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之春”闭幕:60年谋新、70年献礼、8090后挑梁

21岁的陈佳怡一头利落的短发,踏上东方艺术中心的舞台,《梁祝》熟悉的旋律在她的小提琴下流泻而出。

60年前,她的恩师俞丽拿,同样是一头短发,在18岁这个风华正茂的年纪,在“上海之春”的舞台,让《梁祝》第一次在弓弦上翩翩起舞,从此飞入千家万户。

今晚,《上海音乐学院管弦乐团·纪念〈梁祝〉60周年音乐会》在东方艺术中心举行,为本届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奏响了最后一个完美的音符。

闭幕仪式上,著名作曲家何占豪、陈钢,著名小提琴演奏家俞丽拿代表60年前《梁祝》首演创作及演出团队上台,领取了由上海之春组委会特别颁发的“小提琴协奏曲《梁祝》首演60周年特别荣誉奖”。

“上海之春”闭幕:60年谋新、70年献礼、8090后挑梁

■俞丽拿、何占豪、陈刚(左二起至右)

“60”年品牌力求谋新

今年是“上海之春”举办的第60个年头。60年来,“上海之春”已推出近千部原创作品,一首首作品由新作沉淀为经典,一位位音乐人从新人成长为名家。

本届音乐节不仅汇聚了多国杰出艺术家及艺术团体来沪交流汇演,推出了7台国际交流演出,更打开了长三角音乐、舞蹈发展的崭新格局。

沪苏浙皖四地艺术家联合策划、采风、创作、展示并推广的多台演出:

“海上新梦”委约作品《“大江入海流”原创管弦乐作品音乐会》中,三地6位艺术家以上海“地标”为主体,描绘了上海海派文化特有风貌;

“上海之春”闭幕:60年谋新、70年献礼、8090后挑梁

“锦绣中华”系列演出《魅力江南——民族管弦作品音乐会》上,四地音乐人呈现各地江南文化不同风情;

而《长三角专业舞蹈展演》《长三角优秀舞剧片段集萃》《长三角地区手风琴巡演》《长三角合唱音乐会》等长三角联合创作和表演的作品,让江南文化的魅力在海派文化的平台上绽放得更加精彩。

今年也是小提琴协奏曲《梁祝》首演60周年,这首诞生在“上海之春”舞台上的作品,60年间在世界各个角落不断被奏响,成为国际音乐之林中经久不衰的中国符号。《梁祝》之外,还有更多中国声音从这里走出,并迈向世界。去年“上海之春”开幕式上首演并获得好评的《中华创世神话原创作品音乐会》,今年特别邀请了国外知名乐团再演。

“上海之春”闭幕:60年谋新、70年献礼、8090后挑梁

南欧老牌乐团塞尔维亚广播交响乐团带来的《盘古开天》《精卫填海》《愚公移山》《牛郎织女》《鼎定天下》5首原创作品,让充满意蕴的优秀传统文化走向世界。

“70”年华诞再创辉煌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也是上海解放70周年,本届音乐节特别策划了《“我和我的祖国”——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七十华诞主题音乐会》作为开幕演出,并推出了纪念新中国成立70周年演出版块,包括《70华诞——上海经典舞剧片段展演》、音乐剧《九九艳阳天》等,展演了一批具有持久生命力、深受人民喜爱的音乐舞蹈作品。

“上海之春”闭幕:60年谋新、70年献礼、8090后挑梁

开幕音乐会以“我和我的祖国”为主题,从历届“上海之春”曲目中精选了吕其明的《红旗颂》、朱践耳的《英雄的诗篇》、陆在易的《祖国,慈祥的母亲》等红色经典。《红旗颂》诞生50多年来一直在反复修改,如今终成定稿,在本届“上海之春”首演。

新一代的作曲家也带来了他们对于祖国深沉的爱。4月22日晚在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举行的“祖国,我亲爱的母亲”音乐会上,14位作曲家的14首声乐作品全新上演。

“上海之春”闭幕:60年谋新、70年献礼、8090后挑梁

这些作品取材于《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我爱这土地》《我用残损的手掌》《乡愁》等现当代著名诗作,作曲家们为这些诗歌插上了音乐之翼,让它们焕发出新的生命。黄英、李秀英等著名歌唱家的加盟,让这场新作音乐会熠熠生辉。

“80”、“90”后挑起大梁

力推新人新作是“上海之春”一以贯之的办节宗旨。今年登台的37部作品中,新人新作占比超过40%,有6台青年艺术家专场演出、9台高质量的原创新作音乐会,一大批80、90后成为创作和表演的中坚力量。

上海民族乐团90后二胡演奏家卢璐在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带来《弦歌·心路》二胡专场音乐会,首演了二胡协奏曲《近月》多部优秀原创作品,展现出当代青年民乐演奏家的风采;

“上海之春”闭幕:60年谋新、70年献礼、8090后挑梁

90后作曲家龚天鹏在新作《第八交响曲》中,运用了海纳百川的交响乐语汇,展现了对中国乃至世界各国不同文化的观察和思考;

上海歌舞团舞剧新作参与舞者均是80、90后,主演朱洁静、王佳俊用精湛的舞艺致敬70年前的同龄人;

“为你歌唱——中国艺术歌曲百年(三)暨上海音乐学院首届中国艺术歌曲国际声乐比赛获奖者音乐会”上,

著名歌唱家廖昌永首次带着一帮90后登场。

“上海之春”闭幕:60年谋新、70年献礼、8090后挑梁

他说:“我第一次登上‘上海之春’舞台的时候,还是上海音乐学院大三的学生,这个舞台给了我巨大的鼓励。如今,希望能借这片的舞台让更多观众认识这些有才华的年轻人,传承和弘扬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

“00”后后继有人

为了培育更多音乐爱好者,本届音乐节开放了更多高校艺术教学成果展示活动。除了已有的上海音乐学院以外,上海大学音乐学院、上海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华师大音乐学院、同济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纷纷加入,一大批00后音乐系学生走近“上海之春”,感受高雅音乐的独特魅力。

“上海之春”闭幕:60年谋新、70年献礼、8090后挑梁

本届音乐节还举办了《巴黎圣母院》《成长的快乐》《很久很久以后的仓颉造字》等多台儿童剧,以及《青少年音乐精品(器乐)专场》《小星球音悦会第三季》等少儿音乐专场演出,为艺术普及和少儿美育做出贡献。

线下演出之外,音乐节还与“文化云”、“东方网”等新媒体合作,进行网络直播、微视频互动、开设公益票和抢票,吸引更多年轻观众参与“上海之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