遭俄“卡脖”痛宰,美髮力欲擺脫不利局面,結果飛船測試出現故障

自從2011年航天飛機退役後,美國徹底失去了能將宇航員送上太空的飛船,而為了保證國際空間站中駐留美國宇航員,NASA不得不選擇租用俄羅斯飛船升空,而價格則為每位宇航員8000萬美元,且但近年來這一價格卻在不斷往上漲,可以說美國為國際空間站項目下了血本。據數據統計顯示,美國在國際空間站整個項目上已花費了將近1000億美元。

為了擺脫俄羅斯“卡脖子”,避免遭到俄羅斯“痛宰”,美國早在數年前就已立項研發替代俄聯盟號飛船的飛船產品,該項目被交由SpaceX和波音兩家公司,其中SpaceX的“載人龍飛船”進度最快,近兩年已經開展測試工作,甚至其變種“載貨版”已多次成功對接國際空間站運輸補給,而波音公司產品則還未展開實測。雖然看上去,美國飛船研發好像進展順利,但實際上不論是SpaceX和波音相比預計時間都已拖後3年之久,且目前仍無法拿出成熟產品。

遭俄“卡脖”痛宰,美髮力欲擺脫不利局面,結果飛船測試出現故障

SpaceX公司和波音公司近幾年一直潛心研究,直至今年載人龍太空飛船的研發才到達尾聲。但是載人龍飛船的發射計劃確實屢屢遭受挫折。就在上個月,SpaceX載人龍飛船成功與國際空間站完成對接,並安全返回大西洋,NASA當即激動地宣稱任務取得圓滿成功,美媒也是一片叫好表示美國終於要擺脫對俄羅斯的依賴。結果沒過幾天,上週六SpaceX公司在對飛船進行發動機靜態測試時在點火的過程過出現嚴重故障,導致美國宇航員從本土坐飛船升空至國際空間站的計劃再度推遲落空。

據美媒報道,NASA近日發佈聲明稱,這次發動機測試出現故障,只是“載人龍”太空飛船的眾多故障之一,畢竟載人飛船研發絕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為了確保美國宇航員順利進駐國際空間站,美國無奈低頭掏錢再向俄羅斯購買了兩個宇航員座位,也就是說美國宇航員接下來至少一年裡,仍會繼續搭乘俄羅斯的飛船前往空間站。

遭俄“卡脖”痛宰,美髮力欲擺脫不利局面,結果飛船測試出現故障

眾所周知,載人和載貨所使用的太空飛船根本就不是一個級別,載人“龍”飛船的要求要遠遠高於“龍”載貨飛船,所以即使載貨飛船成功執行多次運輸生活物資任務,但載人飛船研發商仍然緩慢無比,但為了保證國際空間站上常駐美國宇航員,美國也不不得不忍受“宰價”繼續掏錢。

截至目前國際空間站上一共有6名宇航員,其中3名都是來自美國,也就是說美國後面仍需要掏大筆錢。

遭俄“卡脖”痛宰,美髮力欲擺脫不利局面,結果飛船測試出現故障

​近日,SpaceX公司原定於4月30日之前發射的龍載貨飛船,也因為發射窗口出現技術性的問題,導致發射時間推遲,預計推遲至5月1日。看來SpaceX公司和波音公司在載人飛船的研發方面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