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裡的小雨

楊柳依依

說來也是奇怪,自從春姑娘駕臨以後,那浩瀚的天,一直都沒有晴過。儘管有些時候太陽也頗想出來溜達溜達,跟大地來次親密接觸,但卻似乎被什麼東西牽絆著,甚至像被控制一般,就那麼無精打采的冒一下頭,病懨懨的閃著跟人們打了個照面,便悄然離去了。

春天裡的小雨

今年的天,似乎比往年大不相同,總給人感覺它受了什麼特大的委屈。不然的,怎的會有那麼多的眼淚,流啊,流啊,從早流到晚,再從晚流到明。心裡想:難不成是它因為冬的不肯離去,仍然寒風凜冽的霸佔著它的位置,使它無法登場而傷心落淚?再不然就是,它始終依戀著冬,眼看著冬要離去而涕下沾襟?

或許什麼都不是。應是傷春悲秋的人兒想多了而已。雨,它就僅僅是春天的雨,而已。它們應該是歡快的,像唱一曲動人的歌謠,“滴滴答答”,“淅淅瀝瀝”,彷彿是在用琴鍵敲打著節拍,提醒著萬物:都到這個時候了,春天早已經來臨,可你們還在呼呼大睡,怎麼還不甦醒?就這般的給植物們奏著樂曲。再不然,便是閒冬日太過寂靜而讓雨珠來添點動靜,讓植物們快快醒來,各幹各的營生,該開花的開花,該結果的結果。

春天裡的小雨

綿綿的細雨,確實讓許多有意境的人喜歡。但喜歡歸喜歡,一般都是在家裡,隔窗聽雨。便不曾有得幾個頗有膽識的,赤足瀟灑的走在雨地裡,不戴帽,不打傘,享受著雨的洗禮,任憑那雨水直愣愣的灑落在臉上,把衣服淋透,把長髮淋溼,仍抬頭歡顏,那才真個的叫喜歡。這樣的有是有,但卻很少。除非遇到挫折,非得要把自己放雨地裡洗刷,讓雨水把自己的身心澆透,讓自己在風雨中涅槃。痛過哭過掙扎過後,得到重生。不然,定是沒有的。就像人說的——你說你喜歡雨,卻又打著傘。

終於,難得的晴了一天。朋友圈裡就炸了鍋——“出太陽了,大快人心”,“難得看見的太陽,久違了”,“有太陽真好。出去走走。不然的,人都發黴了”……

然而,出了太陽,卻似乎給人的感覺更加的不安。望著外面的豔陽,心裡不免就想:這麼好的天氣可千萬別辜負了,該做點什麼的。那又應該乾點啥呢?卻並不知道,也沒有頭緒。若這麼好的日子,也什麼都不做,豈不白白的浪費了這大好的時光?一想,心裡便空落落的,無限的落寞,似有點坐立不安之感。思來想去,好像又沒有什麼重要的事情來值得做,便兩眼呆呆的看著窗外白晃晃的陽光。眼見它一寸一寸的往前流走,瞬間黯然,便不知該如何是好。站起來走走,又坐下去瞧瞧,仍然定不下心來。此情此境,還不如下雨的好。

春天裡的小雨

下雨天多了,雖然有些厭煩,但卻叫人安心。也不知道怎麼回事。聽著外面的雨聲,安靜的坐在書桌前,拿著自己喜歡的書,一頁一頁翻看,一段又一段的閱讀,看到精彩處便拍案叫絕;看到優雅處則默默地品味;看著歡樂時不忘開懷大笑;看到傷心處不忘黯然神傷。書與人在綿綿不斷的春雨中,似乎融合在一起,書中人還是看的人均成了謎團。朦朧中若扭頭望向那一窗的春雨,那如琴鍵般敲出的“噼裡啪啦”聲拍打在玻璃上,碰撞後歪歪扭扭,變著形狀一個勁的往下流,看著思忖著,似乎更添樂章。

若是在晴天,看著那赤日炎炎,不免便心生倦怠,庸庸懶懶的,那還有心情看書讀文,怕早已鼾聲大作了。這樣一來,是不是還是下雨的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