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金壓力、銷售問題,大批藥企申報停產!

藥企關停潮已來?

昨天(4月26日),雲南省藥監局發佈公告,該省兩家藥品生產企業——雲南雲藥堂製藥有限公司、雲南通用善美製藥有限責任公司停產。

資金壓力、銷售問題,大批藥企申報停產!

資金壓力、銷售問題,大批藥企申報停產!

而在不久前(4月9日)雲南省公佈的首批停產生產企業名單中,已有8家企業停產。

資金壓力、銷售問題,大批藥企申報停產!

異地新建廠房、資金壓力、銷售問題、關鍵崗位人員離崗等都是停產原因。就在雲南發佈公告前一天(4月25日)甘肅省藥監局剛剛發佈公告稱,收到甘肅瀛海堂醫藥有限公司主動停產報告,並予以公告。其中停產原因也是資金壓力。

資金壓力、銷售問題,大批藥企申報停產!

可以看到,上述生產企業停產範圍多為中藥飲片。業界分析,這或與近年來我國對中藥飲片質量監管趨嚴倒逼產業升級有關。

而事實上,隨著“兩票制”全國推開、金稅三期上馬、4+7帶量採購等政策落地,我國藥品生產、流通領域整體洗牌正在加速。

2019年以來,江蘇、山東、湖南、四川、重慶、寧夏等多個省份已經先後公佈了取消企業生產許可證的通知。涉及重慶市中琦中藥飲片廠、四川奧邦藥業有限公司、四川禾邦旭東製藥有限公司、麗珠集團寧夏新北江製藥有限公司、山東蜀中藥業有限公司等至少9家企業。

此外,據業界統計,進入2019年以來,已經有200餘家藥企被註銷了《藥品經營許可證》,其中自身不具有藥品經營條件、因違法經營遭吊銷等,都是主要原因。

長期以來,我國醫藥產業野蠻生長,生產企業重複建設嚴重,流通領域“小、散、亂”問題突出,已經無法滿足民眾對醫藥健康產品的需要。以此為基礎,大批藥企的消亡,醫藥產業升級也是其整體生存的基礎。

業界分析,隨著各類改革進程的推進,最終將有約3000家生產企業、過萬家流通企業消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