它主要是依据分数优先的原则对所有考生进行排位而且对考生的排位进行同时投档。实行这样模式对于考生来说最直接的好处就是即便A志愿没能够顺利录取,也会对下面的志愿进行投档,不会像顺序志愿那样强调第一志愿的重要性。能够有效提高考生的录取成功率,降低不确定风险。也能保护高分段学生的利益。<strong>

NO.2 减少考生被退档的可能性

前面也说到顺序志愿看重第一志愿,而这时考生的成绩并不具备录取该院校的绝对优势,又对该校本年的填报志愿预估不准确,即便是拥有不错的成绩也同样是很可能第一志愿宣告失败的,进而进入到第二志愿,但是第二志愿具有更大的可能失败,就算成功被第二志愿的录取,也是高分低就。所以无论是这其中的哪种情况,对考生的心理打击都是巨大的,而且实行这种录取模式,考生的复读率也是很高的。

但是平行志愿首先在选择的院校上就拥有更多的名额,能够明显降低退档的概率,而且对所填报的院校进行同时投档,考生只需要依据自己的成绩排位,填报与之相匹配的院校,有极大的概率会成功被录取。所以无论是录取到那所高校,考生的心理落差也不会有顺序志愿这么明显。


从实行平行志愿的实际成效来看,它能够让考生和高校达到双赢的结果。而对于考生来说,可以最大限度的发挥自身成绩的优势,抹去一定程度“运气”的色彩,确保能够录取与考生成绩相匹配的院校,提高考生的录取满意度。降低大规模的高分低就或低分高就的情况,维护录取的公平性。

但是平行志愿还是会存在一些需要注意的地方,就是在“服从调剂”的问题上,因为如果一旦被目标志愿提档,但是因为不服从调剂而退档,是只能进入到补录环节的(原因是当你被提档的时候,后面的BCD..志愿已经被作废)。所以这是需要留意的。


感谢你在无数篇回答中阅读到这篇回答,可能是处于一种偶然或者有心吧,但是相识即是一种缘分,祝你每天拥抱好心情,生活愉快!

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助你


骨子里的谦卑


平行志愿的优点就是不同的人之间是实行分数优先的原则。

高考成绩出来后,全省考生的成绩电脑排序。你排在第几名可以看得很清楚。平行志愿填报的过程中,对某个人来说是先遵循志愿优先的原则,而对于所有的考生来说则是遵循分数优先的原则。

具体是怎么操作的呢?比如说你自己在某一个批次报考了五所院校,志愿从一到五排列,投档扫描的时候就是按照你的志愿来扫描。以江苏省的高考分为例,假如考了367分,你的第一、二志愿分数不满足,而第三志愿分数满足了,你的档案就会被投到第三志愿,不会再投第四、第五志愿。倘若有另外一个人,他的分数是365分,他所考的第一志愿跟你的第三志愿的学校一样,他也是按照顺序原则,在这样的情况下,是遵循分数优先的原则,先录你再录他,虽然他是第一志愿,你是第三志愿,但是,因为你的分数高,自然先投你的档。

平行志愿最大的缺点是只有一次投档机会,若被退档本批次就不会再投了。

还是说你考了367分,而你报考的学校录取分数线是364分,正常情况下你是可以录取的。但是,因为你要挑选专业,对自己不喜欢的专业选择了不服从调剂,而你报考的那些专业录取分都在367分以上,那就意味着你将被退档。退档以后同批次还有一次补录的机会,但是那样的机会就相对少很多,而且因为好学校一次报满的多,补录想要进好一点学校几乎没有太大的可能。所以也有的学校会承诺,填报我们学校,只要专业服从调剂,确保投档者全部录取。毕竟每个学校都有冷门专业。而学校的最低录取分数线比如说364分,可能就是那些专业的录取分数线。所以,你如果确定要上某所学校,就选择专业服从,如果不服从,那退档的风险就太大了。


苏小妮


高考平行志愿对于各位考生而言真的是非常不错的一个报考政策,这大大的增加了考生报考投档的几率,估计考生顺利被第一志愿录取的几率已经达到了90%,而且在这种情况下大大的减少了往年那种低分被好学校录取,高分意外报考低分院校,说白了就是高考平行志愿可以让考生的分数找到最合适的大学,减少了捡漏的机会。

什么是高考平行志愿

投档原则:分数优先,遵循志愿。

投档办法:考生在报考结束后,系统会按照上线考生成绩由高到低的顺序依次对考生所填报的平行志愿进行检索,当然虽然是平行志愿,但是检索原则也是按照abcd四个志愿顺序进行检索,先检索考生报考的a院校,如果成绩符合那么就投档至a院校,如果不符就继续检索b院校,依次类推,只要被检索的4所或5所院校中出现符合投档条件的院校,即向该院校投档,投档后由院校决定录取与否。

注意——平行志愿也要有梯度

大家不要认为现在报考是平行志愿就随便报考学校了,这样很可能造成分数与学校不匹配或者是不能被志愿录取的情况,选择的几个志愿仍然是要按照从高到底的梯度依次选择,这样能够最大程度增加被录取的概率。

分数相同如何投档

每省参加高考的学生少则几万,必然会出现大量学生分数相同的情况,这时如果分数相同,该先投哪个的呢?

一般来讲,理科和文科着重点不同,在总分相同的情况下,理科考生的分数排序依次根据数学、理综、语文、英语成绩,文科考生则以语文、文综、数学、英语成绩为依据。

感谢大家的关注,我会继续为大家带来更多有价值的信息!


谁不曾彷徨


对于河南省的七个录取批次,既有顺序志愿也有平行志愿。比如,提前批实行顺序志愿,由一个第一志愿,四个平行第二志愿构成,即1+4模式。在本科一批,本科二批实行平行志愿规则。



平行志愿规则可以概括为,位次优先,遵循志愿,一轮投档。这个在之前的问答中我们讲过。平行志愿很大程度上保护了高分考生,降低了落榜风险。



但是并不是说平行志愿就没有落榜。以河南2017年理科为例,一本计划8万5,实录6万2,有一万八左右的学生一本落榜。所以在填报志愿时一定要慎重。

那么如何填报,注意冲稳保。学校可以适当去冲,万一有小年的学校。分数相当的学校稳,也需要有保底。另外一定注意学校的要求,有没有身体条件限制,有没有单科限制等等。最后一定切记服从调剂。



十年寒窗,希望同学们都能进入自己理想大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