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又要涨价?冰雹突袭陕西、山西、甘肃、河南、四川!

近期,气温忽冷忽热,一天之内能浮动15度左右是常事,同时伴有大风冰雹,给当地农作物带来极大危害。

4月23日傍晚,四川汉源河西乡也发生冰雹灾害,当地樱桃园受灾,落了一地,让人心疼。

农业靠天吃饭,最怕风雨不测!这两次冰雹虽然对于果区内果树影响并不严重,但也足以为广大果农朋友们敲响警钟。当前苹果正值花期,樱桃也即将采收,正是保花保果,提高产量的重要时期!防灾工作是重中之重!

4月24日下午,陕西榆林米脂果区突降冰雹,持续约10分钟,当地部分果园受到影响。

虽然持续时间短,但是已对开花的苹果树、杏树等设施农业造成影响,具体损失还在核实当中。

4月24日下午,山西太原、晋中、临汾、长治等多地下起大雨,晋中、临汾、长治等地还突然下起了冰雹,根据网友们提供的照片来看,这场冰雹的阵势很大,甚至在地上积了厚厚的一层。

4月24日下午,甘肃陇南武都吉石坝、蒲池、两水、马街等地都遭受冰雹灾害。陇南作为花椒、苹果的重要产区,此次冰雹对当地的作物也会造成一定的影响。

昨天(4月24号)受到冷空气的影响,河南局部伴有短时强降水,部分地区有雷阵雨,三门峡,济源,孟津,温县等地出现了冰雹。

4月24日下午,内蒙古中部、河北北部、北京北部、辽宁、吉林多地与昨天同时次相比,气温下降10℃甚至20℃以上!

苹果又要涨价?冰雹突袭陕西、山西、甘肃、河南、四川!

冷空气还成功召唤来了降雪!图为河北承德围场四月飞雪。(图/朱国良 宋春来 冯亮)

近期冰雹多发时期,果农朋友们要多多关注天气预警,及时为果园架设防雹网以减轻灾害影响。

冰雹过后也需尽快采取灾后应对措施。对于受灾严重的果园,果农朋友应积极调整心态,切忌放松和放弃管理,应尽快采取措施,加强管理、养树壮树、恢复树势,为来年优质丰产打好基础。

苹果又要涨价?冰雹突袭陕西、山西、甘肃、河南、四川!

根据天气预报,五一前夕,全国多地将迎来新一轮的大范围降雨天气本轮降雨可不只是单纯下小雨,这一轮降雨当中中雨的范围不小,局部有大雨,提醒广大种植户不可掉以轻心。

今春雨水多,肯定有利于果树的生长,但同时也给各种病虫害的发生提供了有利的条件。所以花露红期这遍药一定要喷好!为了节约成本而不打这遍药,那更是不可取的。

病害

这个时期苹果锈病、霉心病、黑点病等病害的爆发期,果农要因地制宜,根据专家的技术指导合理用药。

虫害

苹果又要涨价?冰雹突袭陕西、山西、甘肃、河南、四川!

花前是蚜虫、卷叶蛾、金龟子、金纹细蛾、绿盲蝽、康氏粉蚧等虫害产卵或盛发期,由于此期害虫发生的虫口龄期整齐,没有世代重叠,且对药剂相对敏感,所以药剂用的品种少,但防治效果显著。

预防低温倒春寒

苹果又要涨价?冰雹突袭陕西、山西、甘肃、河南、四川!

早春气温不稳定,极易出现霜冻天气,喷药加“金质植物龙”或“绿海金龙”预防低温伤害。

补硼补钙

硼在花器、受精和果实发育中起重要作用。此时是最佳补硼时间,叶面喷施吸收快,补硼可促进花粉管的伸长,补钙可增加细胞液浓度,增强组织和树体的抗病能力。补硼补钙可提高受精率和坐果率。

苹果又要涨价?冰雹突袭陕西、山西、甘肃、河南、四川!

具体用药时间

从中心花开始露红到花序分离初期用药,如果过晚用药一是对花蕾不安全因素多,二是影响蜜蜂授粉,三是降低防治效果。

用药注意事项

1.用药时间不能马虎,在中心花露红时开始用药,花序完全分离时停止用药,防止伤害花蕾,影响授粉。

2.产品质量要过关,产品溶解性不好,易沉淀;产品成分纯度不够,杂质过多;或产品其它质量问题都容易导致病虫防治效果不理想,甚至有些安全性不好的产品会伤害到花蕾。

3.产品使用剂量要准确,不能随意增加或减少产品的使用量,以免影响安全性和防治效果。

4.一定要二次稀释,经过二次稀释后的药液更均匀,更清澈,病虫防治效果也更好。

5.配制好的药液不可长时间放置,要现混现用。如遇雨等不良天气影响,放置时间过长的药液不能再用来喷雾使用。

6.选择晴朗的天气,在上午露水干后,或下午4点之后喷药,避免阳光直射时喷药;避免大风天气喷药。

7.喷雾一定要细,不能一柱水冲淋果树。水柱喷药容易发生药害且药效发挥不出来,形成果锈,并严重影响表光。

8.从下往上喷,重点喷叶片的背面。叶背是害虫隐蔽地点,叶背是多数病原侵入点,叶背吸收药液多。

此时小麦旗叶逐渐伸出,进入抽穗扬花期。此次降水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善土壤表层墒情,利于冬小麦孕穗抽穗和春耕春播工作的开展。但是降水过后田间湿度增大,高温高湿环境利于小麦病虫害的发生蔓延。

小麦抽穗至扬花期是赤霉病侵染的最适时期。据专家分析预测,今年小麦赤霉病在黄淮南部地区呈偏重流行态势。5月初小麦扬花初期在高温多雨的情况下非常利于小麦赤霉病病菌的侵染和扩散。如扬花期遇连续2天阴雨、雾霾或大面积露水天气,日照不足5小时/天,平均温度15℃以上,将有大面积流行发生的可能。小麦应及时施药预防赤霉病发生。

小麦赤霉病发作在麦穗上,形成整穗或部分小穗腐朽。多雨和湿润气候下,病穗会产生粉红色霉状物,也正因为这一特征才得名赤霉病。感染病菌的小麦会出现枯白穗并且是不能食用的,严重影响小麦的产量和质量。

防治赤霉病一定要注意用药时间:小麦扬花期是关键时期。

此时用药可以铲除小麦穗部的病原菌孢子,可以减少小麦赤霉病发病基数,减轻后期防治的压力。据各地调查,小麦赤霉病在浙江中、南部部分地区田间已零星见病,病穗率在1%以下。重要是的事情说两遍,注意防控千万不要存在侥幸心理。

药物防治:在病菌对多菌灵已产生抗药性的麦区,停止使用多菌灵,选用氰烯菌酯、戊唑醇、丙硫菌唑等单剂及其复配制剂,以及耐雨水冲刷剂型,并注重轮换用药和混合用药。

提倡使用自走式宽幅喷杆喷雾机械、机动弥雾机以及自主飞行的植保无人机等高效植保机械,选用小孔径喷头喷雾,避免使用担架式喷雾机;同时,添加适宜的功能助剂、沉降剂等,提高施药质量,保证防治效果。

注意:雨后是感染的危险期,麦穗的湿度为孢子萌发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小麦抽穗扬花期一旦遇连阴雨或连续结露等适宜病害流行天气,立即组织施药预防,降低病害流行风险,重发地块在第一次用药5~7天后,可再次喷药防治。喷药时要重点对准小麦穗部和上部叶片均匀喷雾。

(来源:西安气象、第一新闻、烟台北方果蔬、191农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