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奕含逝世兩週年,這個女孩筆下的故事,還有多少人記得?

導語:好書推薦之《房思琪的初戀樂園》。林奕含逝世兩週年,這個女孩筆下的故事,還有多少人記得?花樣年華,死去的本不該是她。

2018年的書單,排在第一位的是《房思琪的初戀樂園》,作者林奕含。看到她的照片,溫婉文靜,這個女孩無疑是漂亮的,是個美女作家。很難想象這個看似柔弱的女孩,在2017年上吊自殺了。而她的自殺,讓人們開始關注她唯一的作品。

她的這部作品是令人痛心的,一個13歲少女被住在隔壁的輔導她的國文老師侵犯。故事關於性侵,關於誘姦,關於家暴……最令人震撼的是,這是作者本人的親身經歷的真實事件。書裡書外,她都患了精神病,反覆治療。

著名作家、導演李尚龍在這本書的推薦語寫道:這個世界有個奇怪的現象,總是等到作者離開世界,人們才去讀她的作品。好像就是如此吧。林奕含,用她的死亡,讓社會注意到“性侵”,開始重視起來去保護受害者。

或許林奕含一次次撕裂自己的內心,拿出自尊、恥辱和痛苦,就是勇敢站出來,讓社會看到這樣一部分群體。她的自我掙扎和努力,變得值得。

林奕含逝世兩週年,這個女孩筆下的故事,還有多少人記得?

01 《房思琪的初戀樂園》,這並不歡樂,也沒有愛

這本書的內容簡介寫道:這是一個令人心碎卻無能為力的真實故事。如同作者林奕含本身的生活履歷一般,帶著這樣的心情看這本書,作為女生,覺得疼惜又難過。13歲的房思琪,喜歡詩詞,喜歡文學,她崇拜鄰居國文老師李國華。

李國華老師是房思琪的初戀。思琪對自己的好閨蜜怡婷講與李老師的事情,說的是:我和李老師在一起了。一個13歲的未成年女孩,描述這件事情,沒有說“侵犯”,而是說的“在一起”。日記裡她的自我剖析:我要愛老師,否則,我太痛苦了。

或許在這樣的被李老師召之即來揮之即去的暴力對待,她是非常痛苦的,本能的覺得這或許不對。但是她是喜歡過李老師的,戀人之間如此好像是理所應當的。但是事實上,這真實而又痛苦,是恥辱甚至噁心至極。

林奕含逝世兩週年,這個女孩筆下的故事,還有多少人記得?

02 人間醜陋?“惡魔”在人間

人有善惡之分。人之初,性本善。多年來受過的教育是這麼告訴我的。後來也流傳著這樣的一句話:人性本善,人性本惡。林奕含的書裡有性侵的“惡魔”,家暴的“惡魔”等等。而現實永遠比書中更“精彩”,有些事情,書中沒有發生過的,現實中更為殘忍深刻。

現實生活中,有很多女孩、男孩都受到暴力對待。前不久某村一個女孩打車,開車的龍某心生歹念,假意拉她,上了車卻搶走手機,之後更是把女孩困在地下室很多天。女孩被鎖住遭受了非人的待遇,她與施暴者無冤無仇。

一個24歲的女孩說,她家裡有父母,還有上初三的妹妹。從六七歲就記得父親就家暴,脾氣暴躁總是發脾氣,喝了酒就打人。母親多年來承受父親的暴力對待。父親喝了酒就不講道理,更兇。很心疼這個女孩,希望她能帶著媽媽妹妹脫離家暴的父親。

林奕含逝世兩週年,這個女孩筆下的故事,還有多少人記得?

03 血與淚

翻開來看故事,看別人的人生,你或許有一瞬間覺得,這是有些悲天憫人的,有人覺得痛苦,有人覺得和自己毫無關聯。痛苦,人人都會有痛苦,會受傷害,有情感,會經歷生死離別,會痛徹心扉。關聯?當你生活在社會,你本身就與社會息息相關。

很多事情,正如《房思琪的初戀樂園》,房思琪的經歷一般,珍貴的東西失去之後,永遠回不來了。行走在人間,本就需要一副有血有肉的身軀,你會有情感,會知道痛,皮膚破了皮會流血,心裡難過會流淚。包紮傷口,擦乾眼淚,繼續生活吧。

林奕含逝世兩週年,這個女孩筆下的故事,還有多少人記得?

04 《房思琪的初戀樂園》的社會意義

今天是她逝世兩週年的日子。不知道還有多少人會記得這個內心滿是瘡痍的女孩,這個用手中的筆揭開自己的傷疤給世人看的女孩。這個溫婉美麗,本該擁有更好的生活的女孩。不要忘記這個女孩所付出的努力。也請尊重那些重新生活的受害者。

社會是在發展的,而總是需要點什麼力量推動社會的發展。林奕含是一點點力量其中一個。她寫了一本書。很多人開始關注受傷害的群體,也推動了立法保護的實施。生活有陽光,也會有陰翳,在光明的天空下生活是我們的期盼。

在陽光燦爛的日子裡,能夠在陽光下健康的生活,健康的奔跑。未成年的孩子們,接收良好的教育,能夠懂得保護自己,受到傷害及時告知父母,拿起法律武器捍衛自己的權益。願未成年人的心靈是健康的成長,擁有一個美好的青春時代和未來!

林奕含逝世兩週年,這個女孩筆下的故事,還有多少人記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