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南县江口镇——痴鸟万里觅“鸟洲” ,衡南江口候鸟鸣

小镇简介

江口镇位于衡阳市东南方向40公里处并与耒阳市交界,耒水(四季通航)绕江口镇西南,至南向西北流过。下辖4个社区,31个行政村,总面积100平方,5.2万人。

衡南县江口镇——痴鸟万里觅“鸟洲” ,衡南江口候鸟鸣

境内有京港澳高速,S316省道经过。附近有京广铁路,京广高铁,G107国道,耒水(四季通航)经过。

历史沿革

1949年设江口乡,1956年属冠市乡,1958年设江口公社,1961年析出,1984年改置镇,1995年把九龙乡并入江口镇。

衡南县江口镇——痴鸟万里觅“鸟洲” ,衡南江口候鸟鸣

江口鸟洲

江口鸟洲,核心区域面积35公顷,由陈家洲、张家洲、龙家洲三个岛组成,形成了良好的生态环境。

衡南县江口镇——痴鸟万里觅“鸟洲” ,衡南江口候鸟鸣

洲上古树修竹成荫,气候温暖凉爽,附近水库、池塘星罗棋布,稻田、森林延绵成片,鸟类食物丰富,是鸟类活动的理想王国。

衡南县江口镇——痴鸟万里觅“鸟洲” ,衡南江口候鸟鸣

每年的四至六月,每天清晨和傍晚,是鸟出巢和鸟归巢时候,这是观鸟的最佳时候。成千上万的鸟儿成群结队,飞时疑是天上万朵云,落时恰似河边千堆雪。

七巧龙舞

江口镇延寿村的七巧龙是一个颇具特色的龙种。七巧龙原名“狗婆蛇龙”,是一种颇具特色的传统艺术表演形式。

衡南县江口镇——痴鸟万里觅“鸟洲” ,衡南江口候鸟鸣

早在1937年的时候,衡南九龙乡延寿村的廖茂求、廖仁正、廖仁嘉在桂阳做生意的时候观看了一场奇妙的舞龙表演。1949年,两位老人为了庆祝新中国成立,根据桂阳舞龙创制了衡南“七巧龙”,并在国庆日那天首演成功,在周边地区取得轰动效应。

衡南县江口镇——痴鸟万里觅“鸟洲” ,衡南江口候鸟鸣

每条龙是七节,在耍法上有盘花、跃水、腾云、穿门、戏珠、滚腰、下海等七中主要技巧,加之“七”谐“喜”音,表喜庆吉祥之意,深受群众欢迎,故取名为“七巧龙”。

衡南三中

衡南三中创建于1958年,是衡南县人民政府兴办的一所普通高中学校。毗邻湖南省重点候鸟保护区江口鸟洲,风景美丽,气候宜人。曾经获得“衡阳市高中教育质量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衡南县江口镇——痴鸟万里觅“鸟洲” ,衡南江口候鸟鸣

2019年3月10日上午,在刚刚结束的湖南省青少年足球(女子甲组)锦标赛中,衡南三中女足队再展雄风,一举夺得省足球锦标赛亚军。

历史人物

廖焕星(1895--1964),衡南县江口镇犁砰村人。1915年求学于武昌湖北外国语专门学校,1917年与恽代英创办和主持武昌“利群书社”,指导长江中上游地区新文化运动,传播马克思主义。

1918年1月,廖焕星从武汉回到衡阳,成立了湘南最早的进步组织“新城端风团”,并创办了湘南最早的进步刊物《端风》杂志。以“革新风俗”、“改造社会”为宗旨,在衡阳宣传新思想、新道德、新文化。1922年经毛泽东、何叔衡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4年,赴欧洲勤工俭学,协助周恩来组织中共旅德支部。大革命失败后,随共产国际由柏林迁到莫斯科工作。在苏期间,因苏联肃反扩大化,他两次被捕,历经磨难,都因无罪而释放。

1951年,廖焕星回到阔别30多年的祖国,被分配到中共中央马列学院任研究员。因劳成疾,于1964年病故。


分享到:


相關文章: