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互宝直接体现了重疾保障的纯成本,传统商业重疾险的费率还有很大的下降空间吗?

保而易见


相互保体现了重疾险的纯成本???纳尼??。。。。OK,我们一点点来说。

相互宝不能称作是保险,它是一种互助形式的产品,不同风险的人加入成本是一样的,从而造成了不公平的预期,是预期,不是当下就能看出来的局面。具体不详述,容易跑题。


为什么很多人会觉得相互宝真便宜,只要1毛钱,瞬间拥有30万保障,保险公司真坑。。。这个情况其实和这几年大家看到寿险行业每年收取保费是理赔款的很多倍,就直觉认为保险公司暴利,保费这么多,理赔这么少?

为什么呢?这当然是有原因的,主要的两个原因如下:

第一,我国的寿险业真正高速高速发展是在2006年国十条之后的事情,而且除了2018年外,都是高速发展的十几年,这里面绝大多数大部分都是年纪25-45岁的人,而这些年大部分人投保的都是带终身寿功能的终身重疾险,这些保单远远没有到理赔的高峰期,加上投保人越来越多,目前数据上肯定是收进来的多,赔出去的少。

第二,和相互宝不一项,目前大家投保的长期型重疾险都是有现金价值的,这部分钱是属于投保人的,只是暂时放在保险公司不能动而已。如果你把现在已经投保的重疾险扣除现金价值部分,我想每年收的保费至少得腰斩。


相互宝真的便宜吗?我现在不好给出绝对的判断,还是那句话,让子弹飞一会,过个五年十年再看。

相互宝可不可以投?当然可以投,我自己也投了,当然这跟我为自己配置保险的计划没有冲突。对于相互宝这种看似新事物的东西,我向来很有耐心去观察它。不要贬低它,更不要神话它,不要踩死它,也不要捧杀它。


关于重疾险的费率有没有进一步下降的空间,其实这两年重疾险的种类越来越多,考虑到的因素也越来越丰富。一些性价比非常不错特定重疾、纯重疾、定期重疾产品纷纷出台,比如30岁,50万重疾保额,20年投。有些产品可能要接近15000左右一年,有些产品则只需要7000一年,而且并不见得便宜的产品保障责任比贵的产品差,而是看有没有其他成本,比如你不知道有这样的产品,比如你相信金融产品还有品牌概念。。。


保乐金融


相互保只是提供了一个平台,没有真正的保险作用!需要收手续和管理费,如果发生重大疾病,不是合同约定的快速理赔!配不配的决定权还在组建的陪审团手里,花的钱很少,不一定起到应用的作用!专业的事情要交给专业的行业去做,不要抱贪图小便宜和侥幸心理!生命是开不得玩笑做不起实验和检验……


华夏黄氏


从“相互保”更名为“相互宝”,信美互助接受被高额罚款,就能证明“相互宝”不是保险,而更类似人身保险的起源“基尔特制度”,会员间的互相帮助。

至于为什么原始的互助制度要进化成现代的保险制度,而我们却在宣传互助制度的优势,努力开倒车?这才是我们要思考的。


DrLee65457443


虽然我也加入了相互宝,但是也买了重疾险,现在玩相互宝的都是多大年龄的?有没有6,7十的?就算有也加入不进来,相互宝很好的把重疾高发区间的人群屏蔽掉了,啥时候能让加进来的人保到终身,你这话我才会认同。


孔明9876133


重疾的发生概率其实是很低的,从各大互助平台就可以看出来了。商业保险的重疾险保费其实太贵了,有很多都达到65岁如果没有出险的情况,(所交的保费+所交的保费产生的利息)大于保额了


太321651323123456456


传统商业重疾险费率有下降空间,但我不同意你说的是重疾险的纯成本。相互宝可以说是一款定期重疾险,就算使用了保险的健康告知和重疾条款,但本质还是互助,打了个擦边球而已!你的这种提问有误导性质。


用户103127936


提问容易暴露智商。


白瑶焕


买买可以,完全依赖就不行吧,几乎免费的东西能好到哪去,年龄大的不能买,年龄大了保额降低。。。。突然停了呢,


清楚保


相互宝是互助,不是保险!不要混淆视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